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茂微
摘要:閱讀能力是理解一切知識的基礎,對是否能夠解讀出暗含于文字之中的信息起著關鍵的影響。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時期。為了能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能力基礎,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對閱讀教學方法實行科學的創新。本文將對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現狀作出陳述,以及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
引言:在小學語文階段,閱讀是一項重要的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所必須熟練掌握的能力,小學語文老師必須對其予以足夠的重視。為了確保學生能在閱讀過程中切切實實地提高閱讀能力,語文老師必須要對現有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并合理地作出創新,力求能夠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部分小學語文老師的閱讀教學中,其方式方法有些拘泥于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理念,不能適應新時達的人才培養需求。有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生閱讀時,對閱讀材料的把控有些刻板,過分局限于教材,不能對教材上的缺略有所補充,導致學生只能停留在教材的文本上,而不能對節選文章的全貌以及作者的生平經歷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進而對文章的立意和情感理解不透徹,降低閱讀過程的質量。其次,有的老師不能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進行思考,導致學生只能機械式地咀嚼文字,將思想停留在了文字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到文字之下的思想內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由此降低。
二、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一)拓展閱讀材料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有文言文、古詩詞和現代詩,有四大名著、文學小說和神話故事,經典的文學作品數不勝數,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優良素材。但是,基于教材篇幅以及課程規劃的限制,部分經典篇目往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節選的形式呈現在語文課本上,且對作者的生平介紹通常不甚詳細。在未知全貌的情況下進行閱讀,閱讀的體驗、質量和效果是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的,進而降低小學語文老師進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語文老師需要在教材的基礎之上對文本內容進行科學的、適量的延伸,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材料。小學語文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對課文進行延展和補充,也可以通過口述或布置作業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對課本文章的全貌進行探知。這樣一來,學生對課本的了解和認識將會更加全面,在理解文章的立意主旨和感情基調時學生就能夠更加有所領會,更加能貼合文章的意境,從而對文章有一個深刻的、透徹的學習,顯著提高閱讀過程的質量和成果,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為例。當教學進度進行到《觀潮》時,雖然教材上配置了相應的錢塘江大潮的圖片,文章作者趙宗成和朱明元筆下的文字也生動至極,栩栩如生。但是,從一般情況說來,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親眼見過大潮的壯觀景象,在閱讀本文之前也通常不會對此景象有什么清晰的了解。再加上小學階段學生的虛實結合能力和景象映射能力還尚為稚嫩,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以對大潮的全貌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這就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質量。為此,語文老師可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網上中搜尋相關的錢塘江大潮影像資料,在課堂上供學生觀賞。老師可以選擇在學生閱讀課本之前來播放相關視頻。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實際的大潮景觀有一個直觀的、清晰的和真實的認識,便于學生在后續的閱讀中能將文字所描述的情景與實際景物相對應起來,從而將文字的觸發功能發揮出來,提高學生的解讀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在正式講解課文之前讓學生們觀看視頻,可以明顯地讓學生對大潮現象感興趣,有利于學生懷著興致和欲望閱讀課本。如此一來,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將上升,為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進步打下良好基礎。
(二)引導學生思考
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沒有思考,那么閱讀活動所帶給讀者的成效近乎為零,對讀者的人文修養和文化知識的提升起不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課堂閱讀的教學成效,語文老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發現隱藏在文本之中的知識和問題,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以及語文知識水平。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為例。在講《宿新市徐公店》這一古詩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古詩的用字進行思考。如對學生進行提問,“‘樹頭新綠中的‘新字有什么妙處?”,“‘籬落疏疏的‘疏字可以映射作者的心情嗎?”等等。通過設置有效提問,引導學生對古詩的用字之深意產生思索,有利于學生推敲習慣的養成,并對語言藝術會有更深刻的領會,進而提高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以突顯。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能讓學生的解讀信息的能力更加純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在語文教材的基礎之上拓展閱讀材料,并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對文本中的隱藏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為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彩霞.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天津教育,2021(08).
[2]劉芳.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1(07).0FFFB627-E132-4504-8451-D108E3F3B2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