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詩琪
摘 要:約翰·杜威是20世紀美國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同時也是實用主義理論大廈的締造者。他寫有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此書對美國乃至全世界的教育思想產生過重大影響。本文以此書中的教育理論為基礎,探討它對當前小學教育一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民主主義與教育; 小學教育; 啟示
中圖分類號:G40-09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65-001
一、論教育的本質
當被問起教育的本質是什么,我想每個教育工作者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19世紀末,美國興起了進步教育運動,當時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掀起的波瀾是壯闊的。他就教育的本質,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持續不斷地改造”三個觀念。
(一)教育即生活
從正規的學校教育與社會實際生活以及兒童的生活這三者的關系出發,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杜威認為教育其實就是生活的過程,學校的教育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子形式。在這個基礎上,杜威又提出了“學校即社會”的觀念。社會與學校都需要民主平等,要真正實現教育的民主化,培養出走出學校后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優秀公民。
(二)教育即生長
教育即生長,其實也是在提出一種全新的兒童發展觀,旨在教育過程沒有其他的目的,它就是本身的目的。這一觀念受了18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盧梭的影響,盧梭提出了自然主義教育理論,他認為“教育即兒童天性的發展”。而杜威相較盧梭,進步的一點在于他對于生長的內涵、條件與特征做出了明確的解釋。
(三)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杜威批判了教育的“外在”,如果強加教育的外在目的,就會違反兒童內在的需要,兒童經驗的持續不斷地改造與重組是教育的需要。
二、論教育的目的
杜威的教育無目的論已經廣為人知,然而這個“無目的論”不是真的指教育沒有任何目的,杜威表達的是教育的過程就是教育本身的目的。從個人本位論的角度出發,杜威希望學校能培養出生長良好的人。“只有指向兒童的內在需要、指向兒童更多更好生長的內在目的,才符合良好教育目的特點。[2]”杜威始終重視教育與社會生活的結合,認為學生在學校中,應充分發揮其本能,無需老師施加的壓力,在學習中積累社會經驗,以便為日后適應社會生活打好基礎。
三、論教育方法
基于“教育即生活”,以及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杜威提出了“在做中學”,也就是兒童應該在多種活動中獲得經驗。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是前人已經積累好的知識與經驗,而是需要習得屬于自己的社會經驗,因此兒童需要在活動中求知探索,獲得全面發展。
四、杜威的教育思想對小學教育的啟示
杜威繼承了以盧梭為代表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同時,又有所突破和進步,進一步完善了生長論自然主義教育體系,使得其系統化,對當今的小學教育有著思想與實踐兩方面的指導作用。
(一)強調兒童天性的自由發展
兒童是天真爛漫的,他們總是帶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放眼望世界,教師在學校教育中,不是教育教學的主導者,而是兒童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所謂的引導,就是充分突出兒童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一切自然的天性。
(二)在教學過程中構建民主的師生關系
杜威提出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出一個能很好適應民主社會的良好公民,“民主”是他教育思想的主題。“杜威由此從人性論的角度闡釋了民主的基礎,就是民主的基礎是信仰人性的理智和信仰合伙和合作經驗的力量。[3]”而民主,也應貫穿于我們的課堂,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對教師的教學效果有幫助,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專制型的師生關系會壓制學生的天性與情緒,而民主的師生關系,師生互相尊重地位平等,會讓學生產生對課堂與學習的興趣。任何情況下,教師都不能代替、強制要求學生被迫去接收知識。學習的過程是動態的良性的,需要師生雙方融洽相處,在這個過程中都有所收獲,實現自我教育。
(三)在課堂中,活動與語言同樣重要
語言,是人類傳播信息與知識的有效途徑,作為教師,我們深知在課堂中要注意規范語言的使用。杜威說教育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實施起來就需要改變傳統教學和管理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直接地和連續不斷地利用活動進行作業[4]。小學的學科中設立了勞動與技術、科學與自然等課程,這些活動性極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手完成一些實驗或者作品。活動可以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方方面面,比如低年級語文課本中會出現不少繪本課,教師授課時可以讓學生扮演繪本故事中的角色,這樣能更好地體驗人物的情感與經歷;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借助小棒、時鐘、活動角等學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識。
杜威無疑是走在時代前沿的思想先驅。我國也有不少教育家受其影響,比如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論、陳鶴琴提出活教育理論等。雖然杜威的教育思想并非完美,但是他倡導的這種教育模式已經作出了進步與突破。對于我們后輩來說,應以科學理性客觀的態度去對待,從而學習與借鑒,并靈活運用在自身的專業領域。
參考文獻:
[1][美]約翰·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王承緒,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
[2]劉黎明.“本能”與“生長”:杜威的自然教育思想[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3(2):108-128
[3]張少明.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價值[J]基礎教育,2014(4):169
[4]付小艷,岳玲.杜威民主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中國電力教育,2014(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