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覓
摘要:本文的主旨為深入探究加強小學數學語言教學以提升教學效果的實踐策略,以期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以文獻探究為理論基礎,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應從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模范作用、重視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引導等幾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加強;小學數學;語言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充分發揮小學數學語言教學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已經成為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師普遍關注的重點課題。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幾點策略,對于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數學語言的培養缺乏重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數學語言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業也愈發突顯。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對于學生深入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綜合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缺乏重視,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一些數學教師認為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學科的責任,而并不是數學學科需要體現的功能,從而對數學語言的運用有所忽視,將教學重點主要放在了提高學生運算能力上,進而導致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較差,不利于數學素養的培養。其次,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沒有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沒有重視與學生的語言交流和互動,致使學生缺乏表達機會,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表達欲望[1]。
(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
首先,一些小學生由于個人性格較為靦腆或者受環境所影響,在他人面前通常羞于表達自身的想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缺乏積極回答問題的主動性。還有一些學生由于長期受教師的威嚴所影響,擔心自己回答錯誤會受到批評或者遭到其他同學的嘲笑,因此不愿意主動回答教師的問題。其次,小學生正處于智力開蒙階段,缺乏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而數學學科的特性又偏于抽象化、概念化,從而導致學生常常不知該如何組織語言,才能將自身的想法準確、流利的表達出來,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升。最后,很多學生對數學語言缺乏認識,認為只要自己會做題就可以了,而沒有認識到掌握數學語言對提升自身數學綜合水平的重要性,因此缺乏積極運用數學語言的自覺性與主動性[2]。
二、加強小學數學語言教學以提升教學效果的實踐策略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模范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同時,應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模范作用,用標準的數學語言來進行授課,從而使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習慣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數學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語感,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中,關于《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課時,教師根據示意圖向學生們提問:“如圖1所示,圖片中包含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用自己的話將這道題的已知條件表達出來么?你是用哪種方法進行計算的?”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自己通過看圖的方式來總結其中的數學信息,理清其中的已知條件,再分析計算方法,這對于小學生而言,能夠有效鍛煉其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當抽查過幾名學生的回答情況后,教師再用標準的數學語言將本題重新解讀一遍,從而使學生們能夠學習教師的讀題方式、解題思路,掌握正確的數學語言運用方法[3]。
(二)重視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重視教學實踐的開展,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動手實操過程中,完成眼、耳、口、手、腦的協同配合,這也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語言是思維的物質性表現,當學生能夠利用語言來對活動進行表述時,說明學生已經完成了相應知識的內化。此外,教學實踐的開展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中,關于《角的度量》這一課時,首先,教師先將學生們進行合理分組,并安排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教學實踐任務。其次,教師出示圖2并提出問題“動手測量以下角的度數,并準確回答角的名稱”,需要各小組長合理分配組員任務。如測量員負責用量角器進行角度測量、記錄員負責對各角度進行記錄、組長負責帶領組員共同回顧角的分類概念、小組代表負責將小組討論結果回饋給老師。通過這種方式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語言表達的機會,也能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數學語言的把握,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4]。
(三)加強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引導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習慣,對于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性,從而加強對學生語言表的引導,使其能夠養成嚴謹的數學態度[5]。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中,關于《三角形》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闡述一下三角形的定義。一些學生給出了這樣的回答:“由三條線段圍起來的圖形就叫做三角形”。很顯然這種說法是有歧義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才能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語言必須要嚴謹的重要性。如“如果三條線段在同一條直線上,那么還能圍成三角形么?”、“如果三條線段并不是收尾順次連接,而是呈‘Z’字形連接,還能稱之為三角形么?”。
總結:
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加強小學數學語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數學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幾點相應的策略: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模范作用、重視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引導等。文中所提的幾點策略,對于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與進步,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 陸海林. 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實踐舉措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6):127.
[2] 海燕 吳. 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研究[J]. 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 2020, 3(8):79.
[3] 馬彪.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研究[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9, 000(001):30.
[4] 于婉瑩. 新課程背景下加強小學數學口算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9, 000(037):98.
[5] 萬文婷. 基于提高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 文淵(小學版), 2019, 000(00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