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華光
摘 要:目前伴隨著新課改進程的加快,我國教育在不斷地創新和改革。數學是高中教育科目中難點之一,它對于學生構建知識框架體系,鍛煉邏輯思維能力都極其重要。高中數學對于學生而言,以往的接收、理解和記憶的學習過程應只是一個側重點。教師應該鍛煉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式學習方式,共同獲取和學習到目前所需要的數學知識。本文以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為核心,從多個方面分析合作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優勢。
關鍵詞:探討;高中數學;探究式合作法;教學
高中數學是整個高中教育事業中的重要內容。在高中教育中,面對課堂有限的時間,對于教師而言,越來越強調高效率。以此為目標,高中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和邏輯能力。探究合作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程度,加強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加密切地讓學生融入數學學習課堂中去,為學生之后的學習發展夯實基礎。
一、高中數學課堂中應用探究式合作法的優勢
(一)學習資源的整理和融合
在以往的許多教學中,教師以自身為主進行講解,這種方式雖然教師有更多的主動性,但對于學生的學習質量把控力度較為薄弱,限制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的總結和分析均為自主進行,教師并不能逐個監督到位。而探究式合作法具備的優勢就可以彌補這一空缺,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相關的課題作業,給學生時間來預習本節課程內容,在講解完基礎知識后,在課堂上用一些時間,要求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充分的探索和溝通,尋找到自我學習中所面臨的難點,以此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數學的熱情。在探究式合作法教學當中,教師主要在難點和重點的地方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這過程中要重點去關注學生所面臨的疑點難點內容,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在后續的教學中應調整教學策略以針對學生所面臨的疑點。通過探究式合作法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通過交流和自身的理解,不斷地學習和理解數學問題,鍛煉處理問題的邏輯能力,進而改善數學成績。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探究式合作法教學跟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相比較,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單方面地對學生進行傳達和灌輸,點對面的形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可能短時間內在基礎知識上可以達到好的效果,以長遠的教學目標來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會產生很多弊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對于教師的依賴比較強,不具備思考習慣,對于知識點不能靈活地運用,解決不了學習中的問題,從而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而新的探究式合作法可以有效地彌補之前教學的不足,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融入數學課堂中,在課堂上增加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借此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個好的正向循環。與此同時,這種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行動能力,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找到探索數學知識的樂趣。
(三)綜合提升學生的素質
通過在高中數學中應用探究式合作法的授課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深刻地對數學學習加以理解,準確抓住關鍵知識信息,而且能提高學生溝通能力、邏輯思維等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后續發展。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學生的素質要求也就更高,要求學生在以學習能力為主導的情況下,提高綜合能力。通過新的探究式合作法在教學中的使用,鍛煉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和歸納總結,養成屬于自己的學習習慣。例如:在“集合中的關系”一課中,關于認識并集、交集、子集、補集和真子集的理論知識等,在講述這些知識的關系型和思維模型時候,教師應通過具體的圖片展示,這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框架,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得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以此養成自我思考的學習習慣。
二、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小組劃分合理化
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成績最具有影響力的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影響,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探究式合作法教學在高中數學中應對學生進行具備科學性的分組。在分組時應遵循各個小組之間的差異化,首先盡量避免同種性質的小組,其次是應遵循組內同學性質基本統一,這更有利于在教學中對小組的管理和指導,同時也利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獲得差異化的發展。學習小組人數以5個人為標準,這樣能夠實現小組的科學搭配,從而實現小組成員之間學習的優劣互補,以此讓小組同學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充分發揮探究式合作法在提高學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二)學習任務的科學分配化
探究式合作法在教學應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不積極的現象,在以小組為團體進行討論時,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然而基礎薄弱的同學參與感很低并且積極性不高,而是等到學習較好的同學將數學問題討論出結果后加以理解獲取答案。那么基于以上問題,對于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這種小組組合式的學習方式并沒有發揮出這種形式的作用,只是在單純的被動式接收知識罷了,反而沒有傳統的教學方式好。因此,基于以上原因,首先,教師應在教學中針對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科學應對方案,給予基礎薄弱的同學更多的表現機會,讓這些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最終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設置問題應具備針對性和策略性,在同一知識點上設置不同難度層次的問題,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設置的問題應更加基本。此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得基礎薄弱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來,通過自身的思考解決問題,還能夠很大程度地獲取學習上的成就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知識水平。
(三)探究式合作法選取合理的內容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中作為一種教學模式,但并不代表著高中數學課全部都可以用探究式合作法來進行授課,如果課程內容比較基礎和簡單,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就可以推理出,那么這種簡單問題就不需用探究式合作法進行討論。相對而言,高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數學知識則是以教師主動灌輸為主,如果在這些情況下運用探究式合作法進行教學,教學質量反而會變得拖泥帶水。例如:在“指數函數”一課,讓學生通過做練習題的方式進行理解和對知識的掌握,在教師分配數學任務給各個小組后,很多小組成員習慣性進行解答和分析,羅列出步驟和答案,并沒有充分地和小組成員討論。分析原因得知,此類題目難度較小,沒有很強的開放性,沒有討論的價值。根據以上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目標和任務,應具備開放性并難易適中,這保證高中生在學習討論中目標更明確,更具備指向性。高中教學中,教師應給予不同學生的不同機會,為學生留有嘗試、提問的權利,借此讓課堂更加地開放,讓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參加進來,以此提升各個階段的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最終使得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學習的重要一步。教學環境的和諧化可以有效地讓學生放下緊張的心情,在心情放松的條件下去進行學習,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主動地去學習。一方面,教師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師生關系是探究式合作法在數學教學中能夠進行下去的前提,數學教師應當努力地去構建好的課堂氣氛,努力營造出和諧快樂地學習氛圍,嘗試地去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生硬接受知識的情況。同時,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進行起合理的溝通,真正地以人為本建立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具備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在探究式合作法教學中應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情境教學法。教師應在課堂上先拋出問題,為學生創設出一個數學情境或者問題環境,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提問和交流,借此提升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養成探索知識的習慣培養數學邏輯思維。例如:在“空間幾何體”一課,教師應就常見的幾何體提出問題,并且這些問題應和生活相貼合,如“生活中有什么常見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有什么不同的幾何特點”“這些幾何體中都有什么相似的數學性質”等問題,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我思考能力,進一步創建優良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通過不斷地討論和交流思考出一些幾何體之間的差異,不斷地加深學生對不同幾何體之間的感觸。
(五)促使學生形成知識結構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系統架構知識的意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需要在學習中幫助學生打造一種自主構建知識框架的意識,這種思想與探究式合作法的思想理念一致,兩種都是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要求和鼓勵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形成屬于自己的體系。高中數學中,數學的學習是慢慢遞進的,每個知識體系和知識層面都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的。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就會導致學生不能靈活地利用提取自己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探究式合作法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串聯所學習的知識,構建出自己的知識理論體系,這能夠使得學生對過往的知識得到鞏固和復習,還能夠在新的知識學習中有效地提取自己知識架構中有用的信息,對新的知識加以理解和掌握,以此提高學生汲取知識的效率。比如:在學習“對數函數”一課時,教學應靈活地運用探究式合作法,要求學生思考和復習之前所學習到的函數內容并總結,然后結合指數函數性質和特點加以討論和分析。這時教師再結合分析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化分組,讓學生在交流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部分并發現自己薄弱的地方,并在之后的學習中進行針對性訓練。在回顧以往的學習經驗和總結時,教師應確保每個人都有發表過自己的意見,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盡快發現和總結學生的差異化,了解到每個個體的具體情況,在后續的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側重點進行教學,盡量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結束語
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和教師的交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授課,激發了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將數學和生活以及身邊的同學聯系到一起,感受數學的魅力。教師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能力。在新的教學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情況,利用探究式合作法對學生進行了解,并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使得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和豐富。
參考文獻
[1]連茂彬.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20(91):68-69.
[2]蔡乃慧.探究式合作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3):61-62.
[3]雷道金.淺談新課改下如何營造豐富多彩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氛圍[J].課程教育研究,2016(38):44.
[4]史亞兵.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1(2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