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玲
摘要: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主陣地,新課改理念不僅僅是教育的改革,也是教學行為的真正發生,是目前教育的升華。因此,為促進農村語文小學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積極開展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并在先學后教教學理念下,不斷促進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針對此,本文主要分析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以當堂訓練、先學后教教學理念開展語文課堂的主要教學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當堂訓練;小學語文;先學后教
引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利用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并以先學后教、多學少教的的教學理念開展適合農村小學生的語文教學課堂,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充分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了解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1、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特點
1.1先學后教
首先,在當堂訓練中,其先學后教是當堂訓練基本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改形式后教師應積極采取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不斷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其次,在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應用以來,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教師以主導者的身份轉為引導者,并以聽、讀、寫、念、思考、觀察引導學生根據先學后教理論掌握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知識。教師再以引導者的身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所學知識,并提出疑難點,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與補充。因此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明顯提升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1]。
1.2當堂訓練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對于新課改理念并不熟悉,在采取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時也略顯不足,針對此,教師應合理提高自身對新課改理念的認識,并以口頭訓練促進當堂訓練教學成效。例如,口頭訓練,主要是學生在先學時對課堂進行口頭朗讀、復述、理解等,并劃出自己不夠理解的句子。在口頭訓練完畢后教師應以書寫訓練加深當堂訓練教學成效,并在兩者結合發展下不斷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語文水平。如,書寫訓練是指,學生可以根據課文對課后習題進行當堂訓練,并檢查自身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因此,在發揮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時不斷促進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能力,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下以先學后導、自主探究、學導結合、合作交流,促進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大化體現[2]。
2、基于"先學后教當堂訓練"優化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對策
2.1發揮以人為本理念,進行當堂訓練教學模式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按照以人為本的教學形式,遵循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由于農村小學生自學能力不強,教師在開展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因此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會語文知識的運用[3]。例如,在教學《望洞庭》這一節課時,由于這首詩是由面到點、由點到面進行寫作的,在進行講解時學生普遍會產生不理解的情況。因此,教師應先引導學生根據本首詩月夜遙望這一角度進行理解,并逐步讓學生說出洞庭湖美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也會被激發,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掌握本節課知識要點。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展示可以把作者別具匠心的描寫手法以直觀地形式體現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在寫本首詩的時候字里行間洋溢著的對洞庭湖美景的贊美之情。最后,教師應讓學生在反復嘗試中,不斷分析課文內容,體驗收獲探究的樂趣[4]。
例如,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首先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動畫片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出烏鴉喝水這篇故事的主要內容。其次,教師應讓學生先自己嘗試,在嘗試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地自我建構。并分析出烏鴉喝水的情感變化,隨后教師應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出烏鴉喝水的各個階段的圖片,并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聯系實際理解詞匯意思,如銜來、慢慢、升高等。在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讓學生針對本篇課文所蘊含的道理進行總結,讓學生知道無論自己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只要肯思考總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2.2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體現“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枯燥,其難點較多,針對此教師應合理利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閱讀教學課堂,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5]。首先,教師可讓學生熟悉課文中的字義、詞義,再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在閱讀時對于詞匯的障礙就會減少,對于整體理解材料變得更為容易。
例如,教師在教學《媽媽睡了》這一課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和生詞,體會多樣的識字形式,并大聲朗讀出該課文。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過程中賦予漢字情感,從而滲透漢字文化,借助書中插圖,展開學生無限的想象。其次,教師為讓學生抓住本節課核心知識,應創設教學情境并向學生問題出,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不斷促進自身對閱讀文本的興趣,如作者通過文章表達睡夢中的媽媽真美麗,請問同學們是從哪里知道媽媽很美麗的呢?請結合課文與作者的表達情感說說這位美麗的媽媽。學生在進行回答與討論后,教師帶領學生根據作者想表達的情感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最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細讀,其細讀在于學生應重點分清課文中所闡述的事實、觀點等,并找出自己覺得本節課的重點短語、句式。因此不斷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達到與作者一樣的感情,理解課文內容以及作者的中心思想,深刻體會父母的關愛之情。同時,由于小學語文閱讀難度較高,在先學后教教學理念,下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進行討論,在必要時教師可對學生自主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學生自學效率與質量[6]。
2.3課后鞏固,自我評價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習為中心重構課堂結構,讓學生學會先行自主學習探究,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訓練的場地。例如,教師在教學完古詩詞后,在教師以當堂進行片段練習時,可提醒學生采用總分結構,并注意分號的用法。日積月累部分:了解作者、解題。給出關鍵詞語的釋義,讓學生同桌相互說一說古詩的意思,再站起來說一說,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同時,教師為讓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全過程應引導學生進行反思與自我評價,進而幫助學生了解自主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不斷促進自身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理念的實施下,教師應真正發揮出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并以當堂訓練不斷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所構建的教學課堂中,在通過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經歷舉三反一的過程下,學生也會抓住語文學習要點,且熟記于心,最終提高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吳雪梅.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讀天下(綜合),2018(5):169.
[2]周良真.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J]. 新校園(中旬刊),2017(6):84.
[3]潘麗鴻.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實踐研究---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中段教學內容為例[J]. 年輕人,2020(48):138.
[4]包靜.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9):10.
[5]李建芳.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 魅力中國,2020(3):212.
[6]陶玉葉.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 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