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虎東
【摘? ? 要】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外出務工的人數逐漸增加,就導致留守兒童的數量越來越多。留守兒童是我國社會經濟轉型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留守兒童的心理以及學習等方面都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本文分析了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性,探究了留守兒童教育的現狀,提出了留守兒童教學的對策,以便強化留守兒童的教育效率。
【關鍵詞】留守兒童;對策;現狀;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2-0010-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my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umber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resulting i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Left-behind children are a special group that emerged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my country. Due to the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left-behind children will have certain problems in their psychology and learn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explores the status quo of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eft-behind childre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efficienc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Key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Countermeasures; Present situation; Importance
留守兒童主要指的是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外出打工,將其交由老人,或者獨自生活的未成年人,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數據統計中我國農村的留守兒童數量達到了697萬,與2016年的992萬人相比較下降了22.7%,雖然人數有所下降,但是其仍然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心理健康等問題仍然需要高度的關注。
一、留守兒童教育的重要性
留守兒童由于長期與父母分離,缺少父母的教育和陪伴,因此從心理上、生活上以及學習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留守兒童存在極大的逆反心理,性格暴躁、缺乏安全感,經常會緊張、焦慮,甚至部分留守兒童很極端,這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留守兒童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從心理上來看,通過有效的教育和輔導,有助于留守兒童養成良好的心態,培養其健康的人格,并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觀察和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態,進而展開針對性的輔導和教育,糾正其錯誤的價值觀念,防止其走入歧途,引導留守兒童養成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心態。其次,我國義務教育要求,必須保證適齡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既是權利又是義務,通過展開有效的教育教學,能增長知識,提升留守兒童的文化素養,鼓勵留守兒童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的目標,并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奮斗,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拓寬視野,為建設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的力量。
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現狀
(一)家庭教育現狀
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大多數是與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者與其他的親戚生活在一起,這些人群大多數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文化素質相對比較低,對孩子的學習缺少輔導能力,同時難以為孩子構建穩定和舒適的學習環境;很多農村留守兒童回到家后還要幫助爺爺奶奶干繁重的農活,學習的時間較少。其次,大多數家長的教育觀念比較落后,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家庭教育的缺少是導致留守兒童教育困境的直接原因,其不利于留守兒童的全面發展,對留守兒童的心理以及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二)學校教育現狀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教育教學資源的配置也不均衡,很多農村地區學校的教學條件相對比較落后,雖然政府部門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也改進了教學設備,完善了教學內容,但是從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水平仍然比較低。
(三)社會方面
雖然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但是就目前而言,社會對留守兒童教育的支持力度還不大,社會宣傳以及引導還不到位,由于教學環境、資源、工資水平等方面的影響,使很多教師不愿意留在農村教學;對留守兒童教育方面相關的政策引導還比較缺乏,因此這就使留守兒童教育教學水平難以有極大的提升。
三、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重視家庭教育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解決需要學校和家庭緊密配合,學校應該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重視家庭教育對留守兒童成長的重要性,由于很多留守兒童長期和父母缺乏情感上的溝通,很容易造成性格孤僻、交流、抑郁等情況,大多數留守兒童心理比較脆弱,不會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就會出現極端行為。因此,教師就需要積極與家長進行聯系,通過借助微信、QQ等渠道,及時將孩子的情況反饋給家長,并糾正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和認知,鼓勵家長盡量多回家陪陪孩子,平時通過電話等方式多關心孩子,多疏導孩子的心理,鼓勵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父母的鼓勵和引導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此外,學校也可以在節假日組織一些親子活動,比如:親子運動會、才藝展示、文藝會演、主題演講比賽等,讓父母參與學校的教學環節中,加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進而從多個層次和多個領域中全面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與興趣愛好,這樣更有助于提升留守兒童的教學質量,提升了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引導留守兒童從親子活動中展示自己的優勢,釋放自己的個性,挖掘自身潛力,促進留守兒童實現全面發展。
(二)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學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無論從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等方面,都應該結合留守兒童的心理特征以及實際學習情況,加以創新和完善,為留守兒童提供具有針對性以及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增強留守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引導留守兒童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并主動參與到知識探索中。
首先,學校應該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設置多元化的心理教育課程,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更多的心理輔導和咨詢,通過使用親切的語言,加強和留守兒童的溝通,明確其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進而幫助其有效地化解,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多使用激勵性的方式,鼓勵留守兒童能走出消極的心理,養成樂觀向上的心理,在學習中樹立自信心,勇于挑戰困難,增強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
(三)加大社會投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需要充分發揮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作用,加大社會力量的投入,在資金、設備、教學資源等方面滿足留守兒童的教學需求。首先,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教育機制,通過政策的扶持,吸引更多具有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教師參與到農村教學中,為農村教育注入新活力;同時可以通過設置農村圖書館、科技館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并利用新媒體平臺,電視、電影等宣傳方式,加強正面宣傳,關愛、幫助留守兒童。其次還要完善學校寄宿制度,構建一體化的留守兒童監護體系,通過政府監督,學校、村委會共同參與的方式,為留守兒童營造出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
四、結語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一直以來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話題,首先應該明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在兒童心理成長、學習以及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全面分析留守兒童教育的現狀,通過借助多元化的措施,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教學質量。其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還要充分發揮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多方面的作用,學校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動態以及生活等,進而為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社會也要加大宣傳和投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史勝利,徐會敏.河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淺析[J].教育現代化,2019(47).
[2]麻建林.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問題探索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9(18).
[3]伍仕卿.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與改革策略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08).
[4]陳仕敏.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現狀及教育幫扶策略[J].貴州教育,2020(Z1).
[5]李存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及對策調查研究課題結題報告[J].好家長,2015(03).
[6]王維鵬.農村留守兒童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一代(下半月),2011(01).
(責編? 張? 欣)