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教學設計中,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對于物理實驗的教育教學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是一種具有典型實踐性的課程教學內容,若能夠在各個實驗環節和步驟中重視不同層次的問題設計,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興趣,更有利于為學生的實驗課程教學引導找準方向。基于問題導學的教學設計工作需要教師結合具體實驗內容在不同的實驗開展階段針對具體問題進行科學的設計和組織,確保問題的提出順利推進實驗課程教學的流程。
關鍵詞:初中物理;問題導學;實驗課程;教學設計
一、 引言
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按照既定的實驗步驟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實驗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對于教師來講,若能夠調動學生主觀上參與初中物理實驗課程的興趣,則不僅能從整體上提升物理課程教學效果,也有助于學生在自主參與實驗的過程中對物理課程產生興趣,并掌握物理實驗的操作方法。
二、 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興趣
物理實驗本身就屬于趣味性較強的一部分課程教學內容,這不僅是由于物理課程教學過程的可操作性強,對于學生來說,物理課程的教學組織過程中,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的原理也能夠通過實驗的方式
了解到。這種從生活上升到專業知識的過程也容易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教師若能夠在物理實驗的教學開展中進一步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解答環節中來,則意味著學生在參與實驗或者聽教師講解實驗過程時,能夠同步產生疑問和思考,這不僅是對學生思維狀態的一種調動,若學生能夠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則其物理課程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物理課程學習中的主觀思考積極性也能夠同步得到激發。
(二)能夠為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創造平臺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是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參與學習中實際問題的關鍵環節,教師的主動提問導學模式
的應用,意味著教師可結合具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在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開展過程中通過層次化的問題引導教學流程的推進,教師與學生也可以基于具體問題展開討論和交流。這種模式使得傳統的教師主導的課程教學過程逐步演變為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和討論,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物理課程的實驗教學能夠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擁有輕松愉快的整體氛圍,教師也更容易發現不同學生在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環節中的薄弱點,這是進一步采取針對性措施提升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
(三)能夠為學生的拓展學習提供一定的空間
除了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提出具體的實際問題,對于一些思維發散性較強的學生或者對物理實驗的實施流程具有更加濃厚興趣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結尾階段提出一些具有發散性的問題或實踐要求,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和思維趨勢進行思考并完成相關任務。這個過程中能夠體現出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有了自主思考和學習的過程,也體現著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得到了提升和拓展,這對最終促進學生取得更好的物理課程學習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 問題導學教學設計組織實施中的問題分析
(一)教師缺乏充分的實驗教學準備
充分的實驗準備不僅是為了保證實驗課程的順利進行,也是為了給問題導學模式的應用提供方便。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項目內容雖然在整體上的復雜性不高,但部分實驗工具和環境條件都需要教師在實驗課程開展前做好準備。尤其是在問題導學的背景下,教師更需要結合課程教學組織實施的不同環節提出更加具體的實際問題,引導課程教學流程的推進。在前期的教學準備階段,基于不同的實驗步驟在操作上相對較為簡便的特征,教師應當在提問時更多地將側重點放在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層面上,并且多選擇具有開放性特征的問題,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并解決問題,提升實驗課程教學開展的有效性。但從目前的實際觀察,在物理課程的教育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均存在只按照既定的實驗步驟和流程開展教學的問題,并沒有能夠結合具體的導學問題對實驗過程進行巧妙設計,問題導學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
(二)提問的方式缺乏靈活性和有效性
對于學生來說,直接進行提問的方式往往容易給其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尤其是在問題本身難度較大的情況下,若學生無法順利找到問題的答案,還有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信心。因此,在將問題作為教學引導的主要依據時,教師更需要重視提問的具體方式和切入點,只有符合學生主觀意識和興趣的提問方式,才能成功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興趣,為取得更好的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效果提供支持。且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差異也需要教師結合實際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提問。提問的方式關系到問題是否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積極性。但從目前的實際來看,大部分教師都是直接提出具體的導學問題,讓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并未能夠將具體的問題融入具有創新性的教育教學模式中,這使得提問的內容與實驗的整體過程缺乏緊密的聯系。對于學生來說,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并未能夠發揮出預期的積極作用。
(三)對問題導學的效果觀察環節重視程度不夠
問題導學是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模式,教師在物理實驗課程教學中對其加以應用時需要同步觀察相關教學方法應用的有效性。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針對問題導學模式的教學環節觀察工作仍然未能受到充分的重視,教師在實驗課程組織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學生是否按照既定的流程自主完成的實驗過程,對于學生是否在實驗操作的流程中解決和回答了教師提出的具體問題,教師并沒有引起全面的關注,這會導致問題導學的教學模式應用存在形式化的問題。
四、 問題導學模式下的物理實驗課程教學開展的策略分析
(一)在實驗開展的導入階段提出新穎問題激發好奇心
物理是初中學生初步接觸和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在教學組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地利用起來。尤其是對于實驗課程這種具有高度實踐性特征的課程來講,教師若能夠提出適宜的問題進行課堂導學,則學生參與后續實驗操作的積極性會得到有效的激發和提升。
例如,教師開展物理實驗課“透鏡”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將實驗原理與生活中的實際現象相聯系的特征運用起來,在實驗開展前期就舉出學生常用的放大鏡以及眼鏡片的例子,向學生提問這些鏡片的用途是什么,發揮作用的原理是什么,激發學生探索這些鏡片與實驗所提到的透鏡之間關系的好奇心。若學生能夠帶著好奇心參與實驗或者觀看教師的實驗示范,則其自主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會得到非常有效的激發。教師只需要在后續的教學環節中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上述問題,并結合學生問題答案中的漏洞進行解答,就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物理實驗過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樂趣。這一方法能夠提升學生對這部分物理實驗課程的認同感,學生對物理實驗課程的積極作用也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在教學準備環節的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注意結合具體的物理實驗課程內容做好基礎的教學實驗素材和工具的準備,更應當重視結合各個實驗環節中可能提出的一些問題設計實驗操作流程和提問場景,為充分發揮出各個階段具體問題的積極作用提供幫助。
(二)依托問題布置階段性的實驗任務,達到更好的實驗課程教學效果
具體的物理問題是推動物理課程教學開展的重要條件,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課程教學時,還可以依托具體的問題,將解決問題的操作步驟布置成整個物理實驗開展過程中的具體任務,讓學生在自主的操作探索中完成階段性的物理實驗任務,得到更好的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實施效果。
例如,在物理實驗“伽利略的斜面原理”分析的相關課程教學中,基于不同斜面的粗糙程度差異將不同粗糙程度背景下的小車滑動距離計算設置為具體的實驗任務。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層次的實驗任務本身就成為獨立的問題,等待學生通過自主操作和觀察解決。這種基于具體任務的提問方式針對性更強,在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方面也能夠起到更加顯著的促進作用。作為學生來講,其能夠在完成實驗任務的同時促使個人的實驗操作能力水平得到針對性的提升;對于教師來講,給學生預留更加充分的自主操作空間,也便于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流程,了解其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實際能力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更正。這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總體的實驗操作能力,使其對具體的物理實驗課程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完成具體的實驗任務的過程中,為了輔助學生對實驗流程和實驗操作原理有一個全面準確的把握,教師可以實時融入一部分微課視頻資料,將整個實驗的流程和操作原理方面的內容向學生提供,便于學生在實際的實驗操作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嚴格按照實驗操作的具體流程推進整個實驗的組織開展,這也是避免學生在實驗中出現問題和危險的有效手段。
(三)在實驗教學的收尾反饋階段提出具體的問題
在實驗的收尾階段,雖然整個物理實驗的重點操作流程已經逐步推進并完成,但不同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存在差異,他們仍可能會遇到障礙和問題。基于此,教師更需要在實驗的收尾階段仔細聆聽不同學生提出的基于實驗過程的具體問題,并積極進行解答,確保為學生的物理實驗課程教學組織掃清障礙。課程教學的收尾反饋階段,學生可能會基于個人參與物理實驗的過程提出相應的疑問。
這一階段,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所提出的具體問題直接判定學生在相關知識學習中的薄弱點,隨后再集中為學生解決其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了便于學生集中反饋問題,教師在實驗總結的課時教學時,可借助小組合作探索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課程教學組織實施的過程中組織學習小組,分別對實驗流程進行分析研究,并通過指派小組代表集中反饋的方式將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集中向教師進行反饋。教師在集中收集到問題后,方可更好地解決學生現有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基于學生的問題反饋結果進一步提出具有教學思維引導作用的具體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任務完成后通過發散思考的方式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達到依托問題完成拓展教學任務的效果。
五、 結語
綜合分析可知,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課程在整體的教學組織開展和實施環節中都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這不僅是為了保證物理實驗課程實踐落實中學生的安全,也是為了幫助教師更加及時地發現學生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和不足,為進一步指導學生學習和吸收實驗課程中的知識提供幫助。教師應當結合不同的實驗課程內容找到科學的問題導學切入點,并且在提問方式和問題設置模式上實現更新和優化,最終為取得更好的實驗課程教學效果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李喆.基于現代信息和核心素養的物理實驗教學設計:以“單分子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為例[J].物理通報,2020(3):91-94.
[2]吳曉濤,徐棟,田進梅.結構化教學在初中物理中的應用:以八年級“眼睛與眼鏡”為例[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0,12(3):64-68.
[3]丁云峰.基于初中物理學科素養的教學設計:以“時間的測量及應用”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56-57.
作者簡介:孫杰,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陽山實驗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