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 要:中國小學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結束學生零散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建立系統的漢語知識框架。由于小學生沒有完全獨立的思維意識和行為保持能力,在語文課堂上往往難以集中精力學習,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微課程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平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以其簡潔、突出重點的獨特優勢,迅速在各大教育領域普及。當然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方式教學可以有效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缺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微課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引言
語文這門課程作為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播途徑,在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我國小學教育的實效性尤為重要和必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和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微課在建構高效課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闡明微課對中國小學教育的影響,充分利用微課提高中國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廣大一線教師十分重視的問題。小學語文教育內容廣泛,學生不僅需要記住教材中的知識點,還需要理解教材背后的含義和背景,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微課輔助學習,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微課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行性
1、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小學的語文教學通常每節課四十分鐘,根據我們仔細分析后發現,學生真正專注于學習的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這意味著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這也是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小學生缺乏自律意識,難以集中精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1]。可是微課的特色就是簡短精煉,一般來說整體視頻課程的時間不到十分鐘,可以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全神貫注的階段高效學習,而視頻形象生動有趣,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形式
中國小學教育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傳統小學語文教育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有限的,這不能更好地滿足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單一的語文教學模式并不能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但是微課程以本課程的主要知識點為中心,整合了相關的圖像、音樂和視頻,以及必要的文本描述,極大地豐富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開闊了學習語文的學生的知識視野。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微課的教學方式可以非常明確的將教學要點展現清晰,為我國小學階段的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3、滿足小學生碎片化學習需求
中國小學的語文科目教育體系中包括五個模塊:寫作、閱讀、讀寫、口語交流和全面學習。在每個模塊下,都有許多子集群模塊。例如,寫作還包括以人、事和場景為主題的分支,以及各種寫作技巧,如表達和寫作技巧。學生整合知識的能力有限,往往難以進行系統的學習,導致自身可以學到的知識太少,不能促進學生的充分理解和吸收。微課程的教育目標相對獨特,教師可以將每一點知識轉化為獨立的微課程,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和吸收微課程知識點,整合知識然后構建知識體系的系統框架,這種短期而有效的學習方法顯然更適合小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利用微課提高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1、把握微課制作的重要因素
微課程教學選用的圖像、視頻的剪輯必須清晰,文字的文字、大小、顏色、背景必須合理、清新、舒適,風格必須統一,不得出現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圖標和背景動畫。動畫和背景音樂的選擇要恰當,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營造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輕松愉快的音樂可以用于有趣的內容,緩慢的音樂可以用于故事的移動,清新優雅的音樂可以用于思考時間[2]。我們應該建立適當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語言必須精確,教師的語言在引導和激勵微課堂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語言需要組織精確、易懂、簡潔、生動,同時聲音要響亮、低沉、有節奏。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注意關鍵詞和短語的首要應用,要求具有傳染性和相似性。
2、拓展學習路徑鼓勵自主學習
新課程改革支持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不是要削弱教師的地位,而是要讓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作為教學目標。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個人技能和思維的重要階段[3]。如何選擇切實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已成為許多小學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要注重培養自主意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首先確定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目標。例如,在三年級講授《太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互聯網上獨立搜索與太陽有關的信息。獲得有關太陽的基本信息后,對其進行排序和綜合,然后讓收集數據的學生向大家介紹有關太陽的數據和信息,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同時也提高了他們收集信息的能力。
3、注重課堂教學講解中的應用
除了設計和分類微課課程外,教師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制作相應的課程。課堂教學不僅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課堂文章的解讀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學生領域的知識點。在設計和實施微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應首先制定與課程教育內容相適應的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嚴格選擇和使用最有價值的優質資源,提高微課程的質量,發揮微課程教育的積極作用;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教學情境法和合作小組教學法,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微課程的教育價值。
結束語
必須認識到的是,微課程歸根結底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每個教學方式都有兩面性,如果有某些優點,也必定有某些缺點。因此,使用微課程的方式一定要合理。正確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過度的使用會使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教師必須認清這一要素,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改變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將微課程有效地應用到中國小學的實踐教學中,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教學效果,使更多的學生實現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鴻.淺議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9(2):135-136.
[2]何國平.關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分析[J].讀書文摘,2016(19).
[3]邱林炎.運用微課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