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軍 鄢波 寇佳麗



[摘要]梳理中國知網CSSCI數據庫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數據庫的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文獻,運用CiteSpace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主題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繪制出發文量圖、作者合作網絡圖、研究熱點知識圖譜、研究熱點聚類視圖等。研究結果表明: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發文量整體上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而且國內的發文總量高于國外的;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主題主要集中于探討如何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研究熱點主要是創新、創業、創業教育、教育、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CiteSpace;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研究主題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01—0126—06
一、引言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興旺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外學者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諸多研究,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Catalin運用交際方法論的定性研究方法,為繼續職業教育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創新在該領域是稀缺的,而且它對經濟增長和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Walsh和Powell運用案例說明隨著職業道路越來越靈活,畢業生有必要為他們在就業和自主創業之間轉換的組合職業做好準備,因此培養一種能夠識別和利用創新的獨立思維是很重要的。Baran等提出參加創業培訓的人可能有更強的創業意愿,對所規劃的可行性有更強的感知,在創業時對風險的感知也更強。白潔和雷磊通過運用模型實證分析創新創業生態對省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并且認為創新創業生態對省域經濟增長的影響顯著,其中重點實驗室、產業聯盟等是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鮑曉萍和徐國輝、曹楨、岑余璐、柴瑩和肖曉、暢軍亮均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了研究,并且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陳媛認為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可以借鑒美國等國家的先進教育經驗,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信息管理機制以及學校、企業、政府三方聯動評價機制,從而促進高校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最終實現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目標。以上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國內外的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研究,但缺乏科學計量的可視化研究。
為了更好地展現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發展脈絡,筆者選取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數據庫的1707篇外文文獻和中國知網CSSCI數據庫的2225篇中文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并繪制出了發文量圖、作者合作網絡圖、研究熱點知識圖譜、研究熱點聚類視圖等,深入了解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現狀,從而提出建議來促進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二、研究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本文的國外數據來源于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數據庫,以“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為主題詞進行精確檢索,時間跨度為1994~2018年,共得外文文獻1754篇。為保證文獻的準確性,文獻類型選擇“Article”和“Proceedings Paper”,再次進行精確檢索共得文獻1707篇。這個檢索時間為2019年4月17日。
國內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CNKI)數據總庫,來源類型為“CSSCI”,文獻刊發時間跨度同樣選擇為1994~2018年,共得文獻2314篇。為保證數據的科學性,經手動去除評論、傳記資料、征稿、卷首語等后得文獻2225篇。這個檢索時間也為2019年4月17日。
基于科學文獻計量方法,運用CiteSpaee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文獻進行定量分析。CiteSpace是由美國德雷賽爾大學的教授陳超美開發的可在JAVA的環境下運行的可視化工具。本研究運用CiteSpace(版本號:5.3.R4)繪制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文獻的作者合作網絡圖、研究熱點網絡圖、研究主題網絡圖等,以此來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國內外發文量分析
通過分析上述文獻發表的時間和數量,我們可以了解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現狀。文章利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并繪制出1994~2018年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發文量的時間分布圖(見圖1)。從圖1可知,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發文量整體上呈現出不斷增長的態勢,而且國內的發文總量高于國外的。國內外相關研究發文量增長大致可劃分為4個階段。第一,緩慢發展階段(1994~2006年)。該階段發文量不多,學者們研究得少。第二,較快發展階段(2007~2013年)。該階段發文量有所增加,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開始得到學者們的關注。第三,迅猛發展階段(2014~2017年)。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成為該階段教育研究的熱點。第四,新常態發展階段(2018年)。該階段雖然發文量有所減少,但是,創新創業教育仍舊是國內外教育研究的熱點。
(二)國內外重要作者分析
1.國外重要作者分析
筆者借助CiteSpace對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節點類型選擇“Author”,時間跨度選擇1994~2018年,時間切片選擇為“1”,閾值為Top 50,網絡剪裁設置為尋經網絡和修剪合并網絡,然后運行數據可得圖2。從圖2可知,圖中共有節點191個,173條連線,網絡密度為0.0095。節點越大表明作者發文量越多,連線越多表明作者合作越多,連線越粗表明作者之間的合作強度越大。
從圖2可知,發文量最多的是WANG F(7篇),發文量較高的其他作者有SECUNDO G(6篇)、YANG S(5篇)、KONG Z(5篇)、URBANO D(5篇)、WANG QJ(5篇)等,他們構成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對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運用普萊斯公式即M=0.749*(Nmax)(Nmax指最高產者的發文數量)計算得出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高產作者的閾值為1.98。由此可知,發文2篇及2篇以上的均為高產作者,其發文量共有435篇,占總發文量的25.48%。從圖2可看出,有合作的研究團隊為WANG F、LUO HL和WANG JG,SECUNDO G、PASSIANTE G和DEL VECCHIO P等。
2.國內重要作者分析
對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數據進行同樣的處理可得表1。由此表可知,發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黃兆信(32篇),發文量超過8篇的有王占仁(22篇)、徐小洲(14篇)、卓澤林(13篇)、張秀娥(11篇)。這些作者對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貢獻比較大。運用普萊斯公式計算可得高產作者的閾值為4.24,由此可知,發文量在5篇及5篇以上的即為高產作者,其發文量共有214篇,占比總發文量的9.6%。主要的研究團隊有黃兆信、曾爾雷和施永川,王占仁和宋妍,徐小洲和倪好等。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國內外研究創新創業教育的作者之間的合作比較少,研究團隊的發文量也相對較少,整體上仍然沒有形成一批高產且影響力大的核心作者及研究團隊。
通過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重要作者的對比發現,雖然國內的高產作者發文量占比低于國外的,但是,國內的總發文量高于國外的,而且高產作者的閾值也遠高于國外的。
(三)國內外研究熱點分析
1.國外研究熱點分析
關鍵詞可以更加清晰地反映創新創業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它是對文獻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運用CiteSpace對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數據進行處理,節點類型選擇“Keyword”,其他設置與之前一樣,由此可得圖3。從圖3可知,關鍵詞出現頻次最高的是innovation(創新),頻次高達517次,其他共現頻次較高的有entre-preneurship(創業)、eduction(教育)、entrepreneurshipeduction(創業教育)、university(大學),它們的共現頻次分別是510次、286次、195次、105次。這些高頻關鍵詞構成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熱點。
聚類分析結果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該領域的研究主題,因此筆者對關鍵詞進行聚類處理。根據圖譜質量的需要,時間切片選擇“2”,即可得圖4。根據圖4可知,Q值(0.7028)大于0.3,這表明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的聚類視圖結構是合理的;S值(0.547)大于0.5,這表明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的聚類視圖同質性是合理的。總之,整體來說,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的聚類視圖繪制效果是比較好的。圖4的聚類分析呈現了10個主題,這10個聚類標簽構成了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主題。
2.國內研究熱點分析
借助CiteSpace軟件對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數據進行處理便可得圖5。此圖中的節點越大,表示關鍵詞共現頻次越高;連線越多,則表示關鍵詞共現越多;中介中心值越大,則表示節點越重要,它發揮的橋梁作用越大。從圖5可知,共有節點194個,連線251條,網路密度為0.0134。關鍵詞共現頻次最高的是創業教育(611次),其他高頻關鍵詞有創新創業教育(353次)、創新創業(247次)、大學生(234次)、高校(141次)、創業(105次)等,這些構成了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熱點。
運用同樣的方法對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時間切片仍然選擇“1”,即可得圖6。從圖中可知,共有12個聚類,這12個聚類標簽構成了國內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主題。
對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熱點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國內的高頻關鍵詞共現頻次遠高于國外的,國內外主要集中于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國外的研究熱點主要是innovation(創新)、entrepreneurship(創業)、education(教育)、university(大學)等,然而國內的研究熱點主要是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大學生等。國外的研究主題主要為#6 training(培養)、#9 col-lege students(大學生)、#2 engineering education(工程教育)等,然而國內的研究主題主要為#1創業教育、#8創新、#3大學生等。
四、建議
創新創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活動開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大學畢業生實現就業的重要舉措。為推動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以下3點建議:(1)政府實行政策引導,支持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這樣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學者、專家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還可以切實提高社會就業率。(2)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學者們加強交流與合作,促進更多更好的相關研究成果的生產,從而打造一批高產且影響力大的核心作者及研究團隊。(3)加大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投資尤其是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