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詩潔
摘要: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所以,針對語文作業的評價也非常重要。傳統的作業評價方式如”優"““良”之類的老面孔,學生已經司空見慣、無動于衷。如何在語文作業批改評價中體現人文性、激勵性呢?本文將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簡單敘述在語文作業評價方面的幾點嘗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業評價 ?作用 ?嘗試
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運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為了確保學生從語文作業中獲得語文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素養的建立和發展,作業評語也逐漸被認識和重視起來。
一、語文作業評價的作用
作業評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程提出了作業評價的功能是重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展示自我,促進學生生命整體的發展,充分體現教學的人文性。科學合理的作業評價對改善語文教學和促進學生發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1、語文作業評價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手段。
2、教師通過語文作業評價,評定學生的“學”,進行表揚和指正,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3、優化語文作業的評價有利于激發教師的工作動力,并明確努力的方向。
二、語文作業評價存在的不足
1、作業評價方式單一。
對老師來說,作業的批改是每天教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在批改作業時,我們往往以“優”、“良”這類等第來評價學生作業的好壞。這在教學情況的反饋以及比較學生學習差異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千篇一律的批改讓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并且漸漸地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2、作業評價的標準統一。
有的老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業時,不管學生的基礎如何,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人,忽視學生的差異性。那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知道自己很難得到好的評價,漸漸地對作業產生厭煩甚至害怕的心理,從而對學習語文喪失了興趣和信心。
3、作業評價的主體單一。
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作業評價的主體基本是單一的。老師批改作業時,學生往往是一個被動的評價對象。學生沒有辦法參與到作業評價的過程中來,始終游離在外。這樣的作業評價脫離了學生,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三、語文作業評價的幾點嘗試
隨著新課改工作的快速發展,許多語文老師已將作業評價改革作為教育教學有效性的突破口。新的教學理念為我們提供了明確的思路:讓作業評價煥發出人文的魅力,激勵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樂于學習語文。
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評價方式豐富多樣
1、“等第+等第”組合評價。在傳統批改方式下,老師通常只打一個等第,只能對學生的作業做出一個綜合性的評價。有的學生即使作業全對,但字跡潦草,往往得不到“優”,長此以往,學生覺得做全對也沒用,便開始懈怠;又或者,有的學生由于自身能力的原因,做不到全對,書寫再認真也得不到“優”,漸漸地,他也會覺得認真寫作業沒用,不再努力。于是,我便用“等第+等第”式作業評價,即對學生每次作業水平與學生努力程度進行綜合評價。我們班一個學困生的作業總是正確率不高,而且字跡也不美觀。但我知道,每次他都是非常認真地做完,再交給我的。于是,我給他打了“良+優”這樣的雙等第。一下課,我就看到他拿著作業本,得意地跟身邊的同學炫耀。看著他眉飛色舞地說著自己的成果,我相信他一定會繼續保持學習語文的熱情。
2、“等級+評語”組合評價。“等級+評語”不僅可以描述學生作業水平,也能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書面評價。而且,這樣的組合評價更具有導向性。這天,我翻開一本家作本,在作業的最后一行,學生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祝老師中秋節快樂!”字還是那么歪歪扭扭,讓人哭笑不得。我想了想,在等第后面回了一句:“如果你的字再端正一些,這句祝福語就更得我心了!”第二天又批到這本作業時,我驚奇地發現他的字跡真的端正了一些。難道我的這句話起作用了?我繼續在他本子上寫道:“真高興看到你的進步!”就這樣一來二去,這個學生不僅做作業認真了許多,作業的等第也經常拿到“優”。于是,我開始在其他學生的作業本上也留下一句句評語。對于有進步的作業,我會不遺余力地夸獎:“你總是那么認真,一直在進步。”如果作業退步了,我會委婉地指出來:“你的作業水平不止于此,希望你能發揮自己的潛質!”
3.“文字+圖畫”組合評價。學生往往都喜歡新奇的事物,漸漸地,普通的評價已經對有些學生失去了吸引力。這時,我發現了網絡上風靡一時的“文字+圖畫”評價方式。一開始,我運用微信中的簡單的表情,結合幽默的文字進行評價。例如:用鼓掌、鮮花、放煙花等表情加上“你總是給大家驚喜”“恭喜你獲得老師的好評一枚”等簡單語句表示夸贊。又如用傷心、生氣、撇嘴等表情搭配“我傷心了”“你的字瞌睡了”這樣的句子來表示老師的提醒和批評。這樣有趣生動的評價方式一下子獲得了學生的好評。學生期待第二天我會給他什么評語,甚至來提醒我布置語文作業。
4、面批評價。在小學語文作業評價中,面批確實是一種高效率的批改方式。學生完成作業后能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作業情況,并且有了老師當面的提醒和點撥,也能及時糾正錯誤。面批時,評價的內容也不用局限于作業中的問題,還可以交流學生最近的學習情況,比如“課堂上的內容有沒有不明白的”“最近上課更認真了,難怪作業能全對”。有時候,也不用過多的言語,我會輕輕地拍拍學生的肩膀,給他們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者向他們豎起大拇指,學生還覺得受寵若驚呢!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老師在評價語文作業,要注意結合教師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有時還可以讓家長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實現語文作業的評價主體多元化。在這樣開放的氛圍中,學生經歷了自評、互評以及老師的評改,成為作業評價中的主動參與者。他們會對作業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會更加努力、積極地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實現自主學習的發展。
四、總結
小學語文作業的評語可以包括有關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形式也可以千變萬化,上述幾點只是我的幾點嘗試,關于小學語文作業評價的創新還有待我們去探索!
參考文獻:
[1]孫瑩瑩.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下旬刊),2020(24):165-166.
[2] 劉新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評價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