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旭
摘 要:專業基礎課在高職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課堂教學直接影響到教育質量和教育的發展。本文針對目前高職院校專業基礎課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考評方式、課堂治理五個方面提出相應改革,為專業基礎課“課堂革命”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 專業基礎課 ;課堂革命
一、引言
在高職教育專業培養體系中,課程的構成主要分為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其中專業基礎課一般是在公共必修課基礎上開展的,為后續專業課程的教學提供基礎。專業基礎課的任課老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其教學方法的應用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將對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興趣和理解產生重要的影響。
專業基礎課在學生的專業學習過程中占據重要地位,對后續課程的影響很大。但專業基礎課多具有基礎理論內容多、偏于抽象等特點,對于高職多生源的學生來說尤為突出。以《金融學基礎》為例,課程涉及知識面廣、內容繁多且偏理論、現行考核方式過于單一,而相當一部分的高職學生學習習慣欠佳,如果采用傳統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學生處于被動和消極的地位,很難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開展課堂革命,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發揮學習主動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是提升教學質量和效果的重要方法。
二、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課堂革命研究觀點基本一致,認為要從教師、教材、教法、技術、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助力課堂革命。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著力淘汰“水課”、打造“金課”,提高教學質量,形成先進的教學體系。2018年,《人民政協報》刊文《掀起高職院校的“課堂革命”》,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高等教育改革要堅持內涵發展, 要來一次深刻的課堂革命”,他強調,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戰場、主陣地,只有課堂進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要從“心靈、內容、方法和技術、服務和管理”進行一場課堂革命。2018年溫貽芳指出,高職課堂革命應從五個方面展開:“心靈革命”在教師,“內容革命”在教材,“方法革命”在教案,“技術革命”在教室,“服務和管理革命”在教風1。王麗娜提出新時代高職課堂革命就是要在“雙高計劃”建設的引領下,顛覆傳統教學,實現教師有效教學,學生積極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理念革命,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課堂教學技術革命,政、校、企、聯動協同共治的課堂教學治理革命2。尹文榮,賀紅巖明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革命”的內涵,闡述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特征,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革命“12122”路徑3。劉龍針對傳統教學課堂的諸多問題,提出了了“學習卡片”“分組案例”“科技創新比賽帶動教學”三種教學模式改革方案。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課下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要求學生不僅成為知識的接受者,更要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創造者4。
從以上文獻可以看出,關于課堂革命的研究,都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課堂教育的重要性。做為一線教師,課堂改革應立足于所授課程,結合實踐研究。
三、課堂革命方法探索
(一)掀起課堂教學理念革命
“雙高計劃”引領下,高職院校要實現高質量高水平發展,首先要提高課堂質量,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和學習觀念,形成嶄新的課堂教學理念。教師要秉承有效教學新理念,革“水課”的命,打造“金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最終收益者,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促進學生能力、品質和潛能的全面發展。
(二)掀起課堂教學方法革命
專業基礎課在專業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對后續課程學習的影響很大。而專業基礎課往往具有理論性強,知識抽象等特點,無形中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和教師教學的難度。在專業基礎課的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多種有趣的教學方法結合,讓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是提升專業基礎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針對不同學習基礎學生,給與多元化的方法引導。
以金融學基礎為例,可利用信息化在線移動課堂,在課堂上發起舉手、頭腦風暴、課堂討論等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優化學習效果;可大力推進翻轉課堂和混合式課堂模式,充分利用優質的線上課程資源,課前讓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課中討論和互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采用案例教學法,結合國內外金融領域的經典案例或時事新聞,組織學生利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對于學習習慣差的學生,以提高課堂注意力,多讓其參與課堂為主,布置任務不要太難,取得成果多鼓勵,主要目的是掌握基礎知識,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對于學習基礎好、要求高的學生,可通過線上拓展資源自學,讓學生自己做討論總結、寫報告等方式提高學生分析思考能力,豐富知識儲備,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三)掀起課堂教學內容革命
傳統的專業基礎課內容安排大多以理論教學為主。要進行課堂革命,就要修改課程大綱,重新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改革要以學生為中心,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環節。通過梳理課程知識,看看哪些知識適合通過課堂活動完成;哪些適合學生在線自學;哪些適合結合案例教學。此外,知識內容要結合思政元素,采用思政案例、學生參與討論、思政作業等方式,加強思政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
(四)掀起課堂教學考評方式革命
強調過程性考核的重要性,可以利用移動課堂學習平臺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同時利用學習平臺統計學生的參與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此外,教師應時刻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加大過程性考核在課程考核中的比例,引起學生的重視。
(五)掀起課堂治理革命
打破以往沉悶的課堂,減少對學生的約束,如在小組討論時允許學生走動、變換桌椅座位,教師通過激情的講述、豐富有趣的案例、讓學生主動學習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非一味強制學生不許看手機、不許說話、不許睡覺。課堂應該是老師樂教、學生樂學、教學相長的課堂,要使課堂成為有激情、有溫度、有智慧的人才培養主戰場。
參考文獻:
[1]溫貽芳.《高職“課堂革命”之道》[N].人民政協報,2018-01-10
[2]王麗娜《“雙高計劃”引領下在線教學如何助力高職課堂革命—以汕尾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鄂州大學學報,2021(2)
[3]尹文榮,賀紅巖《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革命”路徑探究》[J].汽車研究,2021(3)
[4]劉龍《“金課”背景下專業基礎課“課堂革命”》[J].山東教育(高教),2019(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