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秀錦
【摘 要】 初中地理教學是學生了解地理知識,提升地理基礎能力的重要課程,所以教師應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因而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創新,采用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過程和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 初中地理教學? 培養學生? 核心素養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核心素養成為了地理教學過程中主要研究和培養的內容。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具備相應的品格和能力。因而在現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做好教學創新,結合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學質量不佳、學習意識淡薄、態度不端正、教學手段單一、缺乏實踐教學等諸多問題,加強創新,以全面提升初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性,落實素質教育。
一、利用圖文結合,培養人地觀念
地圖、圖片是學習地理的重要語言。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地觀念,要讓學生了解自然地理環境,以及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地圖、圖片作為學生探索地理環境的重要指南針,通過圖文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引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讀圖、析圖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使其學會運用地圖解釋相關地理知識點,從而提高地理學習能力。例如,在教學《人類的居住地———聚落》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動態播放多幅城市和鄉村圖片進行對比,讓學生總結歸納兩幅圖的景觀,給予他們自由發言的時間,在調動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城市和鄉村景觀的差別會這么大呢?激活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律師和工人,代表城市聚落,三位同學扮演農民、牧民和漁民,代表鄉村聚落,通過表演和介紹自己所從事的活動,使其對所展示的景觀有一個清楚地了解。然后為其提供世界古老文明中心和中國城市分布圖,引導學生分析聚落的形成和分布受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自然環境的影響,讓學生對聚落外貌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有一個對比分析的過程,從而提高人地觀念素養。
二、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融合
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注重講解學生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理論知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初中地理教學涉及較多的抽象知識,這些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較大關聯,若學生能夠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便可以有效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但是,由于部分學生缺乏對生活的細致觀察,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將生活中的一些素材和課程內容進行充分融合,彌補學生學習的不足。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提煉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知識,然后讓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應用價值,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構建生活與地理知識的橋梁,了解人地協調觀念的核心內容。如在教學“世界的氣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全球氣候變暖,以及全球變暖對人們生活影響的影視片或者圖片。這樣一來,學生會挖掘地理教學中的生活元素,運用地理知識看待當前的人文現象與社會現象,進而思考氣候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程度,以及影響氣候的因素。通過探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構建起生活與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好地樹立人地協調觀念。
三、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科素養
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為了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打破定性思維的影響,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加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在“地勢和地形”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具備評價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具體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能夠學會使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礎上打開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讓學生能夠觀察不同顏色代表的海拔高度,總結出我國地勢:西部高東部低的特征。而在觀察我國地形解剖圖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我國地形復雜多樣,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而在“四大地理區域劃分”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能夠了解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位置和范圍。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大興安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為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為南方地區;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以北為西北內陸;最后就是青藏高原地區。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作為劃分依據,根據地理位置,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界限和主導因素等相關的內容更加直接地呈現到學生的眼前。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積極嘗試使用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實現區域劃分。在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找出最合適的方式來劃分區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通過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理解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且能夠通過綜合對比,深刻了解到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讓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培養學生學科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詳細地分析和了解地理知識,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體驗中,獲得地理知識,并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秀芳.初中地理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23):9.
[2] 徐佳.初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問題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8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