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中時期的數學教育一直都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推移,教育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與更新,新課改理念下要求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解題的能力。文章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展開一些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解題能力;培養分析
一、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發展,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漸漸地不再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社會對數學人才的需求。所以學校以及教師應該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手段的改革和更新。針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僅僅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無節制地讓學生進行大量題目的練習,而是應該以培養解題能力為核心,進而影響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解題能力的重要價值
高中時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自身早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力,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自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方法,避免強硬的灌輸式教學,否則就會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以及巨大的學習壓力,久而久之導致心理逆反,甚至厭學。
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認知力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思維習慣,來進行引導教學,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滿足感以及成就感,從而樹立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信心。這就涉及了教師引導學生對學習方法進行良好的掌握,使得學生自身可以進行學習效率的提高,那么對于高中時期的學生來看,掌握一個良好的解題能力便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解題能力能夠使得學生準確地找到知識點之間的一些關聯,并且運用這些知識點進行巧妙的答疑,能夠舉一反三,逐漸的摸索出解決問題的規律,從而對學習數學更加的有信心,也有了學習的樂趣和激情。
三、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從基礎抓起,深度解讀教材知識
一個良好的數學知識基礎,是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前提,如果沒有好的知識點基礎,學生就無法做到舉一反三,更無法將知識點之間進行緊密的聯合,運用多個角度進行問題的解決。所以高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抓起,深度解讀教材知識內容,加強學生對教材基礎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能夠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夠進行合理的運用,同時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基礎知識的一些重難點進行分析和整合,然后在上課的時候進行統一的深度講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數學“圓錐曲線”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首先應該做的便是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圓錐基本定理知識,同時教師通過對重難點知識展開分析和整理,當學生對圓錐的基本定理掌握之后,再展開難重點知識的講解,這個過程中的講解一定要細致透徹,讓學生能夠對基礎知識牢牢的進行掌握,并通過教材上的例題或者教師自身設計的練習題來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印象。
這樣一來,在學生不斷鞏固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很好的鍛煉記憶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可以熟練的進行知識的運用,推動學生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的提升。
(二)通過對數學思維的提升,來加強學生的解題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復雜性,這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帶來了一定的學習難度。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想辦法讓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行提升,從而促進解題能力的提高,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抽象性的知識點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知識內容,從而進行充分的掌握。
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就可以很好的幫助教師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知識內容。
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這幾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幾何圖形的一些相關知識點,將抽象化轉為具體化,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只有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夠更好地去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這使得學生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能夠發現問題與知識點之間的一些聯系,然后主動地去思考和尋找將問題進行解決的辦法,從而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
例如:已知函數f(x)=aex-lnx-1證明:當時a≥1e時,f(x)≥0。這個數學題可以從指數函數的值域來進行一些分析,首先可以確認的是當a≥1e時f(x)≥exe-lnx-1,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新的函數g(x)≥exe-lnx-1,然后學生就可以利用導數進行函數公式單調性的研究,最后得出一個g(x)≥g(1)=0的結果,如此一來學生再根據不等式方面的傳遞性進行最終結果的驗證。
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經常性訓練,努力地讓學生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可以進行清晰理解的具體性知識,從而提升學生自身面對問題時的分析能力,最終達到解題能力提升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聞一知十,從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推進,高中數學教育過程中也被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培養學生擁有解題的能力,還要學會聞一知十、舉一反三,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之間關聯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更好地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
這就要求教師培養出學生能夠多向思考的能力,在面對數學問題的時候,可以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多種方式的解題嘗試,進而徹底地將數學問題解決掉,達到一題多解的實踐效果。
例如:在進行“解三角形”這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不同方式的題目解讀。比如進行正弦定理sinA=ac這方面的題目解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余弦定理以及正切定理將題目展開條件轉換,從而促進學生可以更加具有靈活性的應用三角形知識,以多種形式展開問題的解答。這樣的一個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對知識靈活運用的好處,同時也能夠感覺到神奇有趣,從而更加愿意進行知識的探究和分析,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這也促進了學生自身對解題能力的培養,此外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地進行理解和掌握。
知識的轉換就是一個聞一知十、舉一反三的培養過程,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鍛煉知識運用的靈活性,還可以切實地讓學生進行多種方式解決數學問題。
培養和教會學生聞一知十的能力,在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很好地促進了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這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來說都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培養審題技巧,促進解題能力提升
在進行學生解題能力提高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審題能力的培養是解題能力提高的基礎能力。
只有學生學會了如何審題,才能夠充分地了解題目中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并對學過的知識內容加以利用。教師要對學生的觀察力展開強化和提升,能夠讓學生準確地進行題目中隱含條件的發掘,從而實現知識轉換。
審題能力的培養過程,要由淺入深、由慢變快,力度也要逐漸地加強,使得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地找出題目中存在的各種條件,甚至包括一些隱藏條件,進而展開分析,合理利用自身的數學知識進行轉化,促進解題能力的全面提高。
(五)進行有層次的練習,逐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無論是任何時期的學生都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個體差異性,高中時期的學生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學生之間各自的學習能力以及性格特點、學習狀態等方面都會有著一定的差異性。
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對全體學生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掌握好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然后對癥下藥,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和輔導。
由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知識點之間形成了環環相扣并且逐漸遞進的形式,對于一些基礎比較薄弱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要給予一個層次式的訓練,避免因為訓練難度過大而使得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
所以教師在對這一類型的學生解題能力培養的時候,應該針對學生的薄弱點以及目前所能夠完全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展開練習計劃的設計,讓學生可以一步步地進行知識內容的掌握,從而慢慢的進行課程進度的跟進。
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與自己產生配合,利用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同時還要肯下功夫,以確保自身不再被課程進度落下。而針對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引導這些學生進行自我突破,在練習計劃上要設置一定的難度,使得學生解題能力可以進一步地提升和強化,但是這個練習計劃的制定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能盲目,避免學生遭受打擊,從而適得其反。
進行有層次的練習不僅可以逐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更是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一定程度的彌補,使得學生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讓成績差的學生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保護的感覺,從而更加有積極性的展開學習,在解題訓練上也會更有動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時期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升,關系著學生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成績的好壞,教師以及學校應該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迎合新課改的要求,加強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同時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及豐富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塑造,為培養核心素質人才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柯著前.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20(11):64-65.
[2]翁美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20(3):63.
[3]張海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J].才智,2020(7):69.
[4]賀中州.淺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會議論文集(卷二).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20:194-195.
[5]于文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研究[J].學周刊,2020(18):41-42.
作者簡介:王峻嶸,安徽省阜陽市,潁上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