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井玉
【摘要】當前社會發展迅速,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也開始向更好的方向轉變,尤其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最終的教學目的。因此,本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詳細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高中數學 創造性思維 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29
數學學科有著邏輯性的特點,是層層遞進的復雜性學科。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數學都處在教學地位的頂端。豐富學生學習方式,改進學生學習方法,一直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礎知識技能,使其理解數學學習的作用和價值,同時還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將主要從興趣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第一驅動力,引導學生不斷質疑與積極探索,有效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數學思維等方面展開詳細闡述。
一、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影響
因為高中數學有較強的邏輯性,所以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索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創新學習方式,及時發現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因素,并對其進行及時調整。總體來講,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因素主要包含數學學科的特征、學生個性以及教學方面的內容。
學科特征主要表現在數學的邏輯性特點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上。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創造性思維去學習和研究數學知識,從對概念的理解到具體問題的發現,以及利用創造性思維能力去解決問題等,由此也可以看出,學生知識學習的過程就是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的過程。
學生個性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當前高中生已經進入身心發展比較成熟的階段,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因此,也具備了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但是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主觀意愿、學習環境等因素會對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索的自主性產生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對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會產生影響。在這種被動的學習模式中,學生無法進入深度學習,更無法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學的效果也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式,通過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一)興趣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第一驅動力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不同于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相對而言會更加晦澀,抽象性也會更強,學生學習起來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此時,興趣就成為學生學習高中數學知識的最大驅動力,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數學思維。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必修一的《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巧妙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確定這一章節的學習目標,同時激發學生創造性的數學思維。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函數圖像給學生展示出來,同時拋出問題:“請跟隨老師一起進入這一章的學習,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函數圖像,尋找這兩個函數圖像的相同點和異同點,最終說明哪個是指數函數,哪個是對數函數。”直觀的函數圖像和這個課堂問題一出來,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就會被充分激發出來,他們就會帶著充足的好奇心,不斷地激發自己的創造性數學思維,跟隨教師的引導去探索與發現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性質和特點。
(二)引導學生不斷質疑與積極探索
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數學思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質疑,讓學生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必修四的“正弦定理與余弦定理”這個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正弦和余弦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畫一個直角三角形,讓學生分別將sinA、sinB、cosA、cosB用邊與邊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這時學生就會發現:sinA=BCAB,cosB=BCAB,那么學生就會提出一個疑問:“為什么∠A的正弦值和∠B的余弦值是一樣的?正弦值和余弦值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這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對自己發現的新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研究,讓學生對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展開更加深入的學習和理解。這個發現問題和積極探索的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加豐富靈活且更富有創造性。
(三)有效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數學思維
創造性數學思維的特征是靈活、多變、新穎,學生形成創造性的數學思維之后,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提高思維的活躍性和運用能力,有效地引導和啟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創造性思維的鍛煉和運用,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發散。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必修一的“函數的概念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靈活的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設函數y=F(x)(x屬于R,且x≠0)對任意非零實數x1、x2滿足F(x1·x2)=F(x1)+F(x2),求證F(x)是偶函數。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用常規的方法一起解這個題目,但是在課后練習中,教師要讓學生尋找其他的解題方法,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和交流,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請求教師的幫助,但是教師唯一的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和啟發學生,讓學生用不同于課堂中的思路和想法去探尋這個練習題的答案。這樣教師就給了學生一個創造性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機會,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中不斷地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和發散,最終教師就可以在無形之中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數學思維。
三、結束語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以及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科特點和高中生實際發展情況,靈活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興趣,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生課堂主體的作用,讓學生主動投入知識研究,通過創造性思維活動將所學數學知識內化并靈活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鐘世紅.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江西教育,2018(36):17-18.
[2]楊德.創造性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146-147.
[3]章哲.基于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高中數學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