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悅
摘要:在新時期的學科教育中,學生對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和在教學課堂上的自主性,對老師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體育作為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的基礎課程,在素質教育理念深入踐行的過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也被賦予了新的教學任務和教學使命。為了能夠高效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讓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老師需要對教學的方式進行調整。本文主要以小學六年級的體育教學為例,探究提高學生主動性和自主性的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主動參與;提升訓練
國民的體質發展情況,已經成為新時期衡量健康的關鍵指標。體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對學生的身體鍛煉和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國家對當代青年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關注。因此,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應當對教學的策略進行優化,通過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項目的學習中,為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為學生后續的健康發展打好基礎。
一、創新教學形式,滿足學生需求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為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大多是先讓同學熱身,然后老師進行項目知識點講解,最后讓學生分散練習。這樣不僅拉低了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真正鍛煉的時間少之又少,而且無法讓學生了解到體育學科的重要性,無法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運動觀。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老師需要對體育教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創新,讓教學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在開始體操教學之前,老師可以采取翻轉課堂的模式,通過提前錄制教學視頻,上傳至班級群的方式,讓學生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之前,尋找時間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這樣不僅能夠讓項目學習適應學生的時間安排,還能節約課堂理論教學的時間,預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鍛煉。同時,學生通過提前預習可以及時的發現自己對該項目存在的動作和技巧等問題,便于在正式教學中,老師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來解決學生的問題,針對大家存在的動作不規范問題進行特例演示。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強體育課上的師生互動,還能提高體育項目學習的效率,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能訓練。
二、游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興趣
無論是在哪一個階段、哪一個學科的學習,學生始終都是學習的主體,體育課尤甚。老師要在游戲設置的時候,將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擺在一地位,通過游戲推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并且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因此,老師在設計體育游戲的時候,要基于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力,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比如,在開展籃球訓練時,老師可以借助偶像的力量,給學生們播放籃球明星的比賽視頻,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籃球實戰。學生在明確這一游戲內容之后,能夠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更加細致地對籃球運動員的優勢和特點進行分析,對籃球比賽的規則進行研究,從而刺激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自主性,提高籃球學習的高效性。學生在后續實戰的過程中,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檢驗,并在檢驗中觀察并研究對方的優勢和特點。這種游戲化的體育教學,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還能鍛煉學生學習的能力,為體育項目的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強化體育意識,培養運動習慣
體育器材的使用,對體育項目的教學來說具有較為突出的輔助作用。傳統理論式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讓學生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反而還會讓體育流于表面,讓學生在實踐中不能明確正規的動作步驟,以至于體育教學無法達到現實意義上鍛煉身體的效果。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合理地通過借助器材的方式進行實踐演示。比如,在進行排球運動的項目教學時,老師可以借助實體排球,一邊進行理論講解,一邊進行規范動作的演示,讓學生在聆聽理論重點的同時,能夠觀察對應的動作步驟。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運動項目教學的效率,還能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做出規范的排球姿勢和動作,從而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再比如,老師在學生進行長跑鍛煉的時候,可以按照比賽的規格使用終點線和起跑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測試。現代社會中,大多數人都持有“只有運動員這種專業人士才需要體育鍛煉”的觀點。這種觀點不僅是片面的,而且從本源上忽視了運動對人的重要性。老師通過引入器材進行體育教學,能夠讓體育運動正規化,讓學生改變以往的隨性態度,讓學生重視體育,重視運動,從而逐漸樹立起終生運動的意識。
四、結語
體育教學能夠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上,滲透一些健康的生活常識和運動理念,讓學生逐漸養成一個積極進取的心態。因此,體育老師們應當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時更新調整教學方式,將理念與實踐相結合,使體育教學能夠更好地鍛煉學生、培養學生,通過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參與的積極性,來最大化的發揮體育運動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夏倩倩.當STEM與小學體育課堂發生碰撞——STEM+背景下體育課程的開發[J].小學生(中旬刊),2021(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