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永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出和改進,傳統的教學方針已經不能適應當代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以往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阻礙了學生的素質教育進展。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只有在小學數學階段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培養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掌握學習方法,并通過不斷地鍛煉來提供自身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素養培養;思考實踐
引言:
在新時代新課程的背景改革下,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實踐能力已經成為了一件長期性并且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應當通過教學活動來培養小學數學的核心能力,在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和內容,也能提升學習興趣和正確思想認知,進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去解決數學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小學數學知識和核心素養融匯貫通,才能更好的開展核心素養的思考和實踐。
一、核心素養存在的教學問題
在針對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教師應該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將核心素養完美的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來,發揮學習主觀能動性。那么,在教師開展核心素養的課程中,我們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到問題并去解決他們。首先是對于核心素養的看法,教師是學生在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如果教師對核心素養有認識偏差,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導致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降低。比如,對核心素養的看法,部分教師認為是要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要掌握這項技能,因此對學生采取教科書般的教學方式,而忽視了教學的本質[1]。而小學這個階段學生都處于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的階段,導致大部分學生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并沒有傳達核心素養的思考和實踐。其次,也有部分教師認為核心素養教學并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此還是按部就班對學生展開教材教學,片面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效果,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知識技能沒有實質性幫助。因此,在小學教學對核心素養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扭轉傳統的思想,從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方向出發,建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開創學生多方位思維方向,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很大幫助,為之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設置游戲,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小學教學成為了開展核心素養的良好開端。針對小學這個特殊的年紀,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需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關注,調動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來讓學生更好參與數學學習,部分學生上課不積極,通過游戲可以讓這部分學生參與到課堂節奏中來,促進課堂活躍氣氛。比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學生對于顏色眾多的人民幣上的數字是難以去認識和記憶的,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說出日常生活中同學每天都能接觸到的商品,教師先說出范圍比較大的幾個數字,讓學生們競猜商品的價格,教師可以適當的提示學生們高一點或者低一點的價格。同時也可以讓平時上課發言較少的同學也參與到課堂中來,調動課堂的活躍氣氛,鼓勵上課寡言的同學積極發言。
三、設置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能力
興趣是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入手,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小組學習中來。例如,在開展有關于長方形面積的相關課程時,我們可以設置4人為一小組,給每個學生一袋裝有6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課本教學開始時,先讓學生們通過擺方塊的方式去測量面積,通過測量會發現長方形的長寬分別為6、4cm,而此時學生們發現正方形不夠用,只有4個人把所有方塊放在一起才能得出結論。于是他們就會主動的合作,一起參與測量思考,通過計算得出長方形的面積答案。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的交流溝通,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去開展實踐和思考,只有把教學模式更好的結合課程,才能發揮核心素養的最大優勢。
四、提供相關案例,培養學生思維和創新意識
教師在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小組合作之后,更應該考慮培養學生獨自思維和創新意識。以往教學中,老師只是單純的通過教科書給學生輸送知識,學生只能被動的接收知識,而在現在新型模式教學中,老師不再僅僅是教學,而是通過對話的方式,學生在被教的時候,同時也在輸出知識。小學數學中教師更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思維和想象,通過不斷地引導來培養和提高學生們自身的綜合能力,如創新意識等。在開展圓環面積的相關課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舉一個例子,將校園內的花壇作為一個例子,假設花壇的直徑為4m,此時需要在花壇周圍修建2m的小道,求小道的面積[2]。這個時候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往往會得出花壇的直徑是4+2=6米,恰恰忽視了小道是在花壇的兩邊各自延長了2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舉例相關的材料,開發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從而帶動學生從具體的事物聯想到抽象的事物中去。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時需要將實際的教學內容與生活進行聯系,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核心素養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渠道。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教師能夠因材施教,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方針,更好的啟迪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王曉燕.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1.
[2] 許偉.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思考與實踐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