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芳芳
摘要:數學是很實用的一門學科,它不僅能夠將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生活進行連接,甚至還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持續的影響。所以,教育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生在數學領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計算能力,也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的表現。因此,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是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針對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提升策略
學生計算技能的進一步發展是數學教學領域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也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教師必須對學生計算能力進行重點培養。
一、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對計算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用他們的教育之美渲染學生,從而形成一種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相信老師的話,從而讓學生愿意學習數學知識。新教材的一個主要特點是使用學生喜歡的生活場景主題圖來刺激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使用這些主題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加強估算,提高計算精度
估算是基于特定情景和相關知識對某一問題的范圍和結果做出近似的結論或估計。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估算是非常常見的。并根據研究表明,估算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方式。此外,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發展對于提高他們觀察、處理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計算之前學生可以進行估計,他們可以估算近似結果,而教師應指導學生對運用估計方法和得出的估計結果進行講解,盡管學生交流的估計結果會有很大的不同,但教師不會根據學生估計值的接近程度來評估學生估計值的準確性。
(三)精于練習,提升計算能力
計算練習旨在提高學生對計算理論知識的理解,并對計算方法進行學習和掌握,從而提高計算效率和準確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考慮形式只要求練習數量的訓練不僅不能使學生通過大量練習對數學技能進行掌握,還會讓學生覺得學習計算很無聊,從而對算術練習產生懼怕心理。由于學生對計算喪失學習的興趣,并缺乏信心,讓他們在執行任務時存在不積極的心理,導致任務失誤的現象頻繁發生。因此,教師應把重點放在教學目標上,并仔細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的不同形式的練習,以測試算法的應用。練習應盡可能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實踐經驗,以便通過練習和比較及早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差距,從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例如,我們可以讓學生們準備一個錯誤問題的收集本,每天改正錯題后,將學生把它們放在錯誤本里,并在周末進行再次練習,以檢查這些問題是否真的被理解。如果錯誤繼續存在,可以和老師或父母一起仔細分析錯誤的原因,直到弄清楚產生問題的原因為止。這樣,我們就避免了題目的大量重復練習,有針對性地進行計算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關注心理,減少計算錯誤
課程標準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學生要積極參與數學教學中開展的學習活動,并總結出計算的成功經驗,加強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生遇到困難就克服的思想,培養獨立提問和思考的習慣。計算問題是無限、多樣的,是做不完的,會讓學生在做作業時覺得非常無聊。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水平,改變枯燥的學習面貌,教師需要聯系學生感興趣的事件或問題進行計算教學,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應用計算的價值,理解準確計算的重要性,并產生學生愿意計算和執行計算的內在動機。在做作業時,學生要養成仔細檢查問題、查看數字、識別符號和認真完成的習慣。
(五)養成良好的驗證習慣
一是在數學學習中讓學生養成及時校對的習慣,這樣他們就可以仔細地對問題進行比對。完成問題抄寫后,讓學生重新校對抄寫的數字和符號,以確保它們是正確的。二是向學生傳授審核問題方法,以便他們能夠仔細地對問題進行審查。并要求學生對問題有一個清晰的理解,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先標記序列號,確定操作順序并選擇合理的操作方法。三是要求學生規范寫作。學生答題時,字跡必須干凈、整齊,并使格式標準化。同時,有必要加強學生規范草稿的習慣,防止學生在草稿中隨意計算。當列豎計算時,數字應該對齊,數字之間應該有適當的距離,并且不應該將它們組合在一起,以防止計算錯誤的出現。第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培養有意識的驗算習慣。
二、結語
總的來說,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需要在較長的學習過程中慢慢發展。在小學教育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并從教學中吸取教訓,靈活有效地應用教學,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愿意參與數學計算過程,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并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廖李英.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J].魅力中國,2020(29):216.
[2]劉敏.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策略探討[J].讀與寫,2020,17(4):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