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芳
【摘要】新課標指導下,學生不僅是知識的學習者,還是知識的探究者與教學活動的實踐者。高效課堂要求學生不再是課堂的旁觀者,而要參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主動、積極地探索知識,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局內人。筆者分析了創建高效初中數學課堂的主要措施,希望能夠為后續初中數學教學提供值得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創建措施 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15
由于新課標的持續推行,學生在課上的主導地位越來越明顯,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因此,實施新課標,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的基礎知識更為扎實和牢靠,使學生可以在數學課上找到學習樂趣,培養其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教師要充分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設置情境,讓學生學習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課程改革,基于這樣的背景,教師必須要對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以及創建高效課堂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目前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創建高效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初中數學教師作為開展課堂教學的主導,必須要積極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思想,努力積累優秀的教學經驗,創建高效的初中教學課堂,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注重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其積極探索和思考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要以學生為本,教師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主要目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點指導學生發展其自身的能力,當教學進行到相應階段教師就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多方面了解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學習數學時存在的不足。只有明確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才能有針對地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例如,當教師在講解全等三角形判定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可以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前根據教師設置的導學卡自主探究這部分內容,教師在此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積極引導其在導學卡上面把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寫上去,對于有疑問的知識也要在導學卡上做記錄。教師在開始講課之前要逐一仔細查看導學卡,從而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和沒有掌握的數學知識。
同時,教師還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是否需要對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從而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盡可能多地解決學生的疑惑,從真正意義上實現初中數學的高效課堂。事實上,學生才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體,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注重向學生講解教學內容,這就會對學生探索知識和思考問題造成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精講多練,給學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機會,同時教師還應該合理設置教學環節,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促進學生不斷思考和探究,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教師應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運用各種多媒體技術來輔助課堂教學。一方面,多媒體技術能用直觀的方式將數學教學中的抽象的知識展示給學生,從而使學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例如,當教師在講解用坐標表示軸對稱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復習舊的知識內容,以圖形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盡快調整學習狀態,然后運用啟發式教學要求學生將兩個對稱點A、B畫到平面坐標系中,同時要求學生考慮關于Y軸對稱的點坐標的關系。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動態演示清楚地掌握相關知識點。由此可見,在初中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在很短的時間里掌握相關知識點。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加強數學課堂的教學深度,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更快地投入到學習數學知識中,學生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更全面地了解知識內容。在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之后,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三、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積極研究數學知識
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合作意識。根據學生之間不同的數學能力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使學生通過互相合作對數學知識的建構和生成有所感知,在合作中挖掘數學問題并將其解決,從而逐漸提高自己學習數學的能力。例如,當教師講解一元二次方程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可以先要求學生在完成導學卡以后再進行探究合作學習,每個學生都要把自己的問題與小組成員交流,讓已經掌握的學生解答。通過這樣的探究合作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合作能力,還可以使其深入的掌握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使學生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因為學生的數學能力對其能否自主探究數學知識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師應該合理的創設課堂教學環境,加強學生運用和理解數學知識,而且教師還應該積極關心并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再如“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這節課的重難點就是如何將實際問題轉化為二次函數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如“要用總長為60m的籬笆圍成一個矩形的場地,矩形面積S隨矩形一邊長L的變化而變化,當L是多少時,圍成的矩形面積S最大”。這就是典型的運用二次函數最值知識點解決數學問題的例題。小組合作模式下,數學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畫出二次函數圖像,并分享二次函數圖像與實際問題之間的關系,從而讓數學能力欠缺的學生獲得啟發。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想創建高效的課堂,就應該注重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自身的數學能力合理地選擇教學方式,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數學知識,使所有學生都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所收獲,從而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薛允富.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99-100.
[2]王桂榮.初中數學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效課堂構建[J].當代教研論叢.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