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英
摘要:對話教學是師生、生生協作并共同參與至學習活動內的載體,有助于綜合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生動,讓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愉悅。基于對對話教學的理解,文章結合實際教學經驗,以具體教學案例為支撐,從創設對話情境、豐富對話形式、培養學生主動對話意識三大方面探究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對話教學;小學;數學教學;創設情境
對話是師生、生生交互的載體,是課堂上知識信息雙向傳輸的媒介,也是數學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把握好對話的藝術性與技術性,圍繞小學生基礎水平、學習規律、興趣愛好、技能特長與個性需求等開展對話教學,為學生打造可以大膽傾訴、認真聆聽、相互討論、自由發揮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感受對話內隱含的數學新思維、解題新思路、學習新策略,可以讓學生在對話內自然而然地學得數學知識、習得數學技巧方法。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對話教學的科學、合理與有效應用,讓對話成為學生汲取知識的來源,以對話讓數學課堂更加精彩。
一、創設對話情境,激發學生對話興趣
小學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學習新知、建構數學概念及意義離不開真實可感、貼近生活的情境。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創設對話情境,放飛學生數學思維、數學靈感、想象力與聯想力,讓學生在開放輕松的氛圍內對話、體驗、感知與探究,從而激發學生對話興趣[1]。
以“圓”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創設如下對話情境:青青草原開展了一場自行車運動會,美羊羊選擇了車輪為三角形的自行車;沸羊羊選擇了車輪為正方形的自行車;喜洋洋選擇了車輪為圓形的自行車,大家猜一猜誰會取得比賽勝利?
生1:肯定是喜洋洋,因為車輪都是圓形的。
生2:我也覺得喜洋洋會獲勝,三角形和正方形車輪轉起來會很顛簸吧。
生3:如果地面很平呢?還是圓形車輪比較穩定嗎?
……
在情境的帶動下,學生或是表達自己的看法、論證自己的觀點,或是對情境進行拓展以提出自己的疑惑,無論何種形式都能調動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求知欲與好奇心。
二、豐富對話形式,拓展學生對話思維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對話教學,不應將對話主體局限為教師、學生,而是要豐富對話形式,讓學生走進數學世界、探尋數學真理,實現與數學知識及學習內容的“對話”。
例如在教授“圓錐體”體積時,教師可以播放實驗微課:實驗器材為兩個同底等高的圓柱體與圓錐體容器、兩個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圓柱體與圓錐體容器,充足的水。在圓錐體容器內裝滿水,再將水導入圓柱體內,統計裝滿圓柱體的傾倒次數。將圓錐體與圓柱體體積數量關系隱藏在數學趣味實驗中,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當學生觀看微課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請各小組成員合作討論為何兩次實驗現象及結論不同?圓錐體體積與圓柱體體積之間有何關系?這一關系是否有其限定的條件?如何推導出圓錐體體積的計算公式?
微課的直觀性、開放性、生動性為學生開啟了與數學知識對話的大門,加上小組合作學習的輔助與支持,學生間通過對話逐步抵達數學知識的本質,得到“同底等高的圓柱體與圓錐體,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1/3”這一正確結論,并且結合所學習的圓柱體知識自主推導出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可以讓數學課堂上的對話更有意義,借助對話教學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建構。
三、應用賞識教育,促使學生主動對話
對話教學是一項藝術,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對話能夠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使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教材已有結論及同伴看法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而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質疑問難能力。為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運用賞識教育,通過激勵性評價與深度追問發散學生思維,促使學生主動對話[2]。
以“三角形三邊關系”教學為例,一名學生經探究后得出結論:“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教師此時需要贊揚學生大膽表達的勇氣,鼓勵學生繼續深入思考。
師:非常棒,你已經快要找到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小秘密了,還差一點點,我們再深入思考一下好不好?你說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那么請大家嘗試著畫出三邊分別為2cm、3cm、5cm的三角形吧。
(學生動手操作嘗試畫三角形)
生1:不能畫出三角形。
師:為何不能呢,3+5明明大于2啊。
生2:但是2+3等于5啊。
生3:我明白了,應該是任意兩邊的和都需要大于第三邊。
在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應用賞識教育理念,以深度追問的形式逐步深化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完善自身的認知結構與知識體系,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對話教學是課堂交互的載體,學生汲取數學知識的媒介,也是數學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對話教學,需要教師創設對話情境、豐富對話形式并運用賞識教育,讓學生在精彩、有意義的對話內學得數學知識、習得數學技能,獲得思維品質、自主探究能力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段國瑞.基于分組學習的思維對話式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6):83-84.
[2]于艷.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應用對話教學[J].小學生(下旬刊),2021(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