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世舟
【摘要】新課程改革進程推行至今,對于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提高,已經成為各個階段各個學科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教師探究的目標,尤其是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學習中,本身理性邏輯思維占據主導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方法和策略的高效性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更為學生數學思維形成過程的簡化提供了更為直接的方向引導,本文從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入手,探究分析了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
初中生的抽象思維和空間立體感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對于很多數學教材中晦澀深奧的知識點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對于教師常規教學手段下的知識解讀形式,往往只能掌握皮毛,對于知識內涵的接觸少之又少,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更對于學生知識點的發散和鏈接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由此可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勢在必行。
一、課堂導入環節
一節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前預習和導入環節絕對是基礎和前提,整個導入環節中不僅要體現整堂課的知識點,更要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構建清晰的知識框架,實現學生數學水平的全面提高。首先,教師要保證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實際情況基礎上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預習中,還要兼顧教學重點和課堂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創設形式多樣的預習途徑,在吸引學生眼光的前提下引導學生以更加飽滿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學習探究中,在不斷活躍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中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順利導入,譬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的學習過程中,預習環節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場景來引導學生熟悉相似三角形在身邊的應用,從知識的實際應用引導學生反推知識點的總結過程,再適當地融入相似三角形的數學文化史,從不同的高度來進行知識點內容的鋪墊,然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實際生活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推斷,全員參與到知識的探究中,促使后續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課堂教學環節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方面經過整個小學階段的累積已經是駕輕就熟了,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結束后,可以將導入部分與教材內容的結合點進行剖析,以問題引導等形式來展開教學內容的深化與解讀,讓學生在引導中調動自身思維,更加積極地進行數學知識內涵的探究與分析,并在與同學和教師的交流過程中實現自身思維視野以及維度的拓展,促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深化,教師在提問回答的互動過程中,還可以間接的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于接下來及時準確地調整教學順序和教學形式,以更加契合學生學情的角度來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水平。數學課堂的授課環節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差異選擇不同形式的教學過程,比如信息科技在數學知識解讀中的有效應用,情境創設在數學知識應用實踐中的有效輔助等等,不同形式下的數學知識呈現出不一樣的精彩,在為學生打開數學大門的同時將數學知識的多元性展現得淋漓盡致。譬如在學習《直線與圓的關系》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輔助下的多媒體投影技術來向學生鮮活生動地展示圓與直線之間可能存在的幾種關系,讓學生在直觀動態的視覺刺激中掌握知識點的精髓,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課后作業的布置
完整高效的數學課堂是缺一不可的,課前導入環節的準備和引導,授課環節學生主體性地發揮,而對于前兩個環節教學效果檢測作為直接的一種形式就是課后作業的布置,高效課堂上的作業布置環節與傳統的作業布置是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的,在高效課堂中,作業只是教學過程有效性檢測的一種媒介,教師通過作業的布置、批改和點評,來實現對于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提升速度以及自身教學過程科學性的精準把控,作業布置時,教師必須要考慮到學生實際水平上的差異,本著讓每一個學生都被重視都能夠體會學習的成就感的目的,將作業按照一定的層次來進行劃分,比如以作業的形式為切入點,分為必做題型和選做題型,將本節課設計到的基礎知識點和相應的拓展內容都囊括其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相應的要求,對于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學生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啟發和引導作用,為學生樹立更為清晰的前進目標。課后作業的批改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高效課堂上的作業批改不再是單純的非對即錯,教師可以通過更為豐富的形式和方法讓學生也參與到作業批改的過程中,比如學生互評、自評等,過程中教師的工作量不但得到了緩解,并且學生在整個的作業批改過程中也清晰地認識到了自身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在與同學的交流互動中接觸到了更為新穎的思維模式,為學生解題思路的開闊和數學思維的多元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讓做作業成為學生的一種享受,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作業講評這一步驟中,教師對于學生作業中的共性問題和個性現象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點的鞏固,這一環節中,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還可以借助先進教學輔助手段的幫助,利用微信群聊等形式來展開點評,讓學生隨時隨地的都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內涵。豐富多變的課后作業布置環節,讓整個課堂的高效教學得到了有效的延續。
四、結語
初中數學知識點內容的豐富對于數學思維形成尚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很多邏輯性和空間感比較明顯的內容理解起來是有一定困難的,有效性教學模式的開展讓整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從教學形式到學生思維的拓展,從知識點的解讀到學生掌握形式的靈活多變,都成為學生數學綜合素養高速提升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軍.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2021(24):161-162.
[2]張玉德.試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家長,2021(2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