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成
摘要:高中數學知識與小學、初中數學知識相比較會更加晦澀難懂,如果單憑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可能無法很好地理解,因此,數學作業就在這時顯得尤為重要,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只是對知識有了記憶但是并沒有進行實際應用,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消化和應用所學知識,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以及數學素養。但是如果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不合理的作業,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而且會影響學生對課后作業的興趣,導致學生作業完成至質量差。這樣的作業也無法發揮作業本身的價值和作用、因此,高中數學教師現階段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才能優化數學課后作業,提高作業的合理性和質量,讓學生通過課后作業對數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和吸收,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個性化作業;教學策略
引言:近年來,新課改的力度加大,教師的教學理念一再被革新,在此背景下,教師意識到只是注重課堂講解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也無法通過單純的知識講解而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因此,教師就將教學重點側重于對作業的優化方面,豐富個性的作業類型,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以及數學綜合素養。教師在設計作業時為了更加合理科學,就需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需求和接受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讓作業給學生提供幫助,學生才能通過作業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而且優化后的作業能夠有效的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全面的發展。
一、立足于實際生活,設計課堂作業
生活之中常見數學現象,數學知識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也需要將生活元素與數學知識進行結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實用性,更能夠對數學知識產生學習興趣和熱情。而學生如果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那么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會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時要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和規律。學生以這樣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數學作業,才能提高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聯系實際給學生布置課堂作業:“小明同學上學時忘記帶作業,現在小明處于學校與家的中間位置,現在小明媽媽要將作業給小明送去,現在有AB、AC兩條路能夠到達小明的所在地。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作業帶給小明,需要找出邊界,將距離最小化,現在請問同學們怎樣才能確定邊界的位置呢?”這樣貼近學生實際的問題,會讓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熱情變得更加濃厚。這樣學生就能高質量的完成作業,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
二、設計合作形作業,加深知識理解
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意識到學生之間互相溝通交流才能對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在以往教學中教師都會讓學生獨自自主的完成作業,這樣的作業會阻礙學生合作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給學生選擇合作性的作業,讓學生通過與同學互相溝通互相探討來完成作業,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講解完“集合”這部分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完成“班級中籃球愛好的集合設計、班級中喜愛牛奶的集合設計”等作業,教師在布置合作性作業時需要注意,作業的內容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想接近,這樣學生可以利用已經有的生活經驗以及數學知識與同學之間合作完成作業,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作業的熱情以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刻理解。
三、立足于個性發展,設計趣味作業
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設計出更具趣味的數學作業,以此來提高學生參與作業練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只有學生自主為完成作業,才能有效的活躍和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有所提升。個性化的作業指的就是更自由且更有趣的練習形式,這樣的作業能夠讓學生的完成情況更加良好,也能夠通過這些作業對數學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例如:教師在講完“概率”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現在的薯片中都會放一張卡片,有的卡片上會寫謝謝惠顧,有的則會寫再來一包,吃薯片中獎的概率是九分之一,現在請同學們根據以上信息自行設計相關問題,并計算答案。”這樣的個性化作業會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和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完成作業,提高知識的學習質量。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要意識到作業的布置情況會對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果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運用新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個性化的課后作業,以此來讓學生對作業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從而讓教師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個性化的作業更符合學生,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才會有多提升,作業的質量好與否直接反應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反應出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所以,教師要注重作業的個性化設計。
參考文獻
[1]俞琴.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核心素養——以“函數的單調性與導數”課后作業優化設計為例[J]. 新課程,2021(23):36.
[2]陳天明.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