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庭剛
【摘要】在教育事業如此復雜的發展背景下,“雙減”政策出臺之后,學校將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怎樣完善自身教育教學體系去培養優質優秀的人才,怎樣做到“減負”和“增效”的同時進行,都是學校需要去解決的一系列問題。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辦好群眾滿意的教育,助力“雙減”工作的順利進行,本文就以初中化學的教育教學改革為例,談談國家“雙減”下的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改革
初中化學是不太容易的,教師要怎么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等方面來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的效率,減少化學學習的難度,使化學這門學科被學生所喜愛。為此,初中化學的教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一、“雙減”政策為學校帶來的挑戰
首先是如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減少校外培訓的力度,并規范校外培訓的行為。但是如何彌補校外培訓減少的空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就是學校需要去解決的首要問題。
其次是如何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覆蓋。“雙減”政策要求校園的課后服務是全面覆蓋的,包括時間、質量和各項的課外活動。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如讀書日、文化節、運動會、籃球賽等,對于學校的教育資源的有效覆蓋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是如何更好地推進家校一體合作教學。家長不用再幫助老師批改孩子的作業了,也不用督促孩子進行課外學習了,那么家長是否就不用再擔心孩子的教育教學了。學校應該為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讓家長關注除了作業之外的孩子教育,并且更加配合學校的一系列展開活動。
二、初中化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生活中的化學現象引入課程教學
生活中的化學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讓學生通過發現這些有趣的化學現象,來吸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能力的進步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教師可以進行每周發現一個化學現象的的教學活動,像霧霾的形成、水結冰、植物的氣味等等,讓學生每天了解一個化學現象,再由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將這些內容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進而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二)通過引進化學實驗,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化學實驗是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但是教師往往會忽視其重要性,這是因為學校固有的傳統思想就是以學生的成績為主。忽視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所以,在學校方面,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化學實驗課程,讓學生在做實驗時,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初中接觸到的化學實驗都是十分簡單的,安全系數高,有一些都是可以搬到教學課堂的。通過實驗來驗證理論的教學知識點,讓學生體驗化學知識的魅力,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氧氣的性質時,教師就可以將化學實驗主動引入,首先制取氧氣,注意講解實驗重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去想象化學結論;當到了要驗證氧氣的性質時,讓學生先猜測、在查閱書籍,最后再結合實驗進行比對。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的理論和實踐能力有效融合。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多次拓展性的互動實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猜想,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親自動手實踐操作,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同時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入。
(三)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教師自我能力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擺脫原有的教學模式的,比如讓學生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等,這些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單一的板書,讓學生對于學習感到無聊、對于知識的掌握也不深入,學習態度學習效率都有所減弱,一定時間之后,對于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就會有所減少,甚至產生厭煩心理。所以怎么提升化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創新化學課堂的教學形式,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教師應該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可以通過教研培訓、經驗交流等會議,學習優秀教師的專業態度和教學經驗,對于教材內容的知識點,相互的完善和改進;其次,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比如多媒體展示,就可以使課本上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最后,教師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學態度,一個好的態度才能決定最終的結果。教師應該時時刻刻以滿足學生的需要為主,在課堂中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到了課后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與學生交流。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不斷地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促進學生學習,使學生的素質教育得到發展,最終實現全面進步。
(四)課后作業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減少學生的作業量,控制學生的作業完成時間,因此,課后作業的合理化以及有效化是必須重視起來的,教師不能安排學生去完成一些單一、重復、記憶式的作業,而是應該將學生的自主能力重點考慮,讓學生主動去發現與學習的知識相似的化學現象。例如:教師在講完《生活中的酸和堿》這一節課時,就應該布置簡單的幾個家庭作業。第一個,酸、堿兩種物質的性質都是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酸物或者堿物?第二個,酸和堿分別與紫色石蕊試液反應,會發生什么變化、請查詢相關資料和實驗步驟。最后一個,結合生活中的酸和堿寫一個文章,并拓寬視野,看看二者之間還有什么關系。這樣的作業既鞏固了學生學習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意識,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國家的“雙減”政策正在進入全面的落實和改革階段,緩解了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教育局面。因此,基于這個政策與當今的初中化學教育教學現狀來結合,對化學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的負責起來,保障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水平,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不忘初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柴宗紅.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學周刊,2019(36):44.
[2]尹曉鵬.淺析化學課程中的素質教育[J].河北理科教學研究,2019(02):45-47.
[3]管麗娟.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2):95.
[4]樊未晨.義務教育學校如何落實“雙減”[N].中國青年報,2021-07-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