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
摘 ?要:身為一名基礎學段的農村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發現了諸多問題,如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師資力量薄弱等等。面對數學這樣一門抽象性、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學習非常吃力。受制于環境、設備的影響,農村小學依然采取傳統方法開展教學,不僅影響了教學改革進程,也阻礙了小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教學問題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數學教學能力不足
在年輕一代教師眼中,農村環境遠不如城市,這就導致農村數學教師的老齡化。雖然老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卻無法滿足當下的小學生發展,進而難以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二)農村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通過對我國農村學校的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至今依然留在農村上學的大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監護人是年齡較大的爺爺奶奶,由此無法輔導學生的學習。部分農村學生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學習表現出了抵抗心理,長此以往,勢必會抑制學生的有效學習。
(三)固定解題方法,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
當前農村小學數學問題解決以考試為主,解題方法單一、思維模式固定,這會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進而抑制他們個性思維的發展,教學目標為獲得更高的分數。在這種忽略學生思維發展、單一化的解題教學中,會阻礙學生思考、解答問題能力的提升。
二、農村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實際策略
(一)構建生活數學情境,提出數學問題
農村小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比較薄弱,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采用灌輸教學模式只會阻礙學生的學習,讓他們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教師要基于小學生特點、數學內容、農村生活,加強教學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解決數學問題,進而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構建生活數學情境則是推動學生深入學習的有效方法。
(二)發揮多媒體優勢,解決問題
多媒體在當今教學的應用發揮著巨大作用,它可以通過自身圖文、視頻等優勢構建和數學知識相關的情境,以推動學生的深入學習。在我國教育信息化不斷發展的今天,農村小學只有加強多媒體設備的購進和配置,才能推動農村教學的信息化發展,才能讓多媒體成為輔助教學課堂的有效手段,才能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三)提升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
對小學生來講,教師是教學課堂的引導者。所以身為一名基礎階段數學教師,只有努力學習、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做好學生學習中的引路者,才能推動學生的深入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學校也要鼓舞學生進行創新和研究。
三、結語
在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下,農村小學數學問題不斷凸顯,比如設備不全、和生活的脫節進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要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必須深入問題、抓住根源,并通過構建良好教學氛圍、積極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并將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 趙麗清.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17(02):174.
[2] 李林. 淺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的探索及分析[J]. 新課程(上),2019(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