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會是糧食行業中重要的社團組織,既是政府聯系和溝通糧食行業的橋梁和紐帶,也是落實國家糧食戰略的重要渠道,在推進糧食事業改革發展和行業轉型升級上肩負著重大使命。文章從提高政治站位,善于觀勢謀事;突出問題導向,強化主動作為;強化智庫功能,加強自身建設三個方面提出了對湖南糧食經濟科技學會的工作要求。并要求省糧食經濟科技學會圍繞影響湖南糧食安全的突出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充分發揮學會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實行糧食宏觀調控、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工作中的決策智囊作用。
關鍵詞:湖南省糧食經濟科技學會;政治站位;問題導向;智庫功能
中圖分類號:G322.25 文獻標識碼:C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10201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社團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人民團體在社會管理和服務中的職責,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社團在社會治理結構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湖南省糧食經濟科技學會是湖南糧食行業重要的社團組織,在推進糧食事業改革發展和行業轉型升級上肩負著重大使命,湖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學會工作,更好地發揮學會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實行糧食宏觀調控、促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工作中的決策智囊作用。
1 提高政治站位,善于觀勢謀事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要做到‘心中有數’”。糧食問題既不是單純的農業問題,也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糧食里面有政治、有大局。糧食經濟科技學會是服務全省糧食行業發展、助推區域糧食安全的智庫,要切實提高站位,堅持從政治上看待糧食工作,從大局上謀劃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全力服務行業發展。在“講政治、保大局”方面,當前,有三個方面需要認真把握。
1.1 要從“三高四新”戰略中探尋強糧之道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湖南視察,三天時間考察了九個點,輾轉兩個地市,七次在不同場合發表即興講話,主持召開了兩個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南期間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概括起來的核心思想就是“三高四新”,即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在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三高四新”是總書記從戰略和全局高度給湖南指出的一條科學發展之路。省委專門召開全會提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這是省委旗幟鮮明講政治、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三高四新”戰略也是全省上下未來一段時期管方向、管根本、管長遠的行動指南,我們各項工作都要圍繞落實“三高四新”戰略來開展。比如:對標“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結合國家新一輪優質糧工程即將開展的“糧機裝備加工提升行動”,今年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工作會議上,省局黨組提出要實施“湖南糧機裝備振興行動”,加大糧機行業支持力度,支持郴糧機、湘糧機等知名糧機生產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占有率,支持引導糧機生產企業開發適銷對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糧食倉儲、加工成套設備。糧食經濟科技學會要順勢而為,圍繞加快推動糧食機械裝備和加工工藝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有思有行、集智聚力。再比如,對標“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學會要加強與隆平高科技園、省農科院等單位聯系,在保障種業安全、加強鎘污染耕地治理和種植結構調整、鎘低積累水稻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幫助湖南糧食“走出去”等問題上,多思考研究,為政府決策當好參謀、提出建議。
1.2 要從鄉村振興戰略中挖掘興糧之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和重大決策。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的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推進產業興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糧食系統的工作是“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糧食產業與地方資源高度契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基礎深厚、前景廣闊、后勁充足、潛力無限。湖南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水稻、油茶籽、菜籽產量一直穩居全國前列,糧食資源稟賦比較好。我們如何發揮糧食流通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對市場反應靈敏的優勢,發揮流通環節對市場消費的傳導作用,抓好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把產業做強做大;如何以提高資源環境匹配度為重點,引導各市州、縣市區根據不同類區產業優勢、環境容量和生態類型,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科學規劃發展適合本地的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如何指導環洞庭湖、湘中、湘東、湘南等生產優勢區,推進產購儲加銷實現“五優聯動”;如何幫助大湘西地區重點發展旱雜糧產業,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等。學會要積極發揮作用,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學術交流, 積極建言獻策。
1.3 要從應對復雜局勢中強化為糧之心
這兩年糧食安全提得特別多,原因就是糧食安全涉及國家戰略安全,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糧食不是一般商品,當前形勢下,糧食的能源屬性和金融屬性愈發凸顯。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一再強調,要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掌握糧食安全的主動權。去年疫情期間,18個國家限制糧食等農產品出口,全球供應鏈受到沖擊,一度引發恐慌,造成價格大幅波動,國內個別地方也曾出現短暫的搶購糧油現象。我國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尤其是在“保糧食數量”上,并不是沒有隱憂的。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和沖擊仍然沒有消除,世界進入變革動蕩期,不確定的風險挑戰明顯上升。比如,美國對我國的遏制手段越來越瘋狂。可以說,目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比人類近現代以來任何大國崛起所經歷的外部條件都更為復雜、困難和多元。受當前國際大環境影響,世界各國明顯都在捂緊自己的“糧袋子”,在這種形勢下,特殊時期有錢買不到糧食并不是危言聳聽。糧食自古以來就是國家博弈的一張王牌。湖南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地位重要,在黨言黨,從糧為糧,新一屆學會和各級學會工作者要在服務行業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厚植糧食情懷、強化為糧之心。
2 突出問題導向,強化主動作為
學會和協會一樣,都是從事糧食領域各方面有關人士及糧食問題研究愛好者自愿組成的群眾性社團組織,既是政府聯系和溝通糧食行業的橋梁和紐帶,也是落實國家糧食戰略的重要渠道。因此,要突出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影響湖南糧食安全的突出問題,開展針對性地研究。有三個方面需要新一屆學會引起重點關注。
2.1 在保數量安全上要引起關注
今年全省糧食生產工作會議指出,糧食產量要保300億公斤,播種面積穩定在473.33萬公頃。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發現不少農民種植雙季稻積極性不高,造成耕地拋荒現象比較嚴重,因此,要確保300億公斤的糧食產量絕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近幾年,湖南省糧食收購量有所下降,值得大家深思。目前全省稻谷供給有余,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不同程度依賴省外購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人口逐步下降,糧食保供穩市也不是高枕無憂,壓力越來越大。
2.2 在保質量安全上要引起關注
影響糧食質量的因素比較復雜,既有土壤、水源、氣候等因素,也有種子、化肥、農藥等因素,還有儲存、加工、運輸等流通環節的因素。現在國家對食品安全要求越來越嚴,社會對食品安全更加關注。比如,國務院公布了新修訂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印發了《政府儲備糧食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國家有關部委還將出臺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的相關文件。無論是新修訂的《條例》,還是新出臺的一些文件,都明顯強化了糧食質量安全管理。“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糧食是重要的食品和食品原料,糧食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們每個人“舌尖上的安全”。對糧食質量要求越來越嚴這是大趨勢。此外,湖南雖然是水稻大省,但中高檔優質稻種植比率還有待提高。
2.3 在保產業安全上要引起關注
去年湖南省糧油加工業總產值位列全國第八,總產值1 591億元,同比增加37億元,增長了2.4%。在新冠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涉糧輿情等因素交疊碰撞下,能取得這個成績實屬不易。但我們與其他做得比較好的省份還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去年,山東省糧食產業總產值達到4 600億元,占全國總量的1/8左右,穩居全國之首,據統計,全國5桶食用油中就有1桶“山東造”。該省濱州市全年糧食工業總產值就有1 072億元。去年,居湖南全省第一位的是岳陽,全市糧油加工業總產值312.5億元,占全省糧油加工總產值的1/5。相比之下,我省糧油產業發展無論是總量,還是市縣區域糧食經濟,差距不小。再比如,我省糧食雖然區域品牌多,但在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很少,有效品牌不多,湖南糧食品牌在省外知名度不夠,市場占有率不高。另外,與新的形勢任務相比,我省糧食也還存在其他的“憂與痛”:比如,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糧食行業人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和優秀經營管理人才普遍匱乏,糧油產業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差距還很大,科技創新不足,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技術和人才的瓶頸等等。
新一屆學會,要圍繞糧食中心工作特別是國家涉糧重大政策調整和湖南糧食短板,積極開展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和調查研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和建議,為糧食行業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獻計獻策。
3 強化智庫功能,加強自身建設
習近平強調:“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并且指出,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高水平的智庫往往以其智力成果參與和影響政府決策,拓展了社會多元力量參政議政的渠道,提高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糧食系統作為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糧食安全重任,同樣也面臨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的要求。下一步,局機關相關處室、單位和學會,要共同抓好“三個一”,切實把學會建成全省糧食系統的高端智庫,切實發揮政策咨詢、技術咨詢的作用,為領導決策提供“智囊團”的作用。
3.1 建強一支隊伍
要立足現有的工作基礎和機構設置,進一步發動社會參與力量,最大限度將熱愛糧食問題研究的專家學者、優秀涉糧企業管理人才、涉糧行政部門的智力研究型干部、重要涉糧媒體資深專家納入進來,組織起來,進一步健全完善智庫人才隊伍。并且,要盡可能地囊括購銷調控、產業發展、政策法規、執法監督、糧油質檢等各領域的糧食人才。
3.2 創新一個機制
即省局機關和相關局直單位以及學會,都要強化學會參與決策的工作機制,增加智庫謀劃環節,使決策咨詢論證成為重大決策程序的重要環節。同時,糧食學會也要加強與涉糧部門的智庫對接與聯系,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課題合作。
3.3 辦好一本刊物
學會主辦的《糧食科技與經濟》雜志,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A類學術期刊。去年,省局黨組擴大會議要求,《糧食科技與經濟》是學術期刊,要突出學術性、專業性和權威性,不要刊登一些類似會議活動的新聞和其他非學術性的文章。辦學術期刊應當敬畏學術,要帶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努力將雜志辦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學術刊物。
另外,糧食經濟學會是糧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學會工作者也是糧儲湘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新一屆局黨組在全省系統謀劃部署開展了以“政治過硬、愛糧愛儲、創新擔當、爭創一流”為內涵的“打造糧儲湘軍”活動,各級學會工作者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
人勤春早爭朝夕。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貫徹“三高四新”戰略和“穩進高新”工作方針,全省糧食系統正在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兩大戰略,聚焦核心職能、推動改革發展、打造糧儲湘軍,著力提升湖南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希望并預祝新一屆學會努力工作、奮發有為,以更大的進步和更多的成果,為推進全省糧食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根據陳冬貴局長2021年4月15日在湖南省糧食經濟科技學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