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幫助學生建立批判性思維也凸顯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但可以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拓展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得到較大提高。批判性思維是信息綜合素養的關鍵組成部分,同時,它還是創新思維的核心和基礎。培養高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可以樹立學生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的批判精神。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批判性思維;培養策略
一、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時代。大量類型多樣的信息涌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需要我們運用正確的觀念去對其進行選擇和評判。所以,批判性思維的養成是十分關鍵的。高中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當中,要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給予高度的重視,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理性判斷,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為我國社會培養出敢于創新、勇于探索,擁有正確思維意識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 批判性思維的含義
在學術界當中,對于批判性思維有著很多的定義,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明確的、統一被人們所接受的含義。由于人的個體差異性,對于批判性思維的理解也有所不同,然而,在對其作用與認知上卻較為統一。良好的批判性思維,可以對事物做出理性判斷,并合理提出問題進行論證。通常情況下,批判性思維包括兩個部分:內涵和外延。內涵指的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利用積極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和解決。批判性思維反對的是只想不做的消極反應。批判性思維外延指的是,要求人們對世界有一個客觀、理性的認知,對于他人的想法有一個合理的審視態度并做出理性的選擇與評判。
三、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
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可以讓學生學會在對待人和事中怎樣進行自主的、正確的判斷,并且還要對于信息來源的準確性、真實性以及相關性有一個良好的認知與判斷。在高中生中,獨立意識的增強、自我意識不斷升華是其主要的表現特征。由于世界豐富多彩,使得高中生們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尤其對新鮮事物有著更加強烈的探索欲望。然而,雖然他們的思想已經較為獨立,但是仍然缺乏一些是非分辨的能力,再加上現代信息的大量涌現,使他們很容易被一些負面信息所蒙蔽。家長和教師不會時刻監督和保護他們,需要他們自己面對,運用自己的理性思維去進行思考與判別。認為批判性思維是大學生的學習任務是錯誤的。高中是學生的重要轉折點,若是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批判性思維,那么,要么會表現出十分自大,以自我為中心;要么就是缺乏主見,隨波逐流,而且還很容易上當受騙。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已經成了生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是家長與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導,引導他們怎樣對復雜的信息做出判斷,并對其準確性和真實性進行評判,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幫助他們樹立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不但可以對一些負面信息進行屏蔽,還可以讓他們對事物進行客觀的判斷,并且通過不斷實踐進行自我修正,這對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新課改的宗旨不但是要讓學生對信息技術有一個良好的掌握,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其可以進行獨立自主的思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學生只有在復雜的信息當中對其進行甄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正確地應用有效信息。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十分重要的。
四、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策略
(一)改變教學理念培養批判性思維意識
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仍然占有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式的接受學習,通常不會提出疑問,更不會對書本上的內容產生懷疑。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就會缺乏主動性,對教師產生依賴性。在進行高中信息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改變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意識,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質疑和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同時,還要幫助學生樹立勇于創新、探索、批判與求真的意識,使學生在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批判問題的過程當中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意識。若想在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批判性思維,一定要不斷對教學理念進行更新,打破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把機械式教學轉變成為與學生的共同探索。例如,在學習《表格信息加工與表達》一課時,在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時,沒有規定要具體應用什么樣的公式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只會對一種操作方法進行講述。然而,實際上有關于統計分析的方法有很多,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更多的方法,還可以進行比賽來找出最合適的方法。在比賽時就會不斷地發現新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利用批判的態度去對待問題,這也在潛移默化當中使學生樹立了批判性思維意識。
(二)注重課程整合,開辟新的批判性思維學習路徑
在實際教學時,可以把信息技術和其他學科進行有機融合,打破傳統教學方式,解放思想,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性、發散性以及求異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思想完全打開,激發他們的發散性思維,不只局限在書本理論知識當中,而是要進行勇敢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在對一些教學例子和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當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要盡量地貼近實際學習與生活,引導學生在已經掌握的基礎之上,對一些新知識的融入有一個良好的消化和吸收。進而拓寬他們的批判性思維發展途徑,提高他們的信息綜合能力。比如,在學習《在數據中查找數據》一課時,學生要對順序查找法和二分法查找算法要有一個良好的掌握和應用。其中,二分法查找算法是教學的難點,并且理論知識也較難理解。若是講完課本上的知識之后,讓學生直接分辨順序查找法和二分法查找算法的區別以及他們的優缺點,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可以選用數學教材當中的“稱銀元”的例子對學生進行啟發。在數學教學當中,學生已經學過“稱銀元”,在此基礎之上通過不斷地發現和探索,可以主動提出更多重要性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對其答案進行進一步的討論,這時學生就可以有一個良好的理解。對銀元逐個稱重,就是順序查找的算法思想,分組就是二分法查找的思想。然后再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對順序查找和二分法查找算法的長、短處進行分析,使學生可以對這兩種算法有一個良好的掌握和理解。這種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的教學方法是十分普遍和常用的,還可以引用數學或物理思想進行講解,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路徑有一個良好的開拓。
(三)為學生營造更多自己發現、自己思考的機會
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對于一些新的信息進行不斷地發現和探索,并且能夠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更多進行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機會。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是操作性較強的學習內容,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制作學習課件,通過大屏幕呈現在學生面前。在對理論知識講解完成之后,把文件發給學生,然后讓學生依照演示文稿完成新的學習任務。但是會發現,學生在有演示文稿的情況下可以做出作品,如果脫離了演示文稿,就會失去制作方向,這是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的一個重要表現。所以,在實際教學時,解決了學生對演示文稿的一些問題之后,可以再設計一些與之相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創作,然后在不斷的實踐當中進行自我反思和修正,調動學生的主觀思維,避免出現盲目性和狹隘性,使其得出的結果也更加地具有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而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還要大膽鼓勵學生樹立勇于提出問題、打破迷信、不要害怕失敗、勇于探索的意識。鼓勵學生善于對教材和教師教授的內容提出疑問,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比如,在進行程序設計時,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對一個問題進行解決,可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可以對同一問題進行不同方法的探索。在每節課為學生留有適當的時間去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提出疑問,這樣就會促進學生的信息綜合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
高中的信息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一個良好的掌握,然后對所有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實際教學時,使學生可以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反思,可以在小組內進行相互討論,進而在合作當中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如果小組沒有找出合適的解決辦法,那么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討論;若是還是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那么就可以與教師進行探討。這時,教師就要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聚合思維有效地調動起來,進而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產生思維上的碰撞,進而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當中,要對所有的信息進行采集、整理和歸納,然后進行自我反思,可以促使學生對記錄內容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探索。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它也成了批判性思維形成的一個重要工具。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一些資料的采集,然后進行加工處理。通過小組合作模式使其發表在學校的公開學習平臺上與所有學生進行分享和討論。然后由其他小組對其觀點提出意見,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分歧較大的問題,會建立一個專門的討論區域進行集中討論。通過實踐證明,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但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五)合理應用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不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使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得到拓展,推動批判性思維意識的有效形成。高中教師在進行實際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同時,還要對多種教學評價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如小組的內部評價、小組之間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等,從而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意識與能力,促進學生綜合信息能力的提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幾乎不會涉及批判性思維,而新的信息技術卻把其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這也凸顯出了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同時,它還是促進教育進步的核心所在。因此,作為高中的信息教育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給予高度的重視,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勇于創新探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利用所學知識有效地解決問題,使他們的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從而為我國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宜和.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批判性思維意識的培養策略[J].學苑教育,2021(25):31-32.
[2]聶趙育.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實踐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20.
[3]任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J].中小學電教,2019(4):36-38.
[4]郭征.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J].考試周刊,2011(26):167.
[5]徐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方法的設計與實施[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賈春暉,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