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摘要:在新形勢下小學數學作業開始進行分層設計,分層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是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正確做法。分層次的作業可以使學生逐步適應學習進度,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改變。新的改革背景下提出了雙減政策,雙減政策減輕了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因為作業數量減少,為了更好的保證學生的數學成績就需要對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分層作業。只有在保證學習效果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有更多的自主空間,而雙減政策也能夠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雙減;分層設計;小學數學;作業
引言:
作業是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流程,同樣也是數學課堂的延續。數學作業分為很多類型,包括基礎性的作業和擴展性的作業,而這些作業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確定。在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意識到作業的功能和作用,同時教師也需要意識到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在學習水平方面的差距,盡力挖掘學生的潛力。這樣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學習時都能夠獲得成就感,都能夠對數學科目產生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雙減政策下更應該開展分層作業設計,根據學生的薄弱方面布置作業。
一、在雙減背景下開展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重要性
雙減主要的工作就是幫助學生減輕額外的和過重的作業負擔,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改變傳統的作業布置形式。因為傳統的作業布置形式過于注重作業的數量,而且在布置作業時也忽略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傳統的作業布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學生的發展,限制學生的進步,制約學生的成長。但是如果換用分層作業,就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的機會,能夠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以提升。而且為了讓雙減政策能夠落到實處,教室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作業的質量,教師要通過少量的作業達到高質量的效果,使得學生在學習時更加高效。在雙減政策之下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對作業的管理機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不同類型的作業,而且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要保證作業的實踐性,既能夠使作業發揮其效果,又不會耽誤學生的正常休息和玩耍。
二、在雙減背景下開展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主要策略
(一)分層作業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
分層作業是一個滲透人文關懷的作業,而不是機械性的作業,如果教師在布置分層作業時還是機械性的進行布置,那么分層作業也沒有辦法達到效果。教師在布置分層作業之前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在此之前需要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思維能力比較強,基礎非常扎實的學生,第二個層次是基礎比較好,但是在面對比較難的題目是很難得分的學生,第三個層次是基礎比較差,而且學習成績也很難提高的學生。根據這三個層次教師可以設計 A、B、C三類作業。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置作業。首先是針對第一個層次學生的A 類作業,這一類學生不需要學會對三角形進行分組,而且要能夠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能夠進行舉例。其次是第二個層次的B類作業,這一類的作業則是需要加強練習,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分組類的題目,讓學生多運用學到的知識。最后是針對第三層次的C類作業,這一類的作業則以基礎性的題目為主,首先讓這一類的學生認識三角形的一些特征以及不同類型三角形該如何區分,在此基礎上練習一些簡單的題目,然后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記憶。根據不同的層次,教師也可以設置不同的分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互相討論。
(二)分層作業既要有綜合性又要有針對性
分層作業不是簡單的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個性化的作業,此外教師也需要注重作業的綜合性。要是在設定分層作業的時候就要考慮到綜合性,又要考慮到針對性。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將作業分為三個檔次,分別是基礎檔次、拔高檔次和挑戰檔次。基礎檔次的題目是全體學生都需要做的,這一部分的題目比較簡單,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拔高層次的題目則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一般是一些綜合類型的題目。基礎比較好的,而且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也需要完成拔高型的題目,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也可以嘗試完成。挑戰性的題目則是探究類的題目,一般是以附加題的形式進行設置。挑戰性的題目是由能力比較強,而且學習速度比較快的學生完成。例如在學習小數的時候,基礎性的題目就是讓學生學會認識小數,知道小數點的含義,能夠比較不同小數的大小。拔高型的題目則要加入一些相關的計算,要能夠使學生進行小數之間的運算。而挑戰性的題目則需要給計算題目加上背景,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題目自己提煉出其中的各項數據,之后再進行運算。
(三)分層設計還需要注意作業評價
設計分層作業的時候還需要注意設計作業評價,教師要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以及學生的不同心理狀態設置對應的評價。能夠進一步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在必要時給予學生一些肯定幫助學生建立起信心。例如在評價表現比較優秀而且成績也比較好的學生時,只有學生完成全部作業,而且正確率能夠保證在95%以上,教師才可以給予優秀的評價。對于學習成績處于中等水平,但是非常有上進心的學生,教師也要適當的降低評價標準,針對這部分學生,學生只要能夠保證全部完成且準確率在80%以上就可以評為優秀。針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主要是看學生的作業完成態度,只要學生能夠認真的完成作業,能夠保證會的題目全部都做完,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鼓勵。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下布置分層作業對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尤為重要,在雙減背景下分層設計能夠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閆娟. 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初步探索[J]. 魅力中國,2020(18):115.
[2] 劉大左. 基于學生差異的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研究[J]. 讀與寫,2021,18(28):130.
[3] 陳彰洪. 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探析[J]. 速讀(中旬),2015(11):214.
[4] 韓英杰. 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思路和策略[J]. 魅力中國,2019(4):177.
277850052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