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進龍
摘 要: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在帶領高中學生進行化學這一學科的學習時,應該重點對其展開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其中“問題鏈”這一教學方法主要是將一些彼此相關的情境問題進行有效結合,從而引導學生展開思維的發展。本文從“問題鏈”教學模式與具體的設計策略這兩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化學“問題鏈”的設計方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問題鏈;核心素養
化學學科的相關素養作為高中階段學生必備的一種科學素養,當然也是決定學生終身學習以及發展的重要條件,由此能夠看出,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這一工作存在的重要性?;谛抡n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夠根據教材問題為中心來展開教學,通過帶領學生進行問題的解決來完成化學知識的建構,從而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激活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化學學科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一、化學核心素養以及“問題鏈”教學的模式
(一)化學核心素養
化學這一學科所具備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宏觀辨識以及微觀探析素養、觀念變化以及思想平衡素養、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素養、證據推理以及模型認知素養、實驗探究以及創新意識素養,等等。當然,這些素養的形成需要學生進行相對系統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之中也包含了較多類型的解決問題活動?;瘜W素養不僅僅能夠凸顯出化學這一學科所存在的本質特點,還能夠促使學生可以從微觀的角度去對某一物質進行研究,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較為獨特的思維理解方式以及問題解決能力。以上這幾個素養的培養都是極其重要的,都能夠促進學生獲得良好的知識學習能力,完成全面、和諧的發展[1]。
(二)“問題鏈”的教學模式
所謂的“問題鏈”其實就是指教師在教學時,能夠依據所制訂的教學目標、班級中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在學習時思維所產生的變化等一些內容,來提出一系列的層次鮮明的問題。教師在展開實際教學時,通過提出問題鏈可以引導學生真正地尋找到發展的方向,與此同時,也是促進師生進行友好交流的重要橋梁[2]。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根據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以學生已存在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科所具備的特點為中心,將這一學科的核心內容轉化為具備一定層次以及系統的問題來展開實際教學。
當教師在進行問題鏈的設計時,應該要注意突出以下這幾個相關的原則:1.基礎性,問題鏈中所包含的知識以及需要發展的一些能力都是學生在進行發展時需要用到的基礎知識或者是能力,并且還能夠根據學生已存在的經驗作為學習的基礎,也就是說教師能夠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展開問題鏈的設計。2.科學性,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該有意識地將科學的方法以及思維融入問題之中,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問題要符合客觀的事實,并且具備一定的科學依據,只有這樣學生最終能形成的思維以及思想才是極其正確的。3.適度性,所謂適度性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計時,難度應該要適中,如果說問題過于簡單的話不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完成深層次的學習,如果說問題過于復雜的話會使學生形成畏懼的心理,所以說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合理地展開問題的設計。4.情境性,問題的設計應該具備相對的情境性,也就是說依據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來進行相關情境的創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科素養。另外問題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成改善的一個過程,問題的數量以及順序都需要進行精心的考量,如果說問題數量較多的話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畏難情緒,但如果問題數量較少的話又不能達到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當問題選擇好之后,還需要對其展開合理的排序,使問題的順序能夠符合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自身的心理發展順序;當然在問題鏈之中還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例如:實驗活動、交流探討活動以及調查活動等。
總而言之,只要能夠體現出活動的時間性以及探究性即可,這樣一來才能夠真正地促進學生完成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問題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開放性,也就是說,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不一定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可以設計為一個比較開放的、能夠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的問題情境,通過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某一問題,從而獲得不同的問題解決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等。
二、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問題鏈”設計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模式
當教師在提出相應的問題時,應該要通過相關的真實情境來襯托,教師要想真正地完成相關問題情境的創設,就需要將化學知識進行結構化,并且能夠轉化成具備一定邏輯關系的網格,能夠將其引入相關的背景中。通過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與探究的興趣,學生在展開思考時,可以有效地激活自身所包含的知識經驗。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去根據本節課所學習到的內容來完成相關情境的創設,從而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完成能力的形成與發展[3]。
除此之外,教師在展開問題情境的創設時,還需要有意識地避免為了創設情境而進行情境的創設,這樣只會導致問題與情境存在不兼容的現象。教師應該認識到只有將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才能夠真正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謂的生活化教學模式,就是指教師能夠從生活以及社會的角度出發,來設計一些具有生活化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生活化教學的模式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還能夠將化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化學科學素養。
(二)通過開展探究活動,激活學生的類比思維
對于高中化學這一學科來說,探究能力的培養存在著重要的意義,然而,探究并不是僅僅局限于學生在進行實驗時的動手操作,而更加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思維探究的能力。也就是說,教師運用“問題鏈”這一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完成探究思路的分析,從而真正地掌握科學探究的具體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運用類比這一思維來進行問題的設計,之后再運用圖表的形式來總結,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地完成知識的遷移,從而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鞏固。
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金屬鈉與水的反應”這一化學實驗的具體操作時,就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現象的分析與探究,例如:大家是否能夠運用自己的話來闡述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為何金屬鈉能夠漂浮在水面之上?為何金屬鈉最終會熔為一個小球?小球又為何能夠在水面上進行游動?當滴入酚酞之后,燒杯中所存在的溶液顏色是否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這幾個問題的提出,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實驗現象的逐漸深入,通過探究實驗現象所形成的原因,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實驗發生變化的實質,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證據推理以及模型認知這一科學素養。
(三)利用遞進型問題鏈,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強調學習任何知識內容都不可以急于求成,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學習,因為如果直接解析深層次的問題,那么學生肯定是理解不了的,大部分都只是會記憶,當遇到該知識變換另一種形式時,學生就思考不過來。所以,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可以設計遞進型的問題鏈,遞進型的問題鏈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從下往上,就是根據知識的難度一步步地進行遞進,這樣也更能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對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更有方法和思想;另一種是從上往下,先給予某個化學現象,讓學生倒推產生化學現象的原因,這也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掌握化學原理的起因,給學生帶來更深的印象。
例如:在實驗課講解“過濾”這部分知識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梳理和掌握過濾器的使用技巧和方式,對于這類知識可以采用從下而上的遞進型問題鏈??梢蕴釂枺哼^濾器主要用于分離什么類型的化學物質?趁熱過濾的目的是什么?過濾得到的沉淀為什么需要經過洗滌?需要用什么試劑來洗滌?分析各試劑的優點和缺點?那么過濾的沉淀如何洗滌?怎么樣才能判斷沉淀是否洗滌干凈?通過解答這一串問題讓學生回憶過濾器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到不同實驗用到過濾器時應該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會涉及哪些考點。遞進的問題更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促進化學素養的發展。
(四)利用整合型問題鏈,鞏固化學知識體系
高考對于學生來說是改變未來人生走向的一個機會,因此,考取理想的分數對每位學生都特別重要。而高考涉及的化學內容非常的廣泛,要想學生能鞏固化學知識體系,不將相同類型的化學知識混淆記憶,就必須要上好復習課。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整合型的問題鏈來幫助學生解析某個知識點,通過多角度分析某個化學物質,從而理解透徹其中蘊含的化學原理,掌握化學理論的運用技巧和方式,幫助學生游刃有余地解決難題。
例如:在復習“鹽類水解”這部分知識時,針對整合型問題鏈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比較溶液、膠體、濁液,三者之間的本質區別是什么?FeCl3溶液、Fe(OH)3膠體、Fe(OH)3懸濁液三者有哪些異同點?又存在怎樣的聯系?如何得到無水FeCl;用FeCl固體配制FeCl3溶液需注意哪些問題?等等,根據不同鹽類水解的過程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中同類物質的共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幫助學生考取理想的化學分數。
學生在進行知識的學習時總是會形成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當教師在展開高中化學教學時,就需要有效地利用這些問題來展開“問題鏈”教學,通過將具體的問題創設成相關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獲得各個方面的能力以及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朱莉君,曾順順.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鏈”的設計策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8).
[2]吉玲.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化學教學中問題鏈的設計策略[J].國際教育論壇,2020,2(9):4.
[3]趙躍.基于核心素養的化學實驗“問題鏈”設計策略[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11):3-5.
[4]吳其江.基于核心素養的“問題鏈”開展策略[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