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濤
摘 ?要:科技時代的發展不僅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更為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同時,亦是推動了教學課堂的智慧型發展,使得現階段教學的效率不斷地在智慧課堂下提升效率與質量。與此同時,教育的改革發展,亦是推促了新高考的踐行,在英語的寫作考核部分,更是融入了新的題型設計,以促使學生能夠將讀寫切實有效的融合起來。對此,在新作文形勢的教學指導下,教師可中分發揮智慧課堂的作用展開教學指導,以促使學生的讀后續寫能力得以獲得高效的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智慧課堂;英語作文;讀后續寫
引言:
結合新時期高考環境下創新的考核題型,教師在指導學生英語讀后續寫的寫作能力時,則需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將讀與寫充分融合起來,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以促使其能夠有效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在此過程當中,在智慧課堂的支持下,教師則可將現代化設備及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借助互聯網展開課堂教學,以增強課堂的高效性,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其讀后續寫能力。
一、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文章大意——理清邏輯
在讀后續寫的這一寫作題型當中,需要學生能夠明確寫作的要領,即先讀、后寫。意味著學生需能夠在有效閱讀中充分領會文章的內容含義以及其表達的主題內容,以避免其在后期的續寫過程當中出現題不達意、情節背景難以契合等現象,導致寫作無效[1]。因而針對于首要部分的“讀”,教師可借助于教材中的材料內容,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訓練其閱讀的有效性。在此期間,則可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帶領學生展開閱讀訓練的指導教學。例如,在高二“Unit3 Life in the future”中的閱讀文“Rising to a challenge”中,教師則可先行提出具體的要求,如將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各個段落的主旨句提煉出來,并結合文章的表述內容,設計繪制思維導圖。事實上,這一要求亦是訓練學生讀后續寫中,讀的部分的文章理解、邏輯梳理能力。在智慧課堂的背景下,教師可為學生限定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利用平板電腦、電子書包等形式,直接進行電子閱讀,教師可利用網絡統一設置閱讀時間,當時間停止時,學生則無法再度閱讀文本。這樣,則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使其能夠不斷地提升提煉文章大意、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時,亦可讓學生將提煉出來的主旨內容以及思維導圖等進行及時上傳,使得教師能夠在課堂中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情況。
二、借助電子書包,構筑互動課堂——豐富思路
讀后續寫需要學生建立一定的思維想象,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則可開展交流互動式智慧課堂,讓學生借助電子書包進行暢所欲言。這樣,既能夠確保學生的發言都有充足的機會與平臺,有效縮短了常規課堂中的限制性發言,使得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獲取更多的思想信息[2]。同時,性格靦腆內向的學生,亦能夠借助電子書包進在網絡平臺中發言,從而使得學生的參與度能夠綜合提升。在此基礎上,在指導學生的思維想象時,教師則可通過設計開放性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交流,鼓勵其各抒己見。比如,在“Unit5 First aid”中,教師則可設計問題如“How do you think the accient could have been prevented?”等,讓學生利用電子書包在統一平臺上發表各自的看法,進而呈現在大屏幕當中,由教師進一步與之形成互動,展開指導教學
此外,讀后續寫中,思維的指導還在于文章前后關系的緊密型,即要求學生需要注重與原文材料的一致性,與情節背景、文章邏輯、語言形式等。針對這一部分,教師亦可讓學生就此話題暢所欲言,在其充分交流中逐步明確寫作的思路方向,同時,學生在相互瀏覽各自的發言時,亦能夠相互學習借鑒,從而實現思維想象的不斷提升,逐漸掌握更多、更為有效的寫作方式,促使其能夠實現共同提升。
三、借助信息技術,呈現語言樣板——訓練語言
寫作的基礎在于語言表達的流暢、準確,然而在讀后續寫的寫作要求下,則進一步需要學生能夠提升其邏輯性,并與原文風格形成高度的契合,因而這一寫作類型對于學生的寫作要求亦是提出了一定的標準。因此,教師則可指導學生在原文的基礎上,著重分析其語言特征,提煉出關鍵的詞匯、句型,進而借助于信息技術及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語言樣板,讓學生結合這一樣板展開寫作訓練。在此期間,一方面,可先行指導學生進行模仿寫作,并通過電子設備上傳至網絡,由教師在獲得練習反饋時統一展開講解,在確保學生的語言結構基本準確的基礎上,進而引導學生借助于續寫想象的內容,進一步運用其語言樣板展開寫作練習,并以同樣的方式,展開教學指導。這樣,在智慧課堂的輔助下,教師能夠更為及時地獲取學生的學習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并能夠提供及時性指導,從而促使課堂效率獲得有效提升。同時,在語言樣板的呈現與練習中,亦能夠幫助學生逐漸感知原文的寫作方式,并能夠在訓練中,實現自身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從而為其讀后續寫的寫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除教師的課堂指導之外,亦需要注重課后訓練,使其能夠逐漸掌握這一寫作的方式方法,從而從根本上獲得寫作能力的切實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高考作文的設計,對于學生的考察方向不再局限于課程知識內的某一個板塊,而是更加注重知識的融合性以及學生的應用性。就讀后續寫的英語寫作而言,教師則需從學生的閱讀理解、語言表達、思維想象等三個方面展開培養,并借助于智慧課堂的優勢作用,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設備,讓學生在高效課堂中更好地提升自我,逐漸掌握讀后續寫的方法及能力,實現英語讀寫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玲,梁瑩,馮楠,等. 新高考英語作文新題型"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芻議[J]. 新作文:教研,2019(2):87-87.
[2] 洪皓. 先學后教 以學定教——智慧教室"336模式"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實踐探究[J]. 中學生作文指導(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