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的社會發展階段,各行各業在發展的環境中都發生了許多變化,創新已經成了許多行業重視發展的途徑,廣播主持同樣面對當前新媒體的沖擊,同樣要實現在播音以及主持上的創新,無論是從內容還是編輯的方式上,都需要改變傳統的方法,這樣才能在面對新時期多媒體的行業競爭壓力時,才能適應當前新時期媒體行業播音主持的發展。
【關鍵詞】播音主持;創新空間;新時期
引言:
隨著網絡與科技的發展,新媒體不斷地涌現,播音主持也由過去的專業性轉向為平民化,更多的大眾在多媒體高速發展之下,都在從事播音與主持的行業,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娛樂的空間,同時信息的傳播也更加便捷,更加貼近時代,因此,廣播電視的播音主持行業面臨著非常巨大的競爭壓力,極需要創新,開發新的播音主持形態,發揮播音主持在輿論導向的作用與功能。
一、新媒體下播音主持存在的問題
1新媒體稀釋了廣播電臺的意義價值
在傳統媒體下,大眾在娛樂方面的消遣還很貧乏,對廣播電臺以及電視的依賴性很強,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娛樂的所有需求,然而,當前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娛樂的形式發展有了多樣化,廣播電臺的受眾也大量的流失,更多的信息被多媒體稀釋,制約廣播電臺持續發展,導致廣播電臺在價值傳播中有所降低,另外,播音主持人的風格也與新時期的媒體行業不相匹配,使得主持人的節目主持風格與時代脫節。
2播音主持人的風格與素質缺失
播音主持人要對所主持的節目了解之外,還要適應主持人的調度工作,讓節目能夠在不同實況下所呈現不同的狀態,節目主持人可憑借著個人魅力以及個人的素質對全局予以把控,從而讓節目能夠有更多的效應,如當前較為流行的娛樂節目《奇葩說》《脫口秀》等,這些節目除了在內容和素材上的精彩之外,主持人的風格也別具一格,給觀眾的印象比較深刻。然而,也有不少的主持人在主持時過于蒼白,并沒有發揮個人在主持中的感染力,無法對整個節目予以掌控,甚至會發現有些主持人在節目的立意上模仿他人的現象很嚴重,所呈現的理念也過于陳舊,無法滿足新時期大眾的心理需求,沒有創新意識是這些播音主持的缺點,同時也使節目在受眾心中的影響力下降。
3新媒體對播音主持的影響
新媒體對播音主持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些影響可以產生直接的影響,也會有更多的連帶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廣播電臺在藝術的釋放中無法能夠有效進行,主持人在節目的操控上也沒有相應的水平,而新媒體對播音主持人的門檻在降低,導致更多的大眾涌進播音主持行業,使得傳統的播音主持與新媒體播電主持之間產生激烈的碰撞,而傳統媒體的播電主持受傳統思想的制約,很難在新思想的多媒體播音主持下有所突破和發展,所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非常的嚴峻。
二、創新是播音主持發展的基本要求
在廣播電視進行創新的過程當中,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創新,它們分別是廣播電視的體制要創新,舊的體制顯然無法有效應對當前社會高速發展的現狀,舊的體制必須要淘汰是必然的。[1]其次是管理,廣播電視作為事業單位,如果不能創新就無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第三,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沒有特色和個性化的廣播節目很難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也無法使廣播的內容得到有效傳播,還有廣播的形式以及廣播的技術都要進行創新才能有所發展,從而滿足受眾需求和社會發展。社會發展推動科技進步,這些因素在廣播電視的實施中,將帶動廣播電視必然要進行改革創新,使廣播電視從傳播工具、傳播條件上得到更新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傳播媒介的增多,使得傳播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最終實現電視傳播的全球化,促使播音主持人的職業化,所涉及到的受眾也不再局限于某一部分的聽眾或觀眾,會有更加多元的受眾在這種廣播電視的形式中受益,同時也使得溝通的方式徹底進行了改變,使得交流更便捷,互動更實時與方便。廣播主持的藝術要求采取創新一方面是基于廣播節目的創新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外部的條件在不斷變化而引起的逼迫行為,要求播音主持在繼續傳統主持習慣的基礎之上采取不斷的發展創新是廣播電視發展的必然需求。[2]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播音主持人將站在國際舞臺與更多的播音主持人進行較量或進行更加激烈的競爭,這是一種挑戰,當然也是一種機遇,而那些堅守傳統的播電主持人,不愿在主持藝術中有創新發展的主持人,會在很大程度上不適應社會的競爭,從而會面對被淘汰的命運。
三、播音主持創新的要點分析
1理論創新
在播音主持的理論研究當中,要清晰地認識到我國的播音主持的藝術才剛剛度過啟蒙的階段,與其它的專業學科相比,還不夠成熟,尤其是在實際應用中還很稚嫩,許多領地還沒有涉及,無法進行有效的理論研究,面對當前廣播電視在社會高速發展之下所面對的各種問題,才能使廣播電視的發展適應社會的發展。從理論上來說,當世界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引起的信息萬變以及新趨勢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就必須認真面對現實,并展開相應的研究,剖析自身的問題以及創新發展的思路。對于許多廣播電視主持人來說,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并沒有加以重視,往往會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作為一線的主持人是以實踐為主的工作,理論知識不適合主持人去深入研究。[3]抱有這種觀念的廣播電視主持人對未來的發展無利,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會很大程度地受到這些狹隘思想的束縛,從而無法進行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在播音主持工作當中,它所組成的部分就包括學術研究、理論研究、播音主持的藝術以及實際的工作,這些內容缺一不可。當前在從事播音的主持人大多數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有著一定的理論研究的能力,加上在實踐中積累了一些實戰經驗,與純學術研究者相比較,會占有很大的優勢。在播音主持人的隊伍當中,有些人既有實踐的經驗又有理論的基礎,并且在理論中有著個人的見解,這類廣播主持人能夠在新時代面前學會積極創新主持的藝術,從而更能夠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2發展創新
在廣播電視的發展過程中,播電主持的發展也必然是同步進行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同時也是相輔相成的,廣播主持在工作中要時刻關注社會的發展給廣播電視或播音主持所帶來的影響,從而作出適時的改變,通過創新主持藝術的空間來達到相應的目的。在信息時代中,以數字技術為標志的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重大改變,同時也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方法工作方式的改變,尤為突出的是人們在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不再僅僅依靠單一的廣播電視的實時播報而獲得信息,而是隨時隨地通過各媒體平臺能夠很方便的獲取,這些特點,無形當中影響著廣播主持人發展的空間,同時也對廣播電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也可以看到許多廣播電視適時進行了創新,包括一些播音主持人都在積極地例如,廣播電視將廣播與網絡進行融合,這種大膽的思路就是一種創新的模式,利用網絡的巨大空間來實現信息的廣泛傳播,從而達到廣播的目的,廣播在應用了數字技術之后,又可以將圖像,語音,圖表混于一體進行播放,這種方式從形態上來說也是一種徹底的創新從而發生了改變,致使廣播的形態同樣發生了什么多樣化,廣播電視在應對這種局面時,就會要求播電主持人在發展創新方面有所成就并有所創新,使得廣播電視在播音主持人的創新發展過程中而有所發展。在廣播電視內容當中,它除了涉及到文化的部分,同時也會有市場的屬性,還有技術因此,對于廣播電視來說,要采用靈活多變的廣播形式或樣式來展現更加多元的節目樣式。從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方面來說,主要是在主持廣播節目的駕馭能力方面能夠有所突出表現,從而判斷一個播音主持人在面對社會新的形勢時而進行的創新改變能力,尤其是在進行現場連線時,考驗著主持人臨場發揮的能力以及針對事件的綜合分析能力。播音主持人只有積極面對挑戰,敢于創新,才能將挑戰變成機遇,從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3導向和創新
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所播出的新聞信息都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以及有著特定的服務對象以及它獨有的價值取向,這些都不是哪個個人或哪個單位以其意志進行轉移的,在社會大的環境之下,要認清廣播電視作為黨的喉舌,所要擔負的使命是以黨性的原則作為廣播電視事業的根本原則。當然,西方國家的宣傳也有他們的原則,西方國家的原則是按照資產階級的價值觀進行新聞報道,與我國的新聞價值觀相左,甚至是處在敵對的位置。在廣播電視創作當中,要認清一個基本的事實,創新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自身的根本原則,也不變改變新聞事業是黨的喉舌的性質,在播音主持創新中,要更好地堅持黨性原則,從而更好地發揮新聞監督的作用,并且對輿論的引導產生積極的作用。[4]播音主持人無論是從衣著打扮,舉手投足以及言行之間,都會有引導的作用,如果播音主持人不能夠對自身有一個積極的定位,以及沒有崇高的信念,沒有遵守新聞媒體的黨性原則,失去積極地導向功能,無論他有多優秀,都會成為播音主持的反面教材。有些主持人的沒有找到創新藝術的方向,在主持節目時,以奇裝異服,甚至用男聲女氣,女聲妖氣去吸引受眾,這種導向是消極的,是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播音主持人的形象代表著廣播電視整個行業的形象,同時也代表著我國社會的形象和黨的形象,這些創新的理解是錯誤的,也是社會所不允許的。
4繼承和創新
藝術是靠一代一代繼承下去的,播音主持的藝術同樣也得益于前輩的努力,這種文化現象需要借鑒的內容有很多,也是多層面的,前輩摸索出許多寶貴經驗,新一代的播音主持人要通過學習繼承這些經驗,最終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播音主持人要在借鑒前輩經驗的同時,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從而形成個人的創新思維模式,這樣才能獲得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空間,在傳統與創作之間實現良好的融合,如傳統的播音有規范性、莊重性、通過創新之后除了要保持這樣的特色之外,還應加上時代感,創新之后除了繼承這些優點之外,還應有神態松馳,大方自如的形象。廣播電視的主持經驗不是照搬照做,播音主持人要正確認清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前輩的主持經驗,巧妙進行創新,既有傳統播音的魅力,又有個人的特色,如果不能正確面對,很可能使播音主持人在經驗中固守,無法創新。
5知識和創新
創意必然伴隨著思維創新,知識創新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至關重要,創新思維也是一種知識運動,用已知知識去認識未知世界,從而尋找規律,播音主持人的知識結構與最終的創新成果有著很大的關系,知識的豐富對創新的要求也很高,播音主持人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知識層次,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這樣才能在播音主持工作中不斷創新,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結束語:
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在理論創新發展中,要發揮整合的優勢,對重點課題進行主攻,使播音的理論能夠被突破。同時要處理好三個關系,它們分別是導向關系,繼續關系,以及知識的結構,只有認清形勢,積極應對當前所面臨的問題,敢于創新,在未來的播音主持領域才會有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李曉雪.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索[J].大眾文藝,2016,000(002):198-198.
[2]董思夢.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索[J].視聽,2016.
[3]王雪玉.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析[J].傳播力研究,2020.
[4]李冬梅.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19(4):111-111.
作者簡介:于耀,2001.03.18,女,漢族,籍貫:四川省彭州市,學生,大專,主要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