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春蘭
摘要:雙減政策的提出,是堅持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現。雙減能夠更好的維護教育生態,讓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雙減政策的落實,為新時代教育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小學英語教師要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去審視教育的現狀和問題。本文立足雙減政策實踐,探索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高效課堂;雙減政策;三年級PEP版
引言
2021年7月24日,雙減政策正式出臺。這一政策的提出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雙減政策打破了原有的小學教育發展模式,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變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負擔。雙減政策旨在貫徹和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有效促進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為了真正實現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學校必須要利用英語學科的教學優勢,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1]。
一、雙減政策小學英語教學發展
雙減政策的提出,進一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改革的堅強意志。雙減工作不僅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而且能夠回應社會的關切問題。為此,國家在教育管理發展過程中提出了明確的指示,將雙減政策擴展到校內外,讓家長能夠從雙減政策中看到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為了有效理解雙減政策的意義,小學教育者必須要從國家發展和人才培養角度出發,落實雙減政策的相關規定[2]。
傳統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家長都片面追求學生的分數,因此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同時課堂內教師常采用統一化的教學模塊,但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速率不同,因此造成了一定的學習成績落差,這也導致很多家長不得不求助于課外教學機構,但是課外機構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并大量占用了學生的休息及課余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利于學生全面素養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雙減政策應運而生。雙減教育政策更多的是幫助學生釋放壓力。英語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科,是幫助學生認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既面臨著挑戰同時也肩負著責任,需要教師堅持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并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對英語知識點深入探索,同時也改變了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學方法的開放性與互動性,因此教育工作者應注重小學英語的發展挑戰,不斷探索符合政策的新型教學格局[3]。
二、雙減政策下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研讀雙減政策,明確英語發展要求
雙減政策的主要表現形式,是以量少質高的作業取代傳統的繁重作業量。但這還不足以詮釋雙減政策的精神實質,更沒有做到聯系素質教育揭示雙減政策。根據筆者觀察,雙減政策不僅僅是對學生的減負要求,更是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育理念革新要求和學校的教學管理模式創新要求。以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小學英語教材的內容編撰呈現出極大的豐富性和各單元知識點獨立性的特征。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很容易由于知識點表面的獨立演變出學科思維間彼此獨立的問題。在作業量減少、學生習題訓練量降低情況下,教師更應該為學生滲透學科研究思維和體系化學習的思維。比如說,對于“My family”來說,這個單元教學內容,可以充分動員家庭教學力量,讓家長也參與進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更好契合雙減政策發展需求[4]。
(二)創設趣味情境,提升英語課堂效能
情境是小學英語教學法的一種常見形式。比如說,單詞具有獨立性,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常會聯系上下文或交際情境,讓學生理解詞匯的含義。同時也有教師堅持傳統的做法,孤立的展示和呈現詞匯,這樣只能讓學生機械的記憶,效果不佳。為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引入語用環境的概念,讓詞匯理解在情境中發揮作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詞匯與篇章和語境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夠學以致用。在創設情境模態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語境的選擇。語境應該能夠提高學習的效果。在創設的過程中必須具有科學性和準確性。比如在“At the zoo”這個章節中,就有很多動物的詞匯,可以采取多樣化教學的方式,提升詞匯教學的趣味性[5]。
(三)構筑資源平臺,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基于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在英語課堂中,時間是限制學生深入學習的一個關鍵因素。為了提高學生對于詞匯內容的有效掌握,教師可以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構筑多模態的資源平臺。在這一平臺當中,學生可以結合課程學習的內容,找到相應的圖片、視頻、例句和動畫等。這些資源的應用是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學習陌生詞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示詞匯,對詞匯的形式進行分析和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還可以圍繞單詞制作相應的思維導圖,其中可以包括詞匯的近義詞、反義詞、常見句型、單復數形式等。這樣學習的好處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形成系統的框架,以此學會學習,并且能夠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性。自主性是學好英語單詞的基礎。當學習諸如“Colour”這樣的主題課文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來掌握色彩詞匯。
(四)開展合作學習,打造英語高效課堂
合作學習小組構建應注重針對性和合理性。小學英語教師為學生制定興趣小組時,要根據當前的教學進度,所采用的興趣主題要盡量與教材內容相關聯,可以讓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在興趣的引導下也能對教學知識點進行預習和復習,預習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正式課程之前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樣可以跟得上教師的課堂進度,也防止了學生由于能力不足而整堂課程全部放棄,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打下前期基礎,并適當的做課堂內容積累,課后復習的目的是讓學生能針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一步自我鞏固和加深,能夠讓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定的慣性思維,并鼓勵學生在后期的小組合作中繼續使用,讓學生牢記知識點。注重小組合作學習的合理性是教師需有針對性的為學生制定小組內的不同分工以及學習內容,不可采用統一模塊的學習目標,組內成員由于能力和基礎參差不齊,如果采用同一化的目標或任務,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分化越來越嚴重,其合理性就是強調差異性的教學目標,學生僅僅以自身為基礎進行知識拓展,不必與他人在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上做出比較。
結語
綜上所述,每一個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長環境以及語言能力,在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興趣,通過觀察為學生建立檔案,采用學習轉化的方式,幫助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增加學生的語言交流維度,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平臺,并打造愉快、合理的學習氛圍,為學生奠定扎實的學習基礎,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袁蕊.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優化設計探究[J].空中美語,2020(8):1878.
[2]袁小年.小學英語生活化教學研究的現狀及思考[J].科學咨詢,2020(17):120.
[3]王冬麗.雙減環境下小學英語作業布置分層的思考[J].讀與寫,2021,18(34):168-169.
[4]韋艷."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育新論[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21(11):59-60.
[5]趙洪冉.淺談雙減政策下游戲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英語畫報,2021(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