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森
摘要:在當下數學教育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認同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的主體作用難以發揮,學生即使有問題也難有足夠的機會在課堂上提出。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習知識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基于此,本文對"問題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培養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問題意識;小學數學;培養策略
引言
新課標將"問題意識"列入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科思維培養的重要內容。"問題意識"與學科思維、學習主動性、探究緊密關聯。如何圍繞"問題意識"培養開展相關課堂實踐,以提升教學效率,錘煉學科思維,已成為當前數學教師關注的話題。
一、問題意識的定義
問題意識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是指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之下,學生能夠根據現有的信息、自身認知及經驗積累,找出問題并處理問題的一種學習能力。問題意識的養成與數學邏輯發展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因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數學學習的重要一步,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批判精神和探索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缺乏培養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有效措施,小學生正處于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思想比較活躍、人生閱歷少,對外界充滿好奇,這些都是教師開展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教學的優勢。傳統填鴨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對學生數學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思路和順序往下學習,學生缺乏自己獨立自主的見解,造成的后果是學習處于被動地位,失去了發現問題和進行質疑的能力[1]。一直以來,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教師的講解為主,沒有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主動性,學生只是跟在教師背后亦步亦趨,對教師的講解深信不疑,這樣就無法形成自己的觀點,造成問題意識的缺失。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科學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達到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滿足現代化教學的實際需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三、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一)重視預習,創造問題發現機會
以"簡易方程"預習教學為例,縱觀本章教學,內容多任務重,包含等式含義、方程概念、等式性質、解方程、列方程一步解題、單元歸納整理等內容。例如,教師預習準備環節,除了要求同學預習接下來要學習的教材內容外,教師特別布置兩個問題供學生預習時思考:(1)π=3.14是等式嗎?0,4x>6是方程嗎?等式和方程的相同點是什么?(2)含有字母的等式就是方程,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預習過后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同學們針對上面兩個問題,展開激烈討論,之后結合教材主動探尋,沉浸在"問題發現"濃厚學習狀態之中。
(二)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思考
通過思考的思考能力,培養是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培養。由于小學生的知識儲備較少,有時即使發現了問題,也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歸納總結,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積極引導,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例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預留一些時間,讓學生通過課本內容,觀察教材中涉及的多邊形面積公式有什么共同點。這時,聰明的學生就會發現,這些多邊形公式中總是含有"底邊長×多邊形的高",學生就會產生疑問,這些圖形的面積為什么都能用底邊和高來計算,之后在教師幫助學生解答疑惑,原來這些規則的圖形面積之間都是具有一定的聯系的。這樣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問題意識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借助資源培養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對于教材例題、課后練習,還是課外的一些習題,學生都會有做錯的情況出現。針對這些錯誤資源的有效挖掘,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智慧生成。例如,在"分數的計算"部分有這樣一個問題:一根30m長的繩子,做手工截取了它的,還剩下多少米?有的學生在抄題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抄成了:一根30m長的繩子,做手工截取了它的m,還剩下多少米?一個簡單的錯誤衍生出了兩道數學問題,一個是等分問題,還有一個是整數與分數的加減計算。從兩道相似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對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嚴謹客觀的數學解題意識,同時糾正學習中碰到的一些誤區,深度剖析可以指導學生更好地完善思維,防止類似的錯誤再次出現。
(四)措施問題情境,形成樂于提問
習慣在"認識角"教學內容中,在課的一開始,教師可以運用問題情境的方式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在平時的生活中發現了哪些物品上面有角?"同學們在想:桌子、大橋、自行車、樓梯等等。老師又問:"大家知道我們的國旗上有沒有角的元素?比如五星紅旗中的五個星星就是由可愛的角組成的。有一只小熊從國旗下面走,它發現了五角星,他說每個五角星上面有五個角?過了一會兒,小羊也從這里經過,他說每個五角星有十個角?大家想一想,覺得它們兩個誰說得對呢?如果你是小熊,你覺得應該有幾個角?"同學們被這個故事情境所吸引,而且還有這么有趣的故事,紛紛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每個五角星的外面有五個角,我發現他里面還有五個角,所以應該有十個角,同學們都表示贊同這個答案。這時,突然又有一個同學舉手表示反對:"我覺得應該有十五個角!因為里面有五個角,它對應的外面就有五角。"同學們面面相覷,他走上講臺畫了一個五角星,一一指給同學們看,同學們才恍然大悟。
(五)留給學生自主時間,增強學生問題意識的自主性
數學學科的學習需要發動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多加理解還不足夠,學生還要經過自主練習才能扎實掌握知識。小學數學教師不僅需要理清教學思路,按照低年級小學生的邏輯思維來講課,還要留出空白時間讓學生自主思考、自行練習,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自主過程,時時監督,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進行指導,要關注學生的思考過程[2]。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切入點都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想更好地推動學生問題意識發展,教師需要能夠立足基礎知識,引導學生參與多元化學習實踐,充分調動學生認知興趣。讓學生積極質疑、批判和思考,不要讓學生局限于問題的答案。
參考文獻:
[1]鄧世倫.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教育,2021,21(5):18-18.
[2][1]黃興輝.敢問,樂問,會問,善問——淺談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教育教學研究,2020,10(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