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荷花
摘要:在互聯網科技的帶動下,初中的英語課堂變得越來越活躍。英語教師們一直在探尋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方式和方法,使其最大化的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豐富英語課堂教學內容。鑒于此,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的如何創新初中英語教學方式進行了簡單研究,簡要分析了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面對的挑戰,之后提出幾點創新策略,以期能夠提升初中的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英語;教學創新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教育的教學活動越來越重視實際的教學效果。同時,在互聯網技術輔助下,英語課堂的授課方式變得越來越豐富。教師不再是簡單地站在講臺上進行講解,將知識直接輸送給學生,而是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讓英語知識以更容易、有趣的方式讓學生接受。同時,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初中英語的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實質性的改變。因此,研究互聯網背景下,創新英語教學效果的方式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背景下對我國傳統英語教學方法的挑戰
在科技發展的帶動下,互聯網技術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一種先進方式,將初中的英語課堂帶到了新的領域。同時,這也使初中英語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教師清楚地認識到現階段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局限性,以便更好地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應用互聯網技術。
(一)互聯網技術帶來教學觀念上的挑戰
目前,大多數的英語課堂還是以教師講解英語為主。在英語教師的帶領下,學生會在課堂上學習到有關英語的語法、用語習慣以及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等。同時,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英語的教學活動也發生了許多變化,開始注重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些變化都反映著英語教師在教學觀念上的轉變。所以說,要想借助互聯網技術對初中英語教學進行創新,還需要廣大教師積極地面對教學觀念上的挑戰,這樣才能將互聯網技術最大化地發揮到課堂教學中。
(二)互聯網技術帶來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上的挑戰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將促使教師在教學模式上發生變化,同時也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英語內容,使教學活動以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上,實現借助互聯網技術提升英語教學效果的目的。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在教學活動中,過多地使用互聯網技術,則會導致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變少,不利于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最終也會影響學生的英語成績。從學生角度來看,在英語課堂中融入海量的互聯網英語資源,能夠讓初中生接觸到更加富有趣味的知識內容,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進而在興趣的帶動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如果學生過多地依賴互聯網科技,難以保證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此外,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會對學生的視力造成不利影響,還需要教師和家長加以引導。因此,互聯網技術背景下,教學和學習模式都面臨著挑戰。
(三)互聯網技術給教師隊伍帶來的挑戰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初中生接觸的英語知識面越來越廣,他們通過多元化的渠道獲取英語知識,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挑戰。同時,推行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型英語教學方式使得教師的教學角色發生了巨大變化,從簡單的課堂預備者到互聯網模式下的課堂構建者、教學方式設計者等,這就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而在互聯網模式下,互聯網的應用能力也是綜合能力中的一項。這一能力的提升,對于教齡長的教師來講并不容易,他們已經在思維上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地教學模式,而且是經過時間和考試驗證過的,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因此,要想使這部分教師更換教學方式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過渡。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從思想上就不愿意使用互聯網科技,他們更擔心將學生的學習活動帶到互聯網環境下,會不會讓他們過早地接觸網絡環境,進而受到不良思想的引誘,影響他們的學習活動。諸如此類的觀點,成為互聯網技術給教學隊伍帶來的調整,有教學能力上的挑戰,也有教學觀念上的挑戰,需要引起教師的注意。
二、互聯網+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的英語課堂依然是“教師教,學生學”。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教導者的身份,從正確使用互聯網科技到借助互聯網技術學習,全方面引導學生創新英語的學習方式。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可以通過正確使用互聯網技術,探索英語教材中的知識內容,也可以對英語知識進行自主式的拓寬和深入。
過去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途徑較為單一,主要是來自教師的課堂講解和英語練習素材,而課外英語知識的獲取渠道也同樣較為單一,除了英語讀物和報紙基本上沒有其他渠道了。但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獲取英語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種,而且他們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式的探究。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正確的互聯網觀念輸送給學生,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此外,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利用互聯網資源將難懂的英語知識進行簡化,并讓學生模式這樣的學習方式,一方面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相關知識,另一方面讓他們有智慧的利用互聯網技術學習,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利用微課創新教學方式
在過去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采取閱讀課文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這樣難以讓學生形成英語交際思維,逐漸失去學習英語這門語言的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思想上建立起說英語的環境,激發他們說英語的意識。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調動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英語課堂中,使他們了解本節英語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
例如,教師可以在備課期間,將微課視頻發送給學生,幫助他們在課前進行口語的練習。學生借助微課視頻,可以了解本節課英語口語的應用場景,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起到輔助作用,逐漸培養他們了解文章背景的意識,將口語練習放到實際場景中。以譯林版初一上冊Unit1 This is me為例,教師可以在學生預習的階段,以預習輔助資料的形式發給學生,讓他們借助微課內容了解本單元的交流語境,讓學生了解I am、this is和you are等的用法,并將其運用到人初次見面的交流中。這樣,能夠為課堂教學效果起到輔助作用,使學生能夠在一定交際基礎上進行課堂環節的交流。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混合式教學
混合教學模式是互聯網技術和傳統課堂相互融合的產物,這一教學模式是兩者的完美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在教學上的優勢,給英語課堂帶來質量更高的內容。在混合教學模式下,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氛圍更高,對優化教師的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英語教師可以將混合教學應用的課堂匯總,結合初中生的整體特點,將課堂教學效果最大化。
考慮到學生在課堂上吸收知識的能力有限,尤其對于新的英語知識來講,他們很容易在課堂結束之后就忘記。為此,英語教師可以針對其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制作出幻燈片,通過這一形式將內容進行簡化和直觀化。課堂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課件發到網絡學習平臺上,為學生提供重溫課堂內容的機會。此外,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搜集相關的知識視頻資源,幫助學生很好地借助互聯網技術學習英語知識。假期,學生在家學習或預習時,遇到不會的問題可以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向教師提問,避免因為問題得不到及時解答而影響接下來的學習,或者因為問題存留的時間太長而被遺忘。這樣,能夠通過互聯網技術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四)利用互聯網技術,開闊學生的英語視野
在互聯網技術的帶動下,初中的英語教學活動需要在內容上進行豐富,以拓展學生的英語視野。這不僅是社會發展對教育教學活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初中生身心特點變化帶來的變化,需要初中教師將課堂內容進行對樣化處理,以適應學生越來越活躍的學習思維。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豐富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對其進行適當的延伸應用,以提升學生英語的綜合能力。
以譯林版初三上冊Detective stories這節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教材文章的內容,之后與學生共同探討故事情節和其中的角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也鼓勵他們在課下搜集相關的英語故事內容,作為表演內容。在準備環節,初中生需要通過閱讀英語故事內容,去品味人物語言的具體情境。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又可以讓他們在搜集故事內容的過程中,探索英語知識和故事內容,并在演練的過程中,鍛煉英語口語能力,感受其中的魅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在課堂上呈現教材內容,以初一上冊Unit6的內容為例,這節內容講述的是各個地區人們所慶祝的各種節日。那么教師可以搜集一些與節日有關的歌曲和視頻,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營造相應的節日氛圍,將他們的想象力帶到節日場景中。比如教材中介紹了西方的圣誕節,教師可以播放與圣誕節有關的歌曲或視頻內容等,為他們營造圣誕節日氛圍;再比如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擁有相關的歌曲,并且人們會在這一天吃元宵,教師可以將相關內容呈現在多媒體中,幫助學生構建相關的畫面。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在互聯網技術的帶動下,教學方式和內容可塑性不斷增強。因此,教師需要積極地轉變教學觀念,勇于面對互聯網給英語課堂帶來的挑戰。教師需要熟練掌握這一技術,并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設計,使其能夠借助互聯網以更豐富的形式呈現在課堂中。此外,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能夠在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下,借助互聯網技術提升英語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使互聯網環境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黃菁.探索“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創新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