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儉法
摘要:體育學科是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及體育項目技能的重要學科,在開展教育教學時需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的作用不斷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在實現體育學科教學目標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與發展。在體育教學中會存在傳授學生排球運動項目技能的環節,在傳授技能的同時應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在實現德育教育有效滲透的同時,讓德育在學生的成長中落地開花。
關鍵詞:初中體育;排球教學;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排球運動項目是體育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排球運動技能的過程中應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讓學生擁有正確的運動觀與道德觀,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實現體育學科教學目標,并進一步滿足我國教育對體育學科提出的教學要求——突出教育本質,實現育人目標[1]。而如何在排球運動技能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體育教師重點研究的內容,以下針對德育教育在排球教學中的滲透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一、在排球運動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擁有正確的運動觀念
每位學生都擁有較強的好勝心理,在參與體育比賽時期望獲得最終的勝利,而要實現勝利的目標需要學生在排球運動比賽中充分發揮出個人技能水平、隊友之間進行良好的配合,進而贏得比賽的勝利。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能夠擁有正確的運動觀念,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發揮個人技能并與隊友配合,進而達到勝利的目標[2]。同時,還需要尊重對手,避免因為一時失利而對對手采取言語攻擊或者其他攻擊等,運用健康及正確的行為贏得比賽的勝利,并同時獲取對手的敬佩。通過在排球運動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會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運動觀念,能夠在參與體育項目運動時采用正確的思想與行為,進而促進學生在體育運動學習與成長中實現健康發展的目標。
(二)促進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并具有體育精神
每位學生在成長中會因為遇到各種讓學生產生不良情緒的事件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學生未能得到及時引導,會讓學生的心理陰暗面逐漸增強,并讓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并形成狹隘的性格,阻礙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在排球運動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讓學生將消極的情緒轉變成積極的情緒,促進學生了解積極的情緒是有效解決各類問題的有效元素,進而達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目標。同時,當學生擁有了積極情緒,能夠與隊友之間共同探討獲取比賽勝利的正確方法,并與隊友之間良好配合贏得比賽勝利,在此過程中體現了學生不懈努力奮斗的過程,促進了學生擁有體育精神。
(三)促進學生擁有集體主義思想
排球運動的過程屬于集體活動,并通過隊友之間有效地合作完成運動及實現合作目標。因此,需要學生在排球運動中擁有集體主義思想并與隊友之間良好的配合,避免出現個人主義影響集體活動效果的同時,阻礙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通過在排球運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促進學生擁有集體主義思想,能夠配合隊友進行有效的合作,在贏得比賽勝利的同時促進了學生心理與行為健康地成長。
二、在排球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路
(一)利用比賽視頻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師在引領學生學習排球運動項目時,應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具體的措施為:利用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比賽視頻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師在傳授學生排球運動技能時,需要學生的思維能夠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出來,原因是只有學生積極思考才能快速掌握運動技能。教師在傳授技能之前,應先讓學生對運動技能進行自主研究,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進行針對性教學過程,在實現針對性教育的同時可顯著提升學生掌握技能的效果。教師可以先引入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比賽視頻,特別是將我國球員失利的環節展示給學生,目的是利用此環節融入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自主思考這一環節應采取怎樣的運動技巧將失利轉變成有利。教師先讓學生自主觀看,并讓學生猜測我國隊員在這場比賽中是贏局還是輸局,在學生的內心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國家獲取勝利,此時學生的愛國情懷會顯著提升,并且想要探究最終的結果。此時,教師應避免直接將答案告知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我國球員,在面對視頻中這一失利環節時,應采取怎樣的技能措施將失利轉變成有利?”通過將學生帶入情境,學生的思想中會產生代表自己的國家,其愛國意識再次增強。然后,對視頻中的這一環節進行思考并闡述自己的想法,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實踐的過程展示出來。最后,教師將排球技能實施要點傳授給學生,會因學生積極思考而快速掌握。同時,也有效滲透了德育教育。
(二)利用提問教學法有效滲透德育教育
排球運動屬于集體運動模式并需要隊友之間良好的配合,需要學生掌握排球運動的這一特點并促進學生形成集體主義意識,讓學生在參與排球運動中避免個人主義并與隊友良好合作。教師此時可以采取提問教學法,通過問題的創設讓學生思考并挖掘出排球運動的這一特點,再通過德育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形成集體主義。
例如,教師在排球運動教學之前可先詢問學生:“你們覺得排球運動是一項什么樣的運動?具有怎樣的特點?要實現比賽勝利需要隊員都具備什么?”學生會根據自己對排球運動的認知闡述出自己的見解,能夠將需要隊員擁有運動技能、需要隊員之間進行配合的答案回答出來,但是回答的內容并不全面。教師在學生回答后,可以通過引入個人主義案例的措施,讓學生了解個人主義對排球比賽及對個人發展具有的危害。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案例展示給學生,學生通過直觀化觀看了解到個人主義是導致比賽失敗的重要因素,并且具有個人主義的隊員因自身的個人主義而未能受到他人的重視,阻礙了此人的發展。此時,教師及時引入德育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的過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成長與發展是需要依靠集體,只有具備集體主義思想并與他人有效合作,在實現集體成功目標的同時也促進了自己快速的發展。
(三)利用比賽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各班級開展排球比賽的活動,每個班級擁有的優勢不同,可以通過比賽的過程讓學生學習到每個班級具有的優勢,并且是滲透德育教育的最佳時機。比如,某個班級擁有良好的體育精神,雖然處于失利的狀態中,但是此班隊員并未放棄,而是通過不懈的努力來獲取最終比賽的勝利,教師可以在比賽結束時引導學生回憶比賽的過程。由于學生都參與了比賽,并且對于比賽的過程有目共睹,會受到這個班級體育精神的感染而產生積極努力奮斗的情緒,進而實現了德育教育有效滲透的目標。
結束語:
德育教育是我國教育的根本并應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效滲透,體育學科承擔著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的重任,應在教育教學中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讓德育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落地開花,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思想與行為實現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瑩.淺談排球專項化教學中的育人功能[J].基礎教育論壇,2019(14):2.
[2]朱林明,杜芳紅.注入女排精神做實學生德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