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春梅
摘要:閱讀在小學語文中占據主要地位。畢竟,閱讀是人類傳遞與發展文化的基本途徑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素質教育改革逐漸深化,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調整,并且更加關注閱讀這一方面的改革,以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實現閱讀教學的最大有效性。本文針對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學生閱讀興趣低下、師資隊伍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低年級;快樂閱讀;方法措施
引言:
語文這門學科關系到中國優秀文化的傳播與弘揚。其中的閱讀部分更是教師著重開展的,進入新教學階段,國家制定的新課程標準,有著相關的教學要求,教師應當根據新形勢的變化,對自身的教學作出調整,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閱讀素養的最終目標。閱讀對一名小學生而言,是認識多姿多彩世界的基本途徑之一,也對小學生思維的拓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現狀
(一)對閱讀教學的認知存在誤區
小學生在課堂中經常出現走思的現象,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回答得不夠全面。低年級的語文教師們對閱讀教學沒有一個正確認知,他們往往將自己的教學重心放在了識字上面,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了教導學生學習漢字上。在課程的后半節教室才回教授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此時學生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無法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
(二)互動次數較少
教師的教學任務是較多的,而可利用的時間較少,導致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為了盡快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缺乏交流與溝通,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被嚴重削減。
(三)缺少閱讀方法的講述
小學院校的大部分語文教師在教學這一方面大多是按照教學大綱進行的,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到的是淺層的文章知識,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僅此而已。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技巧,對文章的解析不到位,對文章的掌握不到位。對此,教師應當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了解學生擁有良好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滲透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相關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們的年齡尚小,并且沒有充足的生活經驗。閱讀文章的時候往往不能理解文章的重點,甚至認不全文章中的字。長久以往,小學生對閱讀會逐漸喪失興趣。興趣才是學習一樣東西的原動力,教師的任務就是利用新奇的工具或者新奇的教學方式,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有著新奇感。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色彩鮮艷的畫面,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視聽結合的視頻。讓學生找尋閱讀的意義,在閱讀中體會人間百態,真正的讓學生找到閱讀的動機。
(二)提高閱讀設計的有效性
教師的閱讀設計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師要明晰自身的閱讀教學,要以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為基準,傳授學生相應的閱讀技巧。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篇文章,讓學生看到文章的不同層次。教師在閱讀設計上應當分層次,閱讀教學要循序漸進,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文章中的生僻字,接著帶領學生完成整篇文章的閱讀,最后帶領學生深入文章 探尋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文章重點。教師可以根據每篇文章的課前目標,設計閱讀大綱,在大綱中填充內容。更好地開展對學生的閱讀教學。
(三)開展相應實踐
小學生們的普遍年齡特征都是喜歡模仿各種事物,喜歡表現自己。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可以開展有效教學,帶領學生閱讀某篇文章,為了讓學生有著實際感受。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某個人物,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想要表演的人物或者相應的文章內容,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生們為了呈現更好的舞臺效果,會更加認真的閱讀某篇文章,研究某篇文章,從而完全掌握文章。這樣的教學活動,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此同時,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會讓學生對閱讀提起興趣,會更加主動的閱讀文章。由此,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結束語:
根據調查,小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學生們不僅閱讀興趣低下,教師方面也存在些許問題。基于此,教師和小學院校共同努力找出問題,作出解決策略,貫徹落實。首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利用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有著充足的信心,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將自己的精力和目光放入到閱讀上。不僅如此,教師還帶領學生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有著更加真實的感受。基于此,教師的教學效率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林育青.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研究[J]. 當代教研論叢,2020(06):54+69.
[2]邱雪梅. 淺談小學低年級閱讀習慣的培養策略[J]. 中國高新區,2018(12):128.
[3]趙國超. 談小學低年級閱讀能力的培養[J]. 課程教育研究,2019(26):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