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紅
摘要: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社會化在大生產時代將成為人類社會的終極形態而存在,個人英雄主義的時期也已終結,集體合作意識將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或缺。合作是一種個人能力,是一種社交工具,是通過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的過程。合作能力是可以通過后天的教育培養的,并且越早介入,越早教育越好,我們今天就淺談一下幼兒建構游戲中合作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建構游戲;合作能力;發展
學習、生活、工作都需要合作,合作增強我們的積極性,合作增強我們的溝通能力,合作激發我們的競爭意識,合作激發我們的創造能力,合作讓我們取長補短,合作讓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
一、培養兒童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合作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現在的教育中,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管是平時的學習還是考試都是比較傾向個人戰。但是其實社會是個大家庭,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是需要團體合作的,要想孩子以后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融入工作,在孩子的幼兒時期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對幼兒來說是最完美的時期。從小開始培養,幼兒長大之后就不用在團體中,在社會中實踐學習,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應該讓幼兒提前掌握這種生存技能,不要到了戰場才臨陣磨槍的教他們成長[2]。
二、幼兒建構游戲中合作能力的發展
(一)培養團隊精神
任何一艘航空母艦都不是一天建成的,幼兒的合作能力也是一樣,我們不能過度的心急,教師在集體游戲中進行引導的時候,要注意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以帥馭將,以將驅兵,眾人各司其職,是為協作。團隊中要有犧牲意識,不能只想著個人的利益,在游戲有建立共同的目標,同學們一起沖著一個目標努力。展現大家最擅長的領域,爭取最大限度地完成任務。可以在游戲中設置獎勵,激勵幼兒的一致性和積極性,并且教師要根據游戲教學目標做針對性地引導,并不是游戲開始就完成了教學任務,游戲的開始只是一個開端,游戲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教師才是游戲的主導者,在游戲中深入或者參加,把培養團隊精神充分的讓幼兒體會到,并且能在其中體會到樂趣[4]。
(二)提高溝通交流能力
溝通和社交能力也是合作能力中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影響到合作的效率。教師在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的時候,可以試著去引導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如何禮貌地拒絕他人,或者說如何才能和其他小朋友們達成合作,這樣孩子就會慢慢地學會如何和其他人建立游戲,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在很多團體游戲和合作游戲中,需要角色扮演和人物模仿,孩子通過游戲學會與人溝通和協作,建立起和諧的社會關系,在學習模仿別人的同時也增強了對自己的了解。合作性游戲中孩子們有共同目的、合作計劃、分工協同。孩子聽從一定指揮,遵守一定的規則,關心、幫助、情感支持,這些對孩子未來的社交能力培養和人生格局的規劃有積極作用[3]。
(三)教師要在游戲中注意自己的言行
孩子一開始會透過模仿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像是要有眼神交流、看到人要微笑等,這時教師應以身作則,讓孩子有樣學樣,影響其合作能力的養成。教師與人互動的方式,跟人交談的語氣,如何關心、幫助他人,如何以體待人,都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教師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是友善的且耐心的話,孩子的情緒就會非常平靜,孩子就更容易在他的社交圈子里游刃有余,不會在一些突發狀況中,失去理智,甚至和其他的小朋友們發生沖突。孩子會學會和其他孩子合作,或者處理沖突。這其實也是間接地影響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所以,簡單說,給孩子提供健康合適的生長環境,社交方面就是健康合適的精神心理環境。
(四)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合作的關鍵是要相處融洽,想要有一個融洽的關系就需要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互相理解,而互相理解是順利合作的前提條件。互相理解簡單講就是穿上對方的鞋子走路試試。能力高的人都有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合作關系。在游戲里,透過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孩子跳脫自我,探索更多不同的關系,領略到他人的感受,能有效加強培養合作能力[1]。
結束語:
簡單來說,幼兒建構游戲中合作能力的發展,首先要在游戲中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合作環境,然后根據幼兒自己的意愿去交流和協作,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在游戲中給予學生不同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顧群. “行知”為媒,趣味建構——淺談在建構活動中對大班幼兒小組交往合作能力的探究[J]. 當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30):P.54-54.
[2] 曾賽艮. 淺談在建構主義理論視野下的幼兒園建構游戲中培養幼兒空間想象能力的研究[J]. 2021(2018-26):140-140.
[3] 李紅, 楊海燕. 中班幼兒建構游戲中教師有效的指導策略——以”多次探索搭建立交橋”為例[J]. 才智, 2019(19):1.
[4] 秦蘭. 低結構材料建構游戲提升幼兒審美素養的支持策略--以”玩美陽山”紙箱建構游戲為例[J]. 江蘇教育研究, 20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