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玖
[摘 要]在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邁進了微時代。在微時代里,微小說、微電影、微博等方式成為我們熟悉、喜愛的溝通和娛樂方式。微時代背景下,教育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微課應運而生。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要求。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微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教師要了解微課的特點,從本學科教學入手,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利用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實現(xiàn)微課資源的有效應用,助力高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微課;短視頻;微時代;高效課堂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改變著人們交流、溝通的方式。微小說、微電影、微博、微視頻的產(chǎn)生,使得“微”概念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領域,就是微課的產(chǎn)生。從精彩的課堂講述,再到課尾的整體總結,構成了新課改模式下小學課堂教學的一般教學模式。微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改變了以往以教師、教材為中心,學生被動參與的教學模式,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了可能。
一、微課的含義和優(yōu)點
微課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的戴維·彭羅斯提出,他把微課稱之為“知識脈沖”,認為這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轉化而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標的實際教學內容。在我國,最早提出微課并進行具體實踐的是胡鐵生教授,他認為微課是把微型教學視頻作為主要載體,針對學科的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
綜合學者對于微課的表述,我們所說的普遍意義上的微課是指以闡釋某一知識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每個微課都利用幾分鐘的時間,把教學的重點、難點、疑點以精彩的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掌握所學的內容。其優(yōu)點就在于短小精悍。短即時間短,能夠在短短的時間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即資源容量小,教學主題小,易于學生的網(wǎng)絡學習;精即精選教學內容,視頻的畫面制作精良,在內容和形式上表現(xiàn)得有用、有趣;悍即目標明確,教學效果震撼。總體說來,微課的優(yōu)點在于10分鐘法則,即人的注意力只在剛開始的10分鐘保持一定的高度,隨后呈現(xiàn)下降的趨勢。10分鐘左右的微課,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順應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注意力模式,而且其內容便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和步調來安排,易于碎片化學習和個性化自主學習,一遍看不懂,學生可以重復觀看,直至掌握了解。
二、微課的類型
微課按照其呈現(xiàn)方式,可以分為講授型、演示型、試驗型、談話型、討論型、啟發(fā)型和表演型,這些形式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來呈現(xiàn)。若按照微課的應用目的來劃分,可以分為課前預習類——主要以學習新知識為主,通過微課的方式幫助學生預習導學,引發(fā)學生思考;課中輔導類——以解決難點問題為主,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或錯誤情況,教師做成微課,幫助學生理解,滿足學生的差異性教學;課后鞏固拓展類——學生的程度是有差異的,對于好的學生可以拓展,對于學生程度差的,可以對課堂內容進行鞏固深化。
三、微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利用微課開展自主學習
微課是微型教學視頻的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設計開發(fā)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wǎng)路視頻課程。其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
1.利用微課短小生動的特點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內容精練、短小生動、知識內涵和教學意義非常大,有時一個短小微課比幾十節(jié)課都有用。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豐富的生活情境,其形、聲、光、色并茂,更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用微課堂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適當?shù)淖寣W生動手做,從小處著手,創(chuàng)建一個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課堂。
2.突破時空限制滿足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教與學的活動。依據(jù)小學生多元智能的特點,他們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各有差異。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針對性強,對于那些在課堂上沒有掌握該知識點的學生,課后可以根據(jù)教師發(fā)送的微課,反復進行學習。相對較寬泛的傳統(tǒng)課堂,微課主題突出,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同時也有助于家長借助微課對孩子進行課外輔導。而對于已經(jīng)掌握該知識點的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學習進行鞏固復習當天學習的重難點,并且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去學習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微課,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
(二)利用微課構建高效課堂
微課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微課更好地滿足了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需求,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利用微課精簡教學目標。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內容。根據(jù)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微課主題突出,每個主題均針對學生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這就要求微課必須有清晰而單一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也必須更為簡潔,有較強的目標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微課都是小步子原則,一個微課講解一兩個知識點。依據(jù)這一特點,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有針對性地將教學知識點進行濃縮,將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進行視頻化,真正體現(xiàn)微課的無窮魅力。
2.利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難點。小學生由于年齡認知特點,在學習中往往會有一些認知上的困難。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課生動直觀、目標具體、指向性較強的特點,將微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巧妙突破教學重難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恰當運用微課
微課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形式和高效的學習資源,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完整的、連貫性的知識,教師要以課堂為中心,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發(fā)揮微課的不同作用,讓課內外學習緊密聯(lián)系,使教學時間與空間得到充分拓展。
1.在課前自學嘗試翻轉學習。新課程標準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對于教師來說,事先錄制微視頻,必然要先對課堂內容和形式進行思考和設計,使課堂教學內容短小精悍。微課帶來的課外預習和自學,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師生教與學的壓力。學生通過微課視頻提前自學感知,在完成新知預習后,帶著自己的收獲和問題來到課堂。這種先學后教的翻轉式自主學習模式,真正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2.教學中呈現(xiàn)思維過程。課堂中運用微課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能更好地呈現(xiàn)思維過程。微課簡單明了、層次清楚地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過程,展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思維發(fā)展,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3.章節(jié)小結提煉精華。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完整的、有連貫性的知識,需要教師在每個章節(jié)后增加教學小結的內容,回顧一章中所學到的全部內容,將所學到的內容貫穿起來,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仍然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可以在總結中重新講解,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總之,微課作為當前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形式,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形式的補充和對知識的有效傳播,符合當前個性化的學習要求,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條條框框,使課內和課外的教學內容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有利于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進,有助于小學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微課必將成為學生喜愛并樂于接受的教學資源。因此,作為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教師,要精心設計與實施微課教學,把握微課的應用時機,讓其更好地為小學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愛秋.微課設計與應用流程[J].讀寫算,2016,(21).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假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3]王田.微課的制作與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11).
[4]盧宇航.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寫作,2015,(16).
[5]馬志寶.微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園,2015,(23).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