楊玉春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而且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根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而且《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而且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根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使用體驗式教學,進而培養學生的品德素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并且改善課堂教學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就體驗式教學的作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原則以及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應用策略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一門注重理解與實踐的人文學科,道德觀和法治觀的樹立離不開學生的生活體驗。而且剛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所以,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體驗式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理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質量。
一、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學生和教師在學習道德與法治之前,需要先樹立正確的學習和教學態度,真正認識到德治與法治課程的意義,從而在初中開展德治與法治的教學。
(一)樹立學生觀念
體驗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前者可以讓課堂充滿了互動和活動性,使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解放思想,有求知欲,不斷深入思考,掌握和理解知識。這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的主體,而素質教育即要求學生注重能力的提高,又要求學生注重道德的發展。所以,學校應充分引導學生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教師在講授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時,應該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理解和認知能力,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觀念,可以使用體驗式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和整合道德與法治的概念,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掌握,使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1]。
(二)融洽師生關系
現代教學理念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都圍繞學生展開,并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設置。體驗式教學與現代教學理念完美融合。體驗式教學是指突出了學生的主導地位,并且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課堂教學活動更多的是教師的單向傳遞;而在現代教學理念中,課堂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充分引導學生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使用體驗式教學,應以學生為本,從生活中讓學生認識到生活的道德和法律內容,使教材的知識真正融入學生的思想。而且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個性,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引導和總結,使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和探索真實的學習活動[2]。
二、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原則
為了提高德治與法治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需要將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德育與法治課程,這樣就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以下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應用體驗式教學的原則:其一,學生主體原則。教師必須遵循學生主體的原則,深入理解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開展多樣化的體驗活動,在體驗過程中考慮學生的各種心理感受,注重提高體驗場景的吸引力,進而提高學生參與體驗式教學和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因為學生是體驗式教學的真正主體,只有學生積極參與體驗環節,才能從教師設計的體驗情境中獲得思想的升華,進而充分發揮體驗教學的作用。其二,實踐原則。教師需要明確體驗式教學的目標,以具體的目標為指導,注重學生的動員和指導,讓學生自覺行動起來。這是由于使用體驗式教學需要遵循個人實踐的原則,讓學生采取行動,參與體驗的過程,不要讓體驗成為一種形式。其三,激勵原則。激勵原則可以提高學生參與體驗教學的興趣,并且保證體驗教學各環節順利進行。在實施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適當的激勵原則,發現學生的優勢,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教師還應適當的給予學生的積極反饋,激勵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與體驗活動的動力,進而幫助學生提高自信,提高自我意識。
三、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為了讓學生有效地獲得知識和體驗,更生動地體驗在沉浸、生活、移情的情感體驗過程中,體驗式教學可以有效地改善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為學生提供生動、生動、有特色的教學情景和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習內容對學習效果起著促進作用,所以體驗式教學在實施初中課堂德治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體驗式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提高學習效果,還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使學生更靈活地掌握知識內容。所以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創造教學環境,進而起到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讓學生靈活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可以讓教學形式豐富多彩,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內容的記憶,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意識,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法治等相關知識內容,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之所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因為初中生年紀小,思想意識還沒有完全成熟,對未知充滿好奇和探索,活潑好動,所以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鞏固學生的德治基礎和法治基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調動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比如在《以禮待人》這一章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每一小組的成員設計關于文明禮儀的情境,并且將其演出來,讓學生在其中深刻感受情境中所蘊涵的意義,讓學生意識到文明有禮的意義以及做法,讓學生樹立有禮意識,做文明的人。
(三)開展自主閱讀,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自主閱讀、小組文本閱讀、整本書閱讀等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同時在課堂上使用體驗式教學,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要地位,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在教材中的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課堂教育的改革讓廣大教育者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新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狀態有了新的認識。所以教師應該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結合教材的特點,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所以教師可以首先安排預習任務,讓學生閱讀教材的內容,理解本課所表達的核心思想,掌握教材中的關鍵點,發現在預習中產生的問題,之后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產生的問題進行回答,進而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也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上占據主體地位。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內容,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使學生在思想、道德和法治層面取得進步。這是因為為了使學生產生情感意識,加深學生對德育法治的理解,所以將體驗式教育與初中德育法治課程相結合來作為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
參考文獻
[1]許靜.探究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125.
[2]張建榮.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分析[J].智力,2020(2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