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探討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新時代價值,認為教育實踐中普遍存在教學成效不高、缺乏與職業場域的聯系、可投入資源有限和存在資源浪費等問題,提出通過常規化舉行主題研討活動、開發網絡教育資源、發揮校企合作的育人優勢、引入精益管理等對策,服務于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中職生; 職業生涯教育 ;教育成效
中等職業教育服務發展、促進就業,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1]針對當前中等職業教育在國民教育中吸引力不高、在就業市場中倍受冷遇等問題,除了加強政策扶持、強調其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外,也應著重落實教育教學過程的科學設計和有效監督,激發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工程的內部動力。在培養過程中系統設計職業生涯教育,激活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能夠有效改善中職學生在培養過程中的“離心”問題。
一、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新時代價值
1.中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要求辦好職業生涯教育
中等職業教育在辦學吸引力逐年下行與升學熱并存的背景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當前中等職業教育建設的重要命題。中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除了在宏觀層面強化這一層次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體系和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提高辦學條件外,還應當著眼于微觀實踐層面如何提高中職學生專業學習積極性的問題。完善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能夠有效地改善中職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專業學習與生產實踐脫節、輸出人才不符合企業用工要求等矛盾。
2.多職業發展路徑凸顯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行動計劃》提到,將不再限制??聘呗殞W校招收中職畢業生的比例,表明中職升學將向規?;⒊B化發展。重學歷提升、輕職業本領的掌握是國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導致中職升學決策的盲目性。流入勞動力市場的中職畢業生并不意味著從此與高等教育絕緣,高職社會擴招舉措為有學歷提升需要的社會工作者提供了充足的升學機會。多職業發展路徑下,引導中職生做好升學或就業規劃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加強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應是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
3.職業生涯教育具有將中職學生引向終身學習的現實意義
市場需求和生產技術的更新速度加快,要求勞動者結合勞動場域的新要求、新變化不斷調整自身知識和技能結構,國民的終身學習需要明顯提高。職業生涯教育在將中職生引向終身學習的作用體現在:第一,讓學生在典型案例中感受勞動者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改變職業命運的力量,認識到終身學習對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性;第二,增強學生自我分析和職業信息的處理能力,提高學生職業決策的合理性,從而獲得參與終身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二、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中職學校的職業生涯教育成效不高
囿于中職學校管理層和一線教師對職業生涯教育的認識不足和可投入資源的有限性,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單純地作為一門一般化的公共必修課,往往也是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唯一載體。同時,中職職業生涯教育課程體系由于對學生的發展缺乏實際效用而深受質疑,存在“片面化”“同質化”“短期性”“封閉性”等現實問題[2]。
2.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實踐缺少與職業場域聯系
職業生涯教育能夠通過引導中職學生將所學專業與未來的職業發展進行深度鏈接,讓學生認識到個體命運與職業場域的緊密性,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而在教育實踐中,中職學校并沒有充分利用自身與職業場域聯系緊密的先天優勢,職業生涯教育被單一地限定在了教材和課堂中。要實現中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重視利用中職學校的職業資源優勢,加強職業生涯教育與職業場域的聯系,提高職業生涯教育對個體發展的指導價值。
3.可投入資源有限和資源浪費現象并存
一直以來,突破資源限制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關鍵門檻。即使是處于經濟發達地區的辦學水平較強的中職學校,往往也只是在實施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之外,通過購買專業測評軟件、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進行補充。中職學校的職業生涯教育當前廣泛存在可投入資源限制和資源浪費現象并存的矛盾,已有的職業生涯教育實踐成效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資源浪費。
三、實效導向的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對策探析
1.常規化舉辦主題研討活動促進經驗交流和校際合作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存在顯著的城鄉和區域差異的背后,中職學校的辦學水平也存在地區差異,處于經濟發達地區的中職學校的職業生涯教育實踐水平普遍較高。通過常規化地舉辦區域性和全國性的職業生涯教育主題研討活動,實現一線教師間的經驗交流、推廣辦學強校的成功做法,強化社會和教育工作者對職業生涯教育的認識。同時,也將研討活動作為結成校際合作的中介機制,以多種形式實現職業生涯教育強校在提高區域整體教育實踐水平的扶助、指導價值。
2.開發基于網絡平臺的中職生職業教育資源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高水平發展、互聯網終端進入各家各戶的背景下,依托互聯網平臺開發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網上課程資源、互動空間,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的質量,又能緩解中職學校的辦學壓力。與此同時,一線教師能夠更好地對已有教學資源進行再規劃,通過多種形式完善網絡教學的不足,豐富中職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體驗。
3.利用校企合作資源完善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生涯教育作為一門連接學校課堂和職業世界的綜合性學科,將教學空間限制在學校圍墻之內是無法真正發揮其價值的。中職學校與地區產業聯系緊密的先天優勢,使得職業生涯教育更容易實現與職業世界的有效連接。在校企合作中針對性地嵌入職業生涯教育,能夠增強職業生涯教育的直觀性,讓學生獲得更深刻的職業體驗。幫助中職學生在獲得對自身特質和職業環境的客觀認識基礎上,逐漸發展職業認同和提高專業學習積極性。
4.引入精益管理思想提高職業生涯教育成效
當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職業生涯教育中資源限制性問題突出的情況下,現行的職業生涯教育仍廣泛地存在投入與收效不對等、將有限資源浪費于低效的實踐中的現象。精益管理理念在職業生涯教育中的應用,是把精益生產的思想融入到職業生涯教育實踐和管理中,改進和完善教學資源的規劃和管理,讓有限的資源充分地實現其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周鳳華,楊廣俊. 新時代中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研究[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30):5-18.
[2]徐雅莉. 中職職業生涯教育“主題進階式”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 職業教育(下旬刊),2020,19(09):53-58.
[3]趙建華. 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財政支出研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1):180-181.
作者簡介:藍麗榕(1996年-),女,在讀碩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師范大學,330013,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規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