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習的有效途徑,逐漸登上大眾的舞臺,傳統文化對高中生影響巨大,對傳統文化進行充分挖掘和傳承發揚是高中階段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之一。高中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主干課程,也是初等文學、歷史和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相互交融的課程,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高中語文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素養、陶冶情操以及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因此,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語文學科這一環節意義重大。本文通過對高二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從而,促進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實施效果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高二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教育 ?滲透
引言: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文化沉淀一直是中華民族兒女文化自信的源泉。高二語文教學在高中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塑造個人的文化素養人文修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將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入到高二語文課堂教學,是近幾年頗為流行的教學方式,深受高中教師的青睞。本文以高二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必要性為依托,深入挖掘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滲透方式,從而促進高中語文的高質量教學,高質量學習,高質量發展,為更好地更好地完成高中教學階段的課程標準奠定基礎。
一、高二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的必要性
1.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世界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每位中華兒女的職責。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展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著重傳統文化教育在學科中的滲透,在高二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有利于加強高中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傳播,發揚,創新;有利于幫助高中生不斷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于幫助學生不斷地提升文學素養和人文水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高中語文課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把學生塑造成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的人,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從而獻身人類進步事業。”因此,在高二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可以使得高中生全面地了解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氣韻,增強中國自信。
2.當今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當今世界的快速發展,本國文化易變和外來文化沖擊不斷地腐蝕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因其結構不夠完善,其內容不夠精煉,因此,在面對西方外來文化的沖擊時,無法及時地采取措施進行抵制,便會造成文化異變,對于青少年價值觀的養成具有極大的負面作用。同時,世界的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在紛繁世界中面對著眾多的文化,青少年很難選擇正確的適用于自己發展的文化類型,一味地接受主流的大眾的文化,不加選擇,盲目從眾,則會嚴重地阻礙自身的社會性發展和個性化發展。在高二這個起連接作用的時期,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滲透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可以幫助高學生初步地掌握中國優秀傳統的文化,激發高中生對于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在不斷地滲透當中產生對于中華文化的共鳴,同時,將中華文化與外來的優秀文化進行融合,不斷的創新,中華文化的外在表現方式,既增強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又促進了中華文化的創新。
二、高二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的有效措施
1.課堂上傳統文化滲透的方式
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滲透中國的傳統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深入挖掘教材隱含的傳統文化,語文教材當中的選取與編撰都是由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進行組織編寫,因此教材當中的所有內容均適用于學生的發展,認真仔細分析每一篇課文當中隱含的關于傳統文化的知識,挖掘更多的文化因子,促進語文教學活動成為有內涵的活動。二,注重漢語在語文課堂中的作用,漢語言知識是整個高中階段無法避免的重點,難點,易錯點,牽扯到古詩詞賞析以及文言文賞析等,深入分析漢語言文學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主流文化,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編寫詩詞,讓學生自覺主動的對傳統文化產生親切感。三,課文背景導出傳統文化,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時,注重分析課文的時代背景,歷史人物,作者生平,創作背景等等,從背景知識入手,豐富傳統文化的呈現方式,如在講解錢鐘書先生的《談中國詩》時,可以課前準備若干首中國優秀的古詩并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在課文正式講授之前,幫助學生對于中國古詩詞文化建立初步了解,從而不斷的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宣揚中國民族精神,建立中國文化自信。
2.課堂外傳統文化滲透的方式
課堂上的時間少之又少,而課下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充裕,教師要注重在語文課下時間滲透傳統文化,助力語文學科的發展。真正地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生的靈魂之中,是高中生可以自然而然的形成對于傳統文化的文化自信。例如,在課下開展《陳情表》內容下的傳統文化講座活動,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分組合作辯論演講等方式,深入探討對于忠孝問題的討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地談論和分析,不斷地增進學生對于學習傳統文化的文化理解。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創作優秀的古詩詞,現代詞,選擇優秀的作品進行師生展覽,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再次,可以建立圖書角,將傳統文化類的書籍進行展示,展示《明朝那些事》,《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籍,在文化氛圍下無形當中起到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
結束語:
總之,隨著漢服飾的興起以及古風歌曲的流行,當今時代的青少年對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接受程度逐漸攀高,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具有連接作用的高二語文教學中更是飽受好評,將傳統文化深入到高二語文課堂中,可以,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與審美情趣,為語文教學的良性發展添磚加瓦。克服在傳統文化滲透中的不利因素,明確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要性,落實傳統文化滲透的有效方式,從而,滿足學生在高二的語文課堂上對傳統文化的需求,在促進學生高中語文學科發展的前提下,不斷的增進傳統文化知識,不斷的發揚和創新傳統文化,不斷的培養學生終身的傳統文化興趣。
參考文獻:
王煒瑋, & 于蓮. (2020).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教育. 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3).
吳媚. (2019).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013(032), 40-41.
陳蒨. (2019). 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滲透. 小品文選刊:下, 000(00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