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高效課堂構建一直都是中學教育發展的重點之一。教育的改革不單單只局限于教師教會學生基本知識、提高學生分數等要求,構建新型教授模式與高效課堂才是關鍵。通過新模式下的教學,增強與學生的互動,增強課堂的活躍度以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與熱愛。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心理的各方面發展都不成熟,對初中數學的一些內容以及核心素養不能進行正確判別與學習,所以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管理,正確引導初中數學的核心素養發展,促進初中數學應用意識的滲透。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對學校教育的進一步完善有積極意義,同時對學生的課內認知以及綜合能力進步也有重要影響。
關鍵詞:教學環節;高效課堂;初中數學;構建
一、 引言
以往普通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符合新課改下教學發展對學生以及教師所提出的一些新標準。構建高效課堂的教授模式,一方面較完整地符合教育改進所提出的新標準,同時也能滿足教學多樣化,為推進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滿足社會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學生與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積極地解決彼此之間因交流不到位引發出現的一些教學問題,從而增強課內學習的質量,提升教學的效率。同時也為教師以往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畫上句號,用新穎的思維與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同時提升自我教學素養,有益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 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以及新課標的迅速推進,我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在各地區迅速推進并不斷發展,獲得了實際意義的進步,但在實際的教學開展中仍然有一些問題有待改進。
(一)初中數學創新意識培養難以受到重視
由于受到傳統教授模式的影響,教師以及家長認知中只重視高考重點科目的表面分數影響,例如月考、期中考等大型考試的影響,而對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意念不夠重視。創新意識在初中數學課堂教授之中不斷被邊緣化,從而導致學校與教師方面也不夠重視,難以匹配相應的教授方案與實際的教授計劃,不僅與現時段的教學觀念不一致,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對初中數學課堂學習的積極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過于理論化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都以教師講授為重心,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也受此影響,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難以在課堂之中得到親身實踐、動手探究的機會,難以激發學生動手創造的能力以及思維的創新。
例如,教師在教學魯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數據的分析”這一課時,有的教師因為忽略了數據分析對學生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重要性,只是純理論講解數據分析中的一些單一的概念,如中位數、平均數,而沒有結合一些實際的案例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講授。不單單會使學生理解得過于片面,并且純理論教學會使學生難以理解,過于枯燥無聊,抑制了學生的動手技能進步與創新意念的發散,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進一步發展。
(三)教學模式不夠多樣化
以往的初中教學模式都以“集中制”的方法進行授課,即學生都集中于教室聽教師一人講授。教師授課對象多,而課堂互動卻較少,學生與教師之間難以得到充足的交流,課堂氛圍不活躍,使師生之間的交流變少,不單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不容易及時發現學生在教學之中存在的問題,不利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實際教學案例不足
無論學習何種課程,理論與實踐在學習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數學的學習也不例外。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進程之中,不僅要掌握重要的理論知識與基本概念,對實際案例的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一些幾何圖形與實際生活中的聯系,函數方程在生活中的應用等。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卻很少能有實際的案例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實踐學習不足,同時也難以激發學生對初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阻礙了學生初中數學學習的實際進程。
三、 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一)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往的教學中,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只是單純地向學生教授知識,學生成為一個被迫接納知識的載體。此種教學方式下,學生處于被迫接受學習的情況,對于學習產生厭煩感,不想完成教學過程中的學習作業,難以提起對課程學習的積極程度與創新性,導致學生的主動參與度難以增強,同時也不利于教師進行教學。要使學生從心底喜歡學習,主動完成教師要求的內容,加強與教師的溝通、互動和理解,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提高學生課堂的核心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就要更為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開展高效課堂。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課堂氛圍,創設一個積極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教學積極性的增強,形成一個師生良好交互的情況,還能提升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更好學,更有興趣。加強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一個好成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加強學生對于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解
核心素養是一個人在具體的學習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多方面的綜合態度、觀念、思想價值,以及所能達到的知識水平。不僅僅包括在生活中的價值觀念、生活態度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也包括了在學科方面的知識程度、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以及在人際交往過程當中的人格健康、性格健全、善于向他人學習,以及心態良好,樂觀向上,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擁有自主探索,勇于創新的態度。綜合這幾個方面的行為態度從而形成了一個人的核心素養。作為以思維創造力出發的學科,初中數學更多的是對事物的研究創造與探索精神結合理論方面的內容,同時初中數學學科另一重要部分就是動手實驗的內容。動手實驗在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學習數學運算的技能等方面的素養,在學習知識概念的同時也要結合實際模型進行運算,做到學習與實踐并重。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有益于學生加強對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解,進一步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更好地發展。
四、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策略
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展,當代社會對人才的渴求程度愈發增大,而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拔高,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儲備型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向創新實踐型人才的轉變。由此看來,更應加強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的提高,強化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使教學方法更加多元化
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之中,傳統教學模式不夠多樣化,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并且固定。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不夠,固化的教學方法無法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程度。因此,增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利用多途徑多模式進行教學,從不同的方面增強學生學習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程度,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有助于應用意識的滲透,以及教師教學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積極開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魯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章“分式與分式方程”這一章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解釋分式與分式方程的基本理念,以及需要掌握的基礎做法,讓學生先了解理論知識。之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分成幾個不同小組的方式,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理解、掌握程度,在小組內幾個成員間進行合作,共同解決教師發布的有關分式方程的幾道題目。然后在班級里進行做題思路的講解,并派小組內的小組長對自己小組所做的題目過程進行一個大概的演示,如為什么會有這個步驟,是哪一個同學的主要想法,做題的時候都運用了哪些公式以及相關的定理,為什么用這些公式定理等。通過該種方法,增強學生對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與主動參與度,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也能增強同學之間的合作默契與配合,促進同學團結,共同協作的能力,有益于促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二)要充分利用好電子媒體設備教學
隨著當代科技的不斷進步發展,互聯網伴隨著電子設備的使用逐漸進入到初中的教學領域當中,電子設備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變得越來越廣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合理地利用好電子設備進行教授講解,通過圖片、動畫以及視頻等新型的、多樣化的途徑以及方法,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的效率與進度,增強教學的質量。同時,能夠在課堂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集中程度,增加學生在初中數學課程當中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魯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平行四邊形”這一章時,可以讓學生在了解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概念后,利用電子投影屏等教學設備,讓學生觀看有關平行四邊形的圖像,以及平行四邊形畫圖步驟的視頻,更加深入地了解平行四邊形以及基本結構。同時,通過互聯網搜索一些特殊平行四邊形,以及平行四邊形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圖片,讓學生觀看了解,拓展學生知識面。通過使用電子設備的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快教學進度,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同時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強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動性,有利于高效課堂在初中數學中的實踐以及開展。
(三)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積極性
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傳統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只是教師一味地向學生教學理論知識,學生是一種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難以提起學習積極性,致使學生的創造思維受限受阻,不利于數學高效課堂的開展。而要改變此現狀,就要創新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學會問問題,主動提問,主動探究,由教師主動傳輸向師生雙方共同探索實踐轉變。
例如,教師在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二章“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中的第五節三角函數的應用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在課前進行主動預習、主動理解,自主完成一些簡單的例題。在預習了這一節之后,對于自己不懂的概念、公式進行標注,在上課時進行主動提問,之后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解決,還可以通過進一步對學生不懂的數學公式進行推理講解,同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三角形特殊角度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向學生講解這些邊角關系間的具體概念,如勾股定理等。讓學生在了解之后自己通過動手實踐與公式理解,加深對直角三角形邊角關系的理解,在思考中不斷進步,一點一滴地培養創新思維,也有益于高效課堂進一步深入開展。
五、 結語
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在小學教學事業的發展中有著極為關鍵的意義,更重要的是,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有益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為以后的各科學習打下一個優良的基礎。同時對教師提升教學效率,創新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增加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以及創造能力,促進教學方式多元化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積極交流的契機,有益于學生更加打開自己,也拓展自己的視野以及所涉獵的相關的知識面,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德春.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四),2019.
[2]袁華貴.優化教學策略,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新一代:理論版,2019(15):166.
[3]姜國生.探索初中數學高效課堂之路:淺談如何讓合作探究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2(26):80.
作者簡介:
王英,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興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