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鵬
摘要:在高中體育學科教學當中,著重為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課堂,其不僅能夠改觀學生對于體育課程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讓更多的高中學生喜歡上體育這門課程。同時還可以活躍體育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鍛煉和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能力。鑒于此,在學科教學期間,為了幫助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課堂,既需要教師更迭自己的教學思維,將誘發和啟迪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融入到學科教學的各個環節。又要對學科教學的手段進行創新和優化,盡量選擇能夠激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興致的手段來指導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并借此來推動高質量課堂的打造與構建。
關鍵詞:高中體育;高質量課堂;打造方法
素質教育尤為強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綜合全面發展和提升,而在高中體育學科教學當中,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關鍵在于提高學科教學的質量,為學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課堂學習環境。然而,在傳統學科教學思維的影響和作用下,多數教師并未對體育學科高質量課堂的打造給予關注和重視,也很少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一些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學實踐活動,導致學生自身的體育素養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和發展,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質量課堂的打造與構建。另外,高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因此,很少有時間和精力去參與到體育活動當中,而這,也不利于高質量體育課堂的打造。面對此種情況,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舉例和論證,希望能夠為高中體育高質量課堂的打造探究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導和建議:
一、更迭教學思維,誘發和啟迪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
對于高中體育教師來說,誘發和啟迪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是展開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為學生打造高質量課堂的初衷,也只有學生具備了終身鍛煉的意識,才能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參與到教師所開發和設計的體育活動中去。對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將誘發和啟迪學生的終身鍛煉意識落實到實處。
例如,在“武術運動”一課的教學之中,教師就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充分利用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為學生設計了一次具體的“課間十分鐘模仿練習”活動。在此次“課間十分鐘模仿練習”活動當中,由教師親自向學生展示一個武術動作,而學生則需要根據教師所演示的武術動作,將其準確無誤的模仿下來。每次教師都會在上一個武術動作上增加一個新的動作,借此來提升難度,哪位學生可以準確無誤的將教師所有的動作模仿出來即可獲得此次活動的勝利。充分利用學生課間游戲的時間來帶領學生進行武術鍛煉,很好的實現了對學生終身鍛煉意思的培育和養成。
二、增添教學手段,激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
選擇更能激起學生參與興致的方法和手段來指導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的改變部分學生抵觸和排斥體育活動的心理。對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從激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對高中體育學科教學的手段進行創新和優化。
例如,在“球類運動”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讓學生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到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以足球為例,不僅借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微課優勢,直觀向學生呈現和展示了一些運動員在足球場上踢足球的精彩畫面,同時還為學生設計了“一桿進洞”“模仿秀”等一些足球小游戲活動,通過學生的積極踴躍參與,從而讓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逐漸學習并掌握一些基礎的踢足球的方法和技巧,并讓更多的學生在參與此類足球小游戲活動當中感受到學習足球的快樂。
三、舉辦競技活動,切實實現高質量體育課堂的打造
依照教材內容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一些具體的體育競技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對此,為了讓高質量體育課堂的打造成為可能,需要教師關注和重視體育競技活動的舉辦與實施。
例如,在“源遠流長的田徑運動”一課的教學之中,為了實現高質量體育課堂的打造,教師就本節課知識內容,為學生設計了一次具體的田徑競技活動。在此次田徑競技活動當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同的田徑運動項目進行參加。比如,有些學生比較擅長跳遠,那么這些學生就可以報名參加跳遠的項目,而那些比較擅長跑步的學生,就可以試著報名參加100米跑、400米接力跑以及跨欄跑等不同的體育項目。通過鼓勵和要求班級內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教師所開發和設計的一些體育競技活動當中,從而在實際參加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提升自身的體育素養和運動能力。
總的來說,對于當前高中體育教師而言,高質量課堂的打造,其不僅有效的滿足了課程改革對于學科教學的現實要求,大大提升了學生的體育素養和運動能力。同時也為接下來高中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研究依據。對此,在學科教學期間,需要教師正視高質量課堂打造的作用和優勢,既需要積極尋求和探索能夠推動高質量課堂打造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又要多為學生開發和設計一些具體的體育競技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受到鍛煉。當然,高質量體育課堂的打造,還需要教師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尤其需要打心底對高中體育學科教學工作的開展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董萍.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策略[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3):145-146.
[2]潘常剛. 論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的狀況和解決措施[J]. 教育現代化,2018,5(4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