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眉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課堂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這對于拓展學生的思維視野和提升學生內在核心能力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對于理科學科,因為理科學科涉及到思考和計算實踐,利用有效的課堂模式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能力提升,在教育的各個階段中,小學階段作為初級階段,是培養學生內在核心能力的最佳時期,有助于學生在今后更高階段的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數學學科作為小學眾多學科中的主要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并且涉及到大量的運算內容,而對于剛接觸數學學科的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沒有解題思路,基于此,本文以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途徑為課題,進行深入探究,期望得出一些具有幫助性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課堂模式;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提升途徑
計算能力可以說是數學學科的最根本能力,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往往會出現計算速度慢、準確率差的現象,雖然說這是允許存在的,但卻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和意識的形成,時間一久還會影響到學生解題自信心,甚至阻礙學生的智力發展。傳統教學,教師扮演著傳授者的角色,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教師的盲目崇拜,導致學生失去了自主思考能力和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學生的感受和學習狀態,仍舊是“我講你說”的課堂模式,同時由于中國學生性格比較內向,無法配合老師傳統的提問,導致課堂氣氛不佳,學生和老師之間甚至是零交流,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的提升。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將課堂模式多元化,有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雖然在現階段新課程中提出了要不斷降低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要求,但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數學學科的計算能力仍舊是極為重要的,下面給出幾點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
第一、基礎知識點的掌握和思維靈活轉換。思維的靈活轉換則是對公式和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實踐,這是學好數學學科最關鍵的能力之一,與學生的計算能力融合在一起,就養成了學生清晰解題和快速解題的好習慣。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因為任何形式的數學題都是以此為基礎演變而成的,萬變不離其中,要引導學生打牢基礎,提升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而思維靈活轉換同樣是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的,就如同語文學科中如果字詞不認識,那么對于閱讀理解題目就感到無從下手,這是一樣的道理,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的教學,也要重視課后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在無縫銜接的學習環境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作業以少而精為布置方向,可以適當的加入拔高題,培養學生獨自思考的好習慣。
第二、培養學生靈活運算能力。趣味性是一切學習的源動力,能夠促使教學效果發生質的變化,例如速算比賽,口算、心算等形式的小型比賽,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互相之間交流自己的運算方法,鼓勵學生進行靈活運算,達到靈活教學的目的。可以采用小組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在課堂上布置題目,讓學生進行局部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尋求解題新方法,之后教師再統一進行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點和運算能力。
第三、教師教授學生不同的解題思路,將解題方法多元化。同樣的題目,不同的學生解題會有不同的思路,這是由于每個人的學科意識差異,這也正是數學的趣味所在,如果教師有效的利用好這一學科特征,將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使教學工作順暢進行,例如在解析應用題的時候,講題目進行板演,鼓勵學生上臺先講述自己的解題思路,然后進行簡單計算流程的表述,這樣幾名學生上臺講述后,就會炒熱課堂氣氛,學生們都認真的思考解題思路,并且進行對比,這是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方式,達到效果后,教師對上臺幾名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簡單點評,最終引導學生學會適用最便捷的方法和思路解析題目。
第四、創新教學方法,深入思維教學。創新需要填充新的內容,要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和學科特點進行,并掌控課堂節奏,將課堂最大限度的交給學生,而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起到輔助作用,目前較為流行的課堂教學方式有許多,例如小組合作教學、探究式教學、師生互動教學,這些新穎的教學模式是基于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上,拓展學生思維模式的有效方式,我們舉例說明,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應用題屬于綜合類題型,題干往往結合生活現象,具有較強的聯系實際的特點,教師在講解此類題型時,就應該通過提問--讓學生思考--結合生活現象進一步引導--最終讓學生得出正確結論這樣的過程,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各種課堂教學模式,激發興趣和思維潛能,讓課堂成為交流的場所,而不是傾聽的場所。
第五、完善數學課堂的設備設施。實際上數學的一些知識點和公式的論證是需要用多媒體和互聯網來進行落實,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對于多媒體教學也會有一種新鮮感,同時影音圖像能直觀的讓學生對于公式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圓周率的教學課程中,利用放映影片的形式,可以直觀的讓學生感受到圓周率的數字魅力以及學習圓周率的目的,包括一些教學模具和教具,這些都是微課必不可少的設施,學校應該在這方面加大投入,讓教師放開手腳去實施合作教學課堂模式,這間接的對于學生的解題能力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促進作用,加深對于公式由來和宏觀視角的理解,也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探究欲。
結語
在數學學科中,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對于自身綜合數學素養的考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注意力,對于學習習慣的養成有極大幫助,而這一切都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序進行,在創新課堂模式的有效性下,學生能夠用過高效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更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養能力,對于數學學科的認知也提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小學數學教育的方向和理念的進步也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麗.小學數學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
[2]鄭麗山.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8).
[3]李建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5(24).
[4]王海寶.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探索[J].新課程·下旬,2014,(4):101-101.
[5]李英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6):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