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
摘要:根據教育信息化計劃可以看出,將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優勢發揮出來,革新傳統教學模式,促進教育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成為了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當前,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已經認識到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深度融合所反映出來的教育意義。因此,從小學數學教育的角度來看,教師應該深入分析信息技術和這門課程之間存在的結合點,考慮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認知水平,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豐富化的教學活動,以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在新課改逐步推進與落實的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其對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愈發重視。在學科素養培養背景下,解決問題能力培養水準已經成為衡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元,許多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靈活利用信息技術來打造精彩課堂和高效課堂。
一、信息技術在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小學生尚不具備足夠的知識聯系能力與問題發掘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往往需要教師直接提出問題,并多以任務形式令學生進行回答。在倡導學科素養培養的背景下,這種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為教師提供較多的教學選擇,并且其在構建問題情境方面的優勢,使得信息技術成為教師更新解決問題教學內容與形式的關鍵。同時,相較于語言闡述或板書形式,信息技術呈現的問題內容可控性更強,便于教師從各個角度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內容,進而建立課程知識內容與問題的多元聯系,綜合強化學生學科素養。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應用問題
(一)問題啟發性不足
信息技術呈現的問題教學形式雖與傳統教學形式不同,但是其本質屬性仍是解決問題教學的一種延伸,是服務于課堂教學工作與學科素養培養工作的新型教學培養方式。但是部分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解決問題教學時,過于偏重信息技術表現形式本身,而忽視了其問題情境內容的啟發性,導致學生在解決問題教學環節不能有效調動數學思維,從問題內容延伸至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削弱了信息技術在解決問題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二)問題銜接性不足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是解決問題教學內容的基本結構,其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性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新舊知識的遷移以及問題內容與數學形式的有效轉化。而在目前的解決問題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并未針對整體教學機制完善各課堂問題之間的銜接內容,導致信息技術應用下的問題教學呈現出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運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具有趣味化的教學方式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運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感受到這門課程的樂趣,并樂于積極參與到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當中。
例如,教師講解到“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這個部分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計一個“計算闖關”的游戲。由教師利用計算機小程序在屏幕上展示出10道計算題,讓學生將每道題作為一個關卡,學生每正確計算一道題,算作闖過一關,才能夠進行后續的關卡。比一比哪個學生能夠闖過所有關卡而且用時最短。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并能夠強化其掌握本節課的計算方法。
(二)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良好的習慣會成為學生終身發展的保障。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大有裨益。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讓學生突破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學生可以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納稅、利息和折扣”的相關內容之后,教師給學生設置了收集稅收相關案例的作業,在課堂上許多學生都展示了自己的作業成果。有的學生通過網絡尋找到與生活相關的稅收方式以及計算形式,并以表格的方式展示出來。有的學生則直接去便利店進行走訪,詢問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稅收計算的方法。學生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尋找到自身需要的各種學習資源??梢哉f,信息技術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擴展
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學資源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擴展,這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主要方法之一。雖然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及時更新教學內容,部分知識會出現一些片面性的情況。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這一局限,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在課件準備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新穎的知識內容融入其中,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樣,讓學生接受最為前沿的知識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視頻、音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接觸創新型的教學模式,掌握最為科學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從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信息技術是教學資源擴展的主要渠道,通過信息技術可以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促進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了基礎教育的發展趨勢,對于提升該學科的教育質量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因此,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應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有效擴展。通過本文對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策略展開的一系列淺議,希望能為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劉曉丹.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探究[J].科技風,2020(29):22-23.
[2]賈偉,王顯.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問題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0,22(20):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