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芋利
摘 要:在課程教學改革深入和人才培養理念創新的背景下,社會對于新時期學生的培養標準也在發生改變,這就推動著各階段各學科的老師要對自身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進行創新。音樂教學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在音樂的魅力和音樂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們能夠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實現審美的提升和感知的增強,并為學生后續的創作奠定牢固的基礎。本文主要以音樂教學為例,探究快樂課堂的構建途徑。
關鍵詞:中學音樂;快樂課堂;構建策略
前言: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還未成熟,對世界的認識和社會生活的經驗也不夠全面,學生此時對新鮮事物仍舊保持高昂的興趣和豐富的想象。老師在以生為本理念和立德樹人思想的指導下進行音樂教學設計,能夠讓音樂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老師通過喚醒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能夠讓音樂課堂保持活力和生命力,讓學生在快樂的音樂學習中,得到音樂思維和藝術素養的綜合發展。
一、創設音樂情境,營造音樂氛圍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類的學科,對學生的審美觀念和音樂想象力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推進新時期新生代音樂的新課改,拋棄傳統灌輸式理論知識教學的方式,已經成為了音樂老師教學創新的基本要求,老師需要結合當前階段學生對趣味性教學內容和方式的追求,讓趣味充滿音樂課堂的始末,從而發揮趣味教學的價值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熱情,實現音樂氛圍的感知作用和刺激意義,讓這一時期的音樂教學價值實現最大化的發揮[1]。比如,在欣賞《中國春潮》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得到雙重調動。學生在欣賞完表演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自由的對自我感受和情感進行表達交流,讓學生積極的進行討論、在討論中積極的發揮想象。老師通過“動”“靜”結合的教學融合,能夠維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專注力,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引導下得以循序漸進的拓展和發散,讓學生在氛圍的感染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學習的課堂中來。
二、開展分層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音樂課堂上,老師要客觀看待先天和后天因素對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產生的影響,在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將集體和個人的發展進行整體化設計,并結合學生的喜好和能力進行趣味化的設計,從而讓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并在音樂學習中進行音樂潛能的挖掘和興趣特長的培養,實現音樂熱情的激發和維持。比如,老師可以在綜合分析學生音樂基礎、學習特點和素養智力等之后,將學生分為初級、進階和提升三個層次,讓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得到針對性的音樂教學培養。就樂器而言,老師需要把握和旋演奏的簡單、適中和較難程度,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基礎來進行自由化的選擇,在完成相應難度的學習之后,可以進行由淺入深的挑戰,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已有音樂基礎的前提下,實現音樂學習和創作能力的逐漸提升,也讓學生獲得音樂學習的成就感。
三、結合現代技術,提高音樂思維
內容的豐富性是這一階段音樂的主要特點。老師通過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作品,在學生欣賞作品的過程中進行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能夠讓音樂教學收獲事半功倍的成效[2]。老師可以基于學生這一階段渴望自我表現和展示,以獲得自我滿足的心理需求,讓教學更加適應學生心理成長的規律,因材施教的進行音樂教學推進。比如,在學習《民歌拾萃》單元的時候,老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青春舞曲》《茉莉花》《天黑黑》等作品,讓學生能夠在音樂作品的欣賞中感受到民歌背后的民族文化,讓學生能夠通過樂理中的音階變化感受到音樂背后的情感,讓學生強化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和體驗能力。老師通過音頻的播放能夠給學生提供沉浸式體驗的機會和空間,讓學生在欣賞、感知、理解音樂美的同時,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評價思維,讓學生總結出自己的一套音樂美的鑒賞體系。
四、重視生活實踐,感受音樂魅力
這一時期學生的思維發展還未成熟,對世界的認識和社會生活的經驗也不夠全面,倘若老師只是單純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論教學,則會在長期的教學中讓學生對音樂學習和音樂創作失去興趣。因此,老師需要結合新時期新生代的學習需求,以學生培養為基礎、以音樂創作為目標,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之后能夠及時的進行生活實踐,在實踐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對音樂的感知,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培養、讓學生的音樂思維得以發散。比如,在學習《春之歌》之后,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回憶在生活中常常聽到的聲音類型,然后讓學生們以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在合作中去進行社會實踐探索,去發現現實生活中都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并在積累和感受的基礎上對這些聲音進行整合后的二次創作。學生們可以在創作的前期對創作的風格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深化對音樂的感受。老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合作中進行創作,能夠讓他們將所學融于實踐,在實踐中獲得更加深刻的音樂感受。
五、結論
老師通過創新音樂教學的形式,以趣味化的教學活動來喚醒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能夠讓學生在音樂氛圍的感染下更加積極主動,讓課堂變成學生的主場,讓學生的主動性和音樂創造性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足的培養和發揮。為了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老師需要對自身的音樂教學理念進行更新,結合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對音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為學生后續的藝術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證。
參考文獻:
[1]周楠穎.窺探葉圣陶養成教育思想下對初中音樂欣賞教學有效聆聽的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1(10):96-97.
[2]李劍.核心素養下初中“百首名曲”節奏訓練的研究[J].家長,2021(3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