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盼
摘要:通過對自然規律的不斷研究,古人總結出了立春、清明、寒露等二十四個不同的節氣。將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個不同的節氣概念融入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幫助孩子們深刻理解傳統文化。通過對二十四節氣概念和幼兒園課程的有效分析,詳細闡述了將二十四個節氣相關概念的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生活計劃,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幼兒園,教學策略
引言:幼兒教育的全面實施要求幼兒園不僅要培養幼兒的參與性和表達愛的特點,還要豐富幼兒的教學內容,以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目標。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相關教學,當代的孩子們其實并不知道二十四節氣的重要性,但二十四節氣在一定程度上是傳統文化的象征與結合,具有極強的教育實踐效用,將其納入課程可以滿足教學需要,提高學習質量,實現兒童的全面發展,更好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一、提升師資平均水平
將我國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與幼兒教學相結合不但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德育水平,還可以起到傳承并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但是師資不足也是造成在幼兒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效率差的重要原因。所以幼兒園要想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就需要重點增強幼兒園優秀文化教師的儲備,學校可以從師范院校教學、教師資格考試與現有教師的培訓工作進行。首先,學校在培養優秀文化教師時應重點培訓教師與教學科目有關的文化內容,學校教師的專業素質培訓是提高德育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因此只有教師具備積極主動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致力于自身文化素養與綜合能力的提升才能夠加強我國傳統文化與幼兒教學的結合效率。在地方學校與國家培養的教學課程中都可以加入與學科有關的文化內容,傳統文化滲透在幼兒繪本與實際生活中,本文中的二十四節氣文化正是從古代流傳而來的,在幼兒活動中滲透傳統文化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與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因此只有在語文教育中加入豐富的傳統文化才能夠提高幼兒的文化自信。教師通過專業培訓與自我學習也可以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從而推動幼兒活動的全新改革進程。
二、合理設計節氣游戲
游戲計劃決定了游戲的最終使用效果。在此基礎上,筆者建議幼兒教師不僅要充分了解班上每個學生的興趣所在,還要在游戲引入前設計出更加合理的游戲方案。此外,在設計游戲開發計劃時,教師還必須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并提前做好預防工作。除此之外,游戲設計方案還必須包括游戲開發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教師需要考慮游戲開發過程中的所有可能情況,以便更好地組織游戲。
以“夏至”舉例,我們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在“制作青蛙爬石板”和“制作元宵”的兩個動手活動中,通過幼兒自身的探索,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我發現在制作元宵的過程中,雖然孩子們表達了極大的興趣,但是他們對于一些事物的表達能力以及塑造能力仍然達不到生活中最基礎的要求,這也是幼兒自身能力,對于其手工制作方面的限制,所以我們在開展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到,活動開展所要求的能力水平程度,首先要評估這個能力,是不是幼兒所具備的能力,其次,再想象這個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一系列安全問題,以及相關開展策略,我們一定要做到游戲內容符合幼兒年齡階段,從而使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下完成工作,避免孩子們對于游戲產生一種負面的心態。
三、創新節氣游戲內容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人才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是為什么在學前教育中使用游戲還要制作、創新游戲,在創新的過程中傳播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而且要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樂趣是兒童教育活動的基本前提。孩子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可能會使他們感興趣,但如果他們必須通過書本學習和聽講座,那就不可避免地使他們厭煩。這就是為什么教師使用知識和游戲,孩子們需要明智地學習,然后開放他們在學前教育。游戲不僅要保存這種好奇心,更要發掘其欲望,讓孩子們感覺到生活化場景所帶給他們的快樂,從而使孩子們在未來的生活化過程中,能夠將游戲中鍛煉的情景內容應用到其時期的生活之中。筆者之前在進行“大寒”節氣的授課時曾經策劃過一個叫做“困年獸”的游戲,這個游戲來源于“年”的故事,首先我會提出問題:我們在過年的時候要做什么?你們喜歡不喜歡放鞭炮?過年為什么要放鞭炮?讓幼兒們先進行自主討論筆者向他們提出的問題,然后我再將傳統文化的背景向孩子們以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我將故事分成了兩個部分,將第一部分“年”的出現講完后讓孩子們將想象中“年”的樣子畫在紙上,剪出來放在一邊,等待所有孩子完成后再繼續第二部分的全部講述,這個時候孩子們往往已經有了一定的故事認知,我就會讓他們在這個時候再將鞭炮畫、剪出來,將孩子們分成“年”組和“鞭炮”組,進行“鞭炮捉年”的游戲。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適用于大多數的中華民族傳統的德育故事,既可以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能較好地練習了美術繪畫這一技巧,把幼兒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了解、想象,通過幼兒自己的手表現出來,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幼兒的成就感,同時也讓幼兒將現實生活以及游戲聯系起來,使幼兒在發展過程中對于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傳統節日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達到游戲設計生活化的教育取向。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策劃和設計二十四節氣相關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積極更新觀念,實踐陶行知的思想,全面落實生命教育理念。從生活中發掘素材,根據生活實際構建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們體驗到一個良好的游戲設計過程,在參與、感知和體驗生活游戲的過程中,要對基本知識和技能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作為幼兒教師,要堅持回歸生活的理念,鼓勵兒童游戲回歸生活,為兒童游戲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為兒童游戲的發展增添內容,全面推進幼兒教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勇.二十四節氣之占與傳統文化反思[J].大自然探索,1990(3).
[2]劉國政.新經驗與新起點:“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研究[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