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洋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國的教學發(fā)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然而,應試教育仍然是中國教育的一大特色,導致學校更注重“主科”教學,而忽視“輔科”教學。通常學校安排的德育、法律課程相對較少,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水平。此外,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陳舊,降低了教學質量。基于此,初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教學模式。體驗式教學法是當今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可以將這種教學方法融入到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教學體驗。本文芻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的原因,探討了體驗式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作策略,以期為學生打造精彩的課堂。
關鍵詞: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探索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教學模式更加先進,更加符合當代教育的要求。目前,我們的教學方法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灌輸法,但這種教學方法的互動性相對較差,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研究先進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工作中發(fā)揮自身的價值,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水平。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開展體驗式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生的拓展生活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基礎,同時,任何道德素質和法治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體驗和實踐,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把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和體驗實踐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參與體驗活動,在體驗和實踐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深奧乏味,學生難以理解。同時,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于依賴教師的教學,忽視學生的體驗和參與,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他們只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死記硬背,大多不喜歡這門課。體驗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相關知識,并將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和素質,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良好道德素質和法治意識的形成。
二、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原因
1.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
雖然我國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創(chuàng)新發(fā)展,但是有的教師仍然固守原有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單純地在三尺講臺上給學生講解教學知識。由于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學生在課堂上容易出現走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基于此,教師有必要引入先進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體驗式教學是一種主要圍繞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在課堂上主動地探索教學知識,開闊自身視野,提高自身學習素養(yǎng)。
2.理論應用于實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學生的綜合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此外,目前的教育主要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榛A,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會教給學生一些考試技巧。同時,一些學生沉浸在題海戰(zhàn)術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成績,但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如果教師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可以有效地改變這種現狀。作為教育者,教師需要積極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將逐步積累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三、體驗式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運用策略
1.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初中教師需要重視德育法治教學。如今,教師也將體驗式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如教師可以通過調查學生學習習慣、學習特點等,為學生量身打造符合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情境,以便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學生深處在教學情境之中也更加愿意自主探索知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逐步走上了信息化教學之路,大部分學校為教師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與體驗式教學相結合,以便創(chuàng)設更加生動的教學情景。比如,教師可以把教材知識制作成圖片或視頻,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既活躍課堂氣氛,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
2.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初中教師需要把學生的課堂教學體驗意識放在首位,圍繞學生開展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使學生能夠合作探索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課程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此外,學生可以通過查閱課外資料加強預習課程內容。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使學生對教學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什么?這節(jié)課體現了怎樣的價值觀?等等。學生需要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得出問題答案,由于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教師可以鼓勵小組從多個角度思考教學問題。在結束討論后,小組需要選派成員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需要綜合評析小組答案,以便讓學生更加了解課程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全面總結小組教學經驗,完善體驗式教學方式。
3.角色扮演,提升知識水平
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拉近學生與課程內容的距離,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獲取教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與法治水平。比如,在學習“提高警惕,遠離危險”這節(jié)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根據課本內容編故事,并進行潤色,制作成表演劇本。與此同時,師生共同準備角色扮演道具。其次,教師需要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表演小組,以便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表演體驗。再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梳理表演劇本,保證表演活動的順利推進。在學生彩排期間,教師需要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表演行為。最后,教師可以在表演結束后通過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教學內容與表演活動相關的作文,讓學生回顧與反思教材知識。
總之,道德與法治課程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教師需要重視這門課程。如今,體驗式教學法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初中教師需要主動發(fā)揮體驗式教學方法的優(yōu)勢,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李濤.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9)
[2]吳鑫.基于初中政治教學的學生法治意識培養(yǎng)[J].學子,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