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蔣劼 張彬 馮浩

摘要:以行業需求為出發點,是當代職業教育進行人才培養的基本原則,同時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建設研究的重點方向。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以自身航天特色為背景,以發展地方專業特色的教學體系為目標,針對目前高職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新專業人才培養探索式發展問題,以就業為驅動力,從專業定位、課程體系構建、師資建設、實驗室構建、校企合作等多個方面進行研究,新形成特色化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建設。
關鍵詞:高職院校;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航天特色
一 ?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市場的需求決定了人才的定位,人才的定位決定了人才培養建設的具體構成,我校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專業所培養的人才定位于復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該專業培養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具備較強就業競爭力和突出的創新能力,掌握衛星通信及導航系統設備生產、現場安裝調試、地面工程勘察設計、工程項目管理、衛星與地面移動通信基站系統交互式運行維護、地面站與核心網組網空間承載交換等建設與維護、衛星移動通信網絡優化等工作的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通信工程建設領域,能夠從事通信工程建設、通信工程項目管理、衛星通信設施運行維護、衛星移動通信無線網絡優化、衛星通信及導航設備制造、通信及導航終端設備維修等工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
二 ? 培養規格要求
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
(一)公共基礎課程
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基礎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高等數學(經濟數學)、大學語文與寫作、國防與安全教育(含軍訓)、形勢與政策教育、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公共基礎課學時應不少于總學時的25%。
(二)專業(技能)課程
課時占比超過70%,從專業崗位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出發,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分為以下四類:
1、衛星通信工程實施
1)專業崗位任務為地面站工程勘察與設計、通信工程施工、通信工程監理、工程項目管理。
2)職業能力要求為地面站工程的勘察、施工能力、微波傳輸工程常用儀器的使用能力。
2、衛星通信網絡維護
1)專業崗位任務為地面通信設備維護、衛星移動通信網絡優化。
2)職業能力要求為地球站、監測及遙測系統、天饋線設備的架設能力。
3、衛星通信與導航設備制造
1)專業崗位任務為相關設備生產、維修。
2)職業能力要求為使用專用檢測設備的能力、維修設備的能力;認真細致和團隊素質。
4、信息化
1)專業崗位任務為信息化工程項目設計、信息化工程招投標。
2)職業能力要求為能根據信息化項目情況進行需求,并形成需求文檔。
三 ? 分專業方向培養
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對工程技術型人才分工越來越細,通過對衛星通信行業上下游企業的調研和查閱相關資料整理,大致將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的就業方向與崗位需求分為四類,即衛星通信與導航設備制造、衛星通信工程實施、衛星通信網絡維護、信息化咨詢與設計。根據人才市場需求情況同時結合我們的教師隊伍結構、教學實踐條件,我們將我校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專業培養方向分為2個專業方向,即衛星通信工程項目方向、軟硬件開發與維修方向。
四 ? 課程設置思路
目前我們確立了6個核心課程體系:電類技術基礎類課程體系、信息化類課程體系、通信理論類課程體系、衛星通信與導航設備制造類課程體系、衛星通信工程實施類課程群、衛星通信網絡維護類課程體系。同時根據課程設置原則將課程體系的具體課程分成公共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集中實踐課和專業方向課6個模塊,前面3個課程體系組成了學科與專業基礎課模塊,后面3個課程體系組成了專業必修與方向課模塊,充分體現構建以課程內容、技能訓練與頂崗實習三位一體的“崗位任務驅動型”的課程體系,也充分體現了工程的實踐訓練和工程應用能力培養。
基于以上歸納,最終形成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如下圖1和圖2所示。
五 ? 教學設施保障
(一)教室要求
教學要求在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室(多媒體教室)完成,以實現“教、學、做”合一,要求實驗室具備各類移動設備并能安裝軟件運行環境,提供快速運行軟件環境,還要求安裝多媒體教學軟件,方便下發教學任務和收集學生課堂實踐任務。同時,成立學習小組,實踐課堂討論、時間和課外的拓展學習。
(二)校內實訓室基本要求
根據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按課程實踐教學內容,配置相應的實踐教學條件。按實踐教學班人數不高于50人/班建設實踐教學條件。根據情況,可實施分組教學。
(三)校外實訓基地基本要求
能夠提供開展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專業相關實習實訓活動,實習設施齊備,實訓崗位實訓指導教師確定,實習管理及實施規章制度齊全。建立與本專業緊密聯系的校外實習基地數量或規模,能夠滿足專業學生校外實習實訓需求。
六 ? 結語
在我校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專業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建設中,結合相關配備條件、校企合作關系,規劃了專業必需的基礎與專業基礎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在專業方面實行分專業方向培養,以工程應用為背景,設置了專業方向關鍵技術課程,突出了應用性、職業性,加強了工程的實踐訓練和工程應用能力培養,從而形成了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建設,真正將我校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工程專業創辦出豐富特色。
參考文獻
[1]付秀花,彭榮群.大學生通信技術人才的工程素質培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7).
[2]閆雪.高職院校通信人才培養方案建設分析[J].山海經:故事,2015, 000(002):167-167,171.
[3]陳建軍,韓慶文,蔣陽.通信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4).110-113.
[4]施澤波,高帥.通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與實踐——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的[J].現代商貿工業,2015,36(015):149-150.
[5]鄭來波,王德強.通信工程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法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11期.
作者簡介:
蔣劼(1983— ),男,學士,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講師,專職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通信教育領域、移動通信技術、無線接入網、LTE技術、5G及衛星空間信息無線技術等。
張彬(1980— ),男,碩士,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教學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技術、嵌入式系統設計等。
馮浩(1984—):男,碩士,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專職教師,主要研究研究方向為配電網工程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C207F681-FC2A-49CC-96B8-47A6D09B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