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茜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被深入,培養小學生的學科素養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階段的數學以數學的基礎知識為主,知識內容比較散碎、需要理解記憶的內容比較多,這樣的特點給小學數學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注重知識教學的整體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與記憶框架,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學科思維品質。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采用數學結構化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就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教學改革
將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新,并將其帶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加強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更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運用得當更是可以促進師生關系,對學生的核心素質培養和打造精尖人才具有重大意義。通過使用結構化教學方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數學課堂的包容性,同時也會提高數學教師控制教學的靈活性。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在現在的一些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影響,不注意知識之間的聯系,只是把本節課的知識單獨的講解,讓學生把單獨知識點理解與記憶就可以了。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注意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缺少結構化教學的意識,沒有明確的結構教學方法。同時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沒有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在知識的記憶方面,只是零散的記憶方法,沒有形成有效的數學知識體系,對數學知識缺乏整體的記憶。同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占據課堂的大量時間,導致學生缺少思考的時間,對學生學科思維的養成非常不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數學結構化教學,梳理零散的知識點,形成完整的體系。
二、加強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策略
2.1增強教師結構化教學的意識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結構化教學。在小學的教學中,想要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科思維,提高學生的成績。就要依靠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的方法。首先教師要擺脫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上課的時候要注意對零散知識點的梳理,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整體的意識,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其次,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清楚的認識到結構化教學重大意義,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能夠讓學生更加靈活的運用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其有效的數學知識體系,增強學科能力。
例如小學生在復習蘇教版六年級《分數乘除法》相關的知識時,在這節課堂教學中可以說涉及到的許多知識,就像分數性質和計算公示等,更多的是需要小學生進行理解和背誦,同時也需要用例題來帶動分數乘除法的知識點。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教師在上完課之后,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讓他們每個人根據對分數乘除法的運用和理解去畫具有他們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例如大樹狀、云朵狀等等,并且讓他們每個人都以一道例題來闡明這條分數性質是如何推導的,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制定一本思維導圖集,闡述他們在課下查閱資料獲得的分數知識,在上課時也可以讓他們進行獨自講解,促進他們的合作意識,也有利于調節師生關系。
2.2利用思維導圖優化數學知識結構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數學教師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利用單純的文字教授,而剩下的重要內容則是讓學生自己課下去進行歸納、總結、整理,完全靠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而使用思維導圖可以將上課講的重點知識全都畫在比較重要的地方,加強知識點的結構性,將數學知識系統的展示到學生面前,教師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題型進行歸類。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自己去歸納是比較困難的,而教師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對相關的題型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慢慢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依靠一張導圖就可以知道這一節課或者這一類的題型主要考的知識點是什么,在日后做題過程中就能夠很快抓到解題思路,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蘇教版六年級總復習《圖形的運動整理與復習》一節的教學中,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入課堂知識的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個拼圖,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圖形,在學生猜出來后,讓學生說一說怎么才能把圖形拼出來。通過這一過程即幫助學生復習了之前的知識,又引入了課堂復習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每個小組整理出一份相關知識的思維導圖,然后在班級內部交流,之后讓學生補充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盡量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補充知識,同時教師要書寫板書,把圖形變換的知識一點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在知識大概復習完成之后,要針對知識的難點和重點進行聯系,教師要根據教材習題編寫一些相關的習題,讓學生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數學知識,形成知識體系,養成數學思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記憶與理解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數學知識有整體的把握,通過知識梳理、整體展現、思維方法等多種方法運用結構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幫助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進行整體把握。結構化教學強調知識的整體性與聯系性,希望通過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小學生提高記憶效率,深入理解數學知識,構建有效的學科思維。結構化教學是一種符合新課改的新型教學方法,這種方法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魏燕惠. 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2021,7(2):197-198. DOI:10.16681/j.cnki.wcqe.202102074.
[2]朱俊華,吳玉國. 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數學結構化教學策略[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21(6):51-53. DOI:10.3969/j.issn.1005-1058.2021.06.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