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摘要: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主要是測量學生體質健康的指標,高中體育教學則是提升學生體質水平的手段。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不僅與學校體育教學是否高效展開存在密切聯系,同時關系到學生自身長期健康生活的構建。在本文中依據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創新 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切實掌握體育運動技能,科學將體育鍛煉方法傳遞給學生,促使學生們很好的精心體育鍛煉,完成體育課堂教學目標。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高中體育;教學模式
教育部、體育總局聯合出臺《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并于2007年發布全面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旨在將“健康第一”作為學校教育指導理念,標準中圍繞身體形態、身體技能以及身體素質展開測試,引領學生們更多的關注身體健康,并形成自覺鍛煉的思想,產生優良健身習慣,樹立終身鍛煉的思想。體育教師基于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打造高質量體育課堂。
一、明確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當前對學生們進行體質健康測評的目的則是判斷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是否達標,促使學生力量耐力、速度以及柔性等獲得均衡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明確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目標,將《標準》與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相結合,將身體素質訓練適當性穿插到體育課堂教學環節中,對于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性調整,轉變教學模式,適當性合理性安排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引領學生們在掌握科學健身方法以及運動技能之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達到體質健康評價標準。
比如體操教學項目中,教師圍繞學生當前學習能力,明確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具體從認知目標、技能目標以及情感目標三方面入手:
認知目標:在體育課堂學習中通過學習體操技巧性動作,引領學生們積極參與體操技巧練習活動。
技能目標:通過本節課技巧動作學習,不同程度提升學生動作協調性、連貫性等,增強關節、韌帶的柔韌性以及骨骼力量,促進力量、速度、靈敏以及柔韌等身體素質的發展,提升學生自我內臟器官的功能,改善前庭器官的機能,提升平衡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等。
情感目標:提升學生對于體操技巧練習的興趣,培養自信、果斷、鎮定、頑強以及協作互助精神品質,樹立安全意識,并學會簡單自我保護以及相互保護的方法,避免學生在進行體操訓練中出現偶然的意外事故損傷。
教師在體操訓練中明確教學目標,引領學生們明確體育課堂學習方向,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改革高中體育實踐教學內容,確保完成體育教學目標
對于高中體育內容的選擇則應當確保完成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盡可能呈現體育知識學習的趣味性以及科學性。整體教學環節中,教師注重轉變傳統式教學模式,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傳授運動技能,關注教學內容的綜合化、多樣化等,結合《國家體質健康標準》,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出發點,設計相應體育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發揮自我引導性作用,引領學生們體會到體育知識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提升。
比如背越式跳高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圍繞“背越式跳高的技術要領和安全練習的方法,能正確做出背越式跳高動作。”展開教學,教師為學生講解助跑技術的練習,為學生們做動作示范,將學生劃分四組進行模仿練習,直線與弧線相結合,強調助跑階段動作要領,進行指導與糾正,并明確認識到直線加弧線的方式助跑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起跳效果以及為起跳做準備。最后將學生劃分四組,借助海綿墊做原地倒肩、挺髖收腿輔助練習,小組同伴可幫助練習者提拉髖關節,根據自身體會,小組共同學習,探究。要點:背對海綿墊,起跳、仰頭、倒肩、展體、挺髖成背弓,最后肩背落墊。在體育學習中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創新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身體素質訓練
在組織展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創新體育教學方法的目的則是為了實現良好教育目標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其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方式的選擇。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環節中,重點關注學生技能與體能,注重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改變傳統式教學模式,最大程度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引領學生們主動參與其中,針對性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完成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比如在展開籃球教學環節中,教師認識到高中階段學生身心發展趨于成熟,并具備獨立思考、判斷以及概括等多種能力,在身體鍛煉中具備了較高基本運動能力,同時籃球是學生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具有一定基礎。之后教師圍繞籃球運球展開教學,結合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的變化規律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將課程教學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導入熱身、學習與體驗和身心放松。其中學習與體驗環節是關鍵環節,教師為學生示范籃球運球動作,之后組織學生們進行練習,將障礙物當做防守隊員,注重控制好球,確保球不易失去。同時由于學生之間個體差異,變向運球過障礙的技術動作各有不同,之后讓學生各自展示自己的運球動作,其他的學生進行評價與對比,獲得多種變向運球過障礙的技術知識。最后教師為學生展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評分標準表》中對于籃球運球的評分標準,具體如下:
結合評分表,針對性展開籃球運球練習,促使學生們在自己原有基礎上獲得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根據標準要求,制定有效發展學生體質健康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有助于促進學校體育發展,同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善于結合學生生長發展規律以及專項特征,融入對學生身體素質以及身體機能的練習內容,從而促使學生們對于自身體質健康重視程度以及認知態度有了進一步提升,多元化教學內容以及新穎教學方式還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投入到體育學習環節中,形成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參考文獻:
[1]渠欣丫. 體育強國背景下廣州市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21.
[2]熊煒.高中學生體質健康變化趨勢對體育改革的影響與思路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0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