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溫心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對于小學低段數學教師所開展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較于初、高中學生而言,小學低段學生由于受到年齡、閱歷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實踐能力以及認知水平上都處在較低的層面。因此對于小學低段數學教師而言,需要借助設計課堂練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與提升,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從新課改背景出發,對小學低段數學高效課堂練習設計方法展開探究,以期能夠在提升課堂練習質量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策略
課堂練習時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對學生的情感與技能進行培養,進而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與思維得到很好地鍛煉。這也就要去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做好課堂練習的設計工作,遵循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從教學目標出發,創新課堂練習形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實現自身數學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對課堂練習加以設計
課堂練習設計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水平的全面提升,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究興趣,最終為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現階段的小學低段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練習設計工作時,往往存在著題型過于簡單、設計模式過于單一化等問題,進而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始終得不到提升。鑒于此,小學低段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需要從教學目標出發,以此為指導,設計出層次性與梯度性兼具的課堂練習作業。具體而言,就是實施集中訓練與分散訓練相結合的設計理念,以把握教學重點知識為基礎上,逐個擊破教學難點。教師在開展課堂練習設計工作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與探究,在教學前期準備環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猜想課程內容,然后再對自己的猜測進行驗證,以此來實現知識的有效傳授、具體而言,就是借助猜想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以課堂練習為依托,要求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最終達到熟練掌握數學重難點知識的目的。以“乘法口訣”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著重引導學生對加法與乘法的知識進行比對練習,以此來增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二、合理應用創新策略,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
小學低段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練習設計工作時,需要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對問題做到及時的發現與解決,這對于學生質疑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作為一種創新活動,學生要具備表達自己觀點與想法的能力。換言之,教師需要對教學策略進行創新與合理應用,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內化與吸收。比如說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出這樣一道數學題:已知班級內的男生的人數要比女生多五分之一,那么女生的人數要比男生少多少?不同的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切入點是有很大差別的,因此也會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問題。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并且認可學生的觀點,在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目標。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使學生可以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對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通過布置這種課堂練習作業,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學習具有的積極性
課堂練習在質而不在量,對于小學低段數學教師而言如果只是從課堂練習的數量出發,要去學生做大量的作業,往往會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教師需要從小學低段學生的共性出發,切實提升課堂練習的趣味性,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以此來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首先是趣味練習。小學低段學生對于新鮮的事物有著濃厚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師可以選擇設計一些搶答或者是游戲競賽的練習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到其中,讓學生可以在充滿樂趣的課堂中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比如說在開展兩位數的加減法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的練習方式:在九宮格內依次填入11-19,從而保證橫、豎、斜等數字相加,得出都是45。相較于常規的練習方式,這種題目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一定的思考與計算,才可以得出正確的答案。這對于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提升以及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并且還避免了題海戰術枯燥、單一等問題,一題多練的目標自然得以實現。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低段數學教師而言,在開展課堂練習設計工作時,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出發,加強引導,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數學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切實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借助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模式以及創設良好課堂氛圍燈途徑,引導學生開展高效的課堂練習,并且在練習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養成良好的數學綜合素養,最終為實現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艷玲.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與實施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S1).
[2]孫娟.探討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和處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